【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属于电力电子
技术介绍
[0002]电暖炉是一种常用的加热、取暖、烘干设备,广泛应用于住宅、商场、餐馆、医院、学校等地点。可控硅是一种半控型电力电子元件,具有控制简单、导通电阻小、效率高、耐高温、寿命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暖炉等商业产品中。基于可控硅的电暖炉具有使用方便、加热速度快等优点。然而,现有的电暖炉技术通常具有不可连续调节、保护功能不齐全等缺点,不仅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电暖炉技术基于单相交流电设计,功率定额受到了一定约束,很难满足大功率场合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该装置具有功率连续调节功能,且具有过流、过温、缺相等保护功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包括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又包括辅助电源电路、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与功率调节电路;所述功率电路由三个大功率双向可控硅模块构成,双向可控硅模块输入端直接连接三相电网,输出端连接发热管;所述控制电路实现电网电压过零点检测、输出功率调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与可控硅驱动等功能。
[0006]作为优选的,辅助电源模块包括高压输入接口P1、电阻R1
‑
R4、变压器T1、整流集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电路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又包括辅助电源电路、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与功率调节电路;所述功率电路由三个大功率双向可控硅模块构成,双向可控硅模块输入端直接连接三相电网,输出端连接发热管;所述控制电路实现电网电压过零点检测、输出功率调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与可控硅驱动等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电源模块包括高压输入接口P1、电阻R1
‑
R4、变压器T1、整流集成芯片U1、电容C1
‑
C7、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D1、直流降压芯片U2;高压输入接口P1具有两个输入引脚,分别连接三相电网的U相与V相;高压输入接口的1引脚经过限流电阻R1连接至变压器T1一次侧的1引脚,高压输入接口的2引脚直接连接至变压器T1输入侧的2引脚;变压器T1二次侧的3引脚与4号脚连接至整流集成芯片U1的输入端1引脚与2引脚,整流集成芯片U1的输出端3引脚与4引脚之间并联电容C1
‑
C3,实现稳压、滤波功能;将经过稳压、滤波的直流电压正极连接至三极管Q1的集电极,负极连接参考地信号GND,同时,三极管Q1的基极经过稳压二极管D1连接至GND,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并联电阻R2,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5V直流信号,在其与GND之间并联电容C4与C5实现5V信号的稳压、滤波;电阻R3实现信号隔离,1引脚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2引脚连接信号Vcc;5V信号经过电阻R4连接至直流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其输出电压为3.3V,电容C6与C7并联至3.3V信号与GND之间实现稳压与滤波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构成完全一致,对于U相,电压过零点检测电路包括R5
‑
R14、电容C8、二极管D2与D3、光耦U3、三极管Q4;二极管D2阳极连接中性点N,阴极与二极管D3阳极相连,二极管D3阴极与二极管D2阴极相连,且经过串联的电阻R5
‑
R10连接至输入电压U,同时,在二极管D3阴极与中性点N之间并联电容C8,且二极管D3阴极与中性点N分别连接至光耦U3的1引脚与2引脚;光耦U3的3引脚连接至3.3V信号,光耦U3的4引脚经过电阻R11与R12连接至GND;3.3V信号与输出信号ZERO_U之间并联电阻R13与R14,三极管Q4 基极连接至电阻R11与R12的连接点,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至GND,集电极连接至输出信号ZERO_U。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相可控硅的电暖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多,於锋,刘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莱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