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805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茯苓去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去皮部,去皮部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手持部用于控制去皮部,手持部呈长条状;去皮部包括有相平行的连接端和锋利端,连接端和锋利端为去皮部相对的两端,锋利端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连接端与手持部的一端相垂直连接,锋利端和手持部相互垂直。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长条状的手持部控制去皮部对茯苓进行去皮以及增长了人手和松树伐蔸外皮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出现人手触碰到松树伐蔸粗糙的外皮而受伤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人工对茯苓进行去皮容易出现人手触碰到松树伐蔸粗糙的外皮而受伤的情况的问题以及去皮效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茯苓种植
,特指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0003]茯苓为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菌核组成,表面为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皮壳状,表面粗糙且厚薄不均,有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由无数较松软的菌丝组成肉质部分。外形是极不规则的球形、椭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小者重数两,大者数斤、或数十斤;小者体积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
[0004]松树伐蔸就地栽培茯苓是传统的茯苓栽培方法之一。为了控制松树伐蔸的水分,在种植茯苓之前一般都要对松树伐蔸进行去皮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手使用柴刀、斧头等进行去皮,但是通过使用柴刀、斧头进行去皮,需长期保持弯腰的状态,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人工对松树伐蔸进行去皮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去皮部,所述去皮部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所述手持部用于控制所述去皮部,
[0008]所述手持部呈长条状;所述去皮部包括有相平行的连接端和锋利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锋利端为所述去皮部相对的两端,所述锋利端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相垂直连接,所述锋利端和所述手持部相互垂直。
[0009]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持部为空心不锈钢管,所述去皮部为铲头。
[0010]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去皮部的竖向截面呈三角形状、四边形状或多边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去皮部的竖向截面呈四边形状,且所述去皮部相对的两边均为中部弯曲向外的两边,所述弯曲向外的两边均为所述锋利端和所述连接端的相邻边。
[0012]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去皮部的中部宽度为8cm。
[0013]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持部的长度为1.2m,所述去皮部的长度为18cm,厚度为0.5cm。
[0014]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去皮部一体成型。
[0015]作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锋利端的左端部向所述锋利端的右端部倾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在本技术中,由于连接端和手持部的一端相垂直连接,且锋利端和连接端相平行,故锋利端和手持部的一端相垂直;同时通过长条状的手持部控制去皮部对松树伐蔸进行去皮以及增长了人手和松树兜外皮之间的距离,且本技术省时省力,节约劳动力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人工对松树伐蔸进行去皮容易出现人手触碰到松树伐蔸粗糙的外皮而受伤的情况的问题以及去皮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图3为现有技术中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的轴线和施力方向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中手持部的轴线和施力方向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

手持部;2

去皮部;3

连接端;4

锋利端;5

松树伐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手持部1和去皮部2,去皮部2用于对松树伐蔸5进行去皮,手持部1用于控制去皮部2。
[0025]手持部1呈长条状,去皮部2包括有相互平行的连接端3和锋利端4,连接端3和锋利端4为去皮部2相对的两端,锋利端4用于对松树伐蔸5进行去皮,连接端3与手持部1的一端相垂直连接,锋利端4和手持部1相互垂直。
[0026]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手握手持部1,通过手持部1调节去皮部2和松树伐蔸5外皮的距离及去皮部2在对松树伐蔸5进行去皮时伸入松树伐蔸5中的深度,以实现对松树伐蔸5去皮的效果。
[0027]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中一般包括有用于去皮的锋利端4和手持部1,但是锋利端4和手持部1相互平行,在对松树伐蔸5进行去皮的时候,使用者通过手持部1向锋利端4施力,且施力的方向为垂直于手持部1的轴向方向,这样施加在锋利端4上的力形成了多个分力,即手持部1不能直接向锋利端4施力,降低了去皮的效率。
[0028]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中,由于去皮部2包括有相平行的连接端3和锋利端4,连接端3和锋利端4为去皮部2相对的两端,且连接端3与手持部1的一端相垂直连接,故锋利端4和手持部1相互垂直,这样使手持部1和锋利端4呈T字状,还由于手持部1呈长条状,在使用的时候,增加了手持部1和锋利端4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出现使用者的手触碰到松树伐蔸5粗糙的外皮而受伤的情况。同时手持部1和锋利端4呈T字状,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持部1直接向去皮部2的锋利端4施力,且施力的方向沿手持部1的轴向方向,以实现去皮的效果,减短了去皮的时间,提高了去皮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人工对松树伐蔸5进行去皮容易出现人手触碰到松树伐蔸5粗糙的外皮而受伤的情况的问题以及去皮效率低下的问题。
[002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4中,虚线表示手持部1的轴线,箭头表示松树伐蔸5去皮时的受力方向。
[00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手持部1为空心不锈钢管,去皮部2为铲头,空心不锈钢管可以在保证了手持部1的强度的同时,降低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整体的重量,避免在对松树伐蔸5去皮的时候,手持部1发生折断等损坏的情况,也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0031]进一步的,去皮部2的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去皮部,所述去皮部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所述手持部用于控制所述去皮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呈长条状;所述去皮部包括有相平行的连接端和锋利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锋利端为所述去皮部相对的两端,所述锋利端用于对茯苓进行去皮,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手持部的一端相垂直连接,所述锋利端和所述手持部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空心不锈钢管,所述去皮部为铲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部的竖向截面呈三角形状或四边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东狄岚刘斌华小菊任琼阙生全贺磊周文才周莉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