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9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下停车经济模数排布测量操作繁琐且工具使用不便的问题。它包括标准车道模块,标准车道模块一端设有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且另一端设有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标准车道模块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一侧延伸的测量刻度尺,且测量刻度尺上垂直设有一端可沿测量刻度尺进行轴向滑动且另一端朝向远离标准车道模块延伸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测量刻度尺一侧设有用于显示建筑楼栋定位机构之间间距的显示屏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测量高效、准确。准确。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楼栋间距停车模数是建筑地下车库排布的关键点,一般对于住宅总图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地上的楼栋日照间距,还要考虑其对地下车库停车模数经济性的影响,如果楼栋间距不能满足经济停车模数,会使地下车库轮廓面积增大,造成浪费。目前,现有技术需先通过总图楼栋排布确定后,再根据楼栋间距通过软件绘制停车排布,因其地下停车排布和总图楼栋间距有直接关系,如果每次确定楼栋间距后再通过停车排布确定其经济性,严重影响前期总图排布效率,而且电脑上操作,建模和计算繁琐程繁琐复杂,耽误时间;总图楼栋间距经常调整、地下停车经济模数排布都需更新调整验证是否经济,过程单一重复,且工具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包括标准车道模块,标准车道模块一端设有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且另一端设有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标准车道模块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一侧延伸的测量刻度尺,且测量刻度尺上垂直设有一端可沿测量刻度尺进行轴向滑动且另一端朝向远离标准车道模块延伸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测量刻度尺一侧设有用于显示建筑楼栋定位机构之间间距的显示屏幕。通过在标准车道模块两端设置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并且在标准车道模块、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两侧设置测量刻度尺,利用建筑楼栋定位机构在测量刻度尺上轴向滑动确定楼栋之间的间距,即可直接在显示器上展示当前地下经济性停车模数的距离,给其在纸质图纸上的应用提供一种简易准确、可视化的方式,辅助设计师研究总图不同布局下建筑楼栋距离满足地下车库停车经济性,使每一步的总图强排流程更加高效准确,使用方便。
[0005]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标准车道模块两端分别通过伸缩结构与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相连,且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外壁与标准车道模块两端外端面保持齐平。
[0006]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测量刻度尺朝向标准车道模块的一侧与标准车道模块、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外壁紧密贴合。这样设置有利于保持测量刻度尺呈水平状态,防止倾斜,影响测量结果。
[0007]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建筑楼栋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两把滚动设置在任意一个测量刻度尺上的定位标尺,且定位标尺远离测量刻度尺的一端为延伸结构,定位标尺一端底部通过滚轴设置在位于测量刻度尺上端面的滚槽内,通过滚轴可以使定位标尺能够根据楼栋间距进行灵活移动定位,使用便捷。
[0008]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延伸结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标尺内的定位筒体,定位筒体内设有插接杆体,且插接杆体内具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设有能够沿连接套筒轴向延伸的定位杆体。延伸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定位标尺进行延长并与根据楼栋位置,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0009]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标准车道模块两端可以分别设置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和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或者标准车道模块两端均设置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或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置,灵活性佳。
[0010]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显示屏幕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位标尺之间,且显示屏幕下端设有用于测量相邻两个定位标尺之间距离的红外距离感应机构。
[0011]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红外距离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显示屏幕下端的感应器安装座,感应器安装座两端设有装配槽,且装配槽内各设有一个朝向对应的定位标尺设置的红外距离感应器。通过红外距离感应器测量定位标尺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楼栋间距,数据准确。
[0012]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红外距离感应器与设置在外部的主控模块连接,且主控模块与显示屏幕相连。
[0013]在上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中,主控模块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且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外部数据接收设备相连。测量结果可以在显示屏幕上实时显示,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外部数据接收设备,使用方便。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移动设置在测量刻度尺上的定位标尺确定楼栋之间的间距从而根据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以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直接在显示器上展示当前地下经济性停车模数的距离,给其在纸质图纸上的应用提供一种简易准确、可视化的数据结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技术分解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技术操作时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的定位标尺及延伸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的红外距离感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的局部连接框图。
[0021]图中,标准车道模块1、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测量刻度尺4、滚槽41、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定位标尺51、滚轴52、显示屏幕6、延伸结构7、定位筒体71、插接杆体72、连接套筒73、定位杆体74、红外距离感应机构8、感应器安装
座81、装配槽82、红外距离感应器83、主控模块84、无线传输模块85、外部数据接收设备8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如图1

6所示,本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包括标准车道模块1,标准车道模块1一端设有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且另一端设有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标准车道模块1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一侧延伸的测量刻度尺4,且测量刻度尺4上垂直设有一端可沿测量刻度尺4进行轴向滑动且另一端朝向远离标准车道模块1延伸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测量刻度尺4一侧设有用于显示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之间间距的显示屏幕6。通过在标准车道模块1两端设置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以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并在标准车道模块1两侧设置测量刻度尺4,同时,通过移动设置在测量刻度尺4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对楼栋之间的间距进行定位,从而根据楼栋之间的间距得出当前地下经济性停车模数的距离,并且将结果通过显示屏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包括标准车道模块(1),所述的标准车道模块(1)一端设有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且另一端设有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车道模块(1)两侧设有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一侧延伸的测量刻度尺(4),且测量刻度尺(4)上垂直设有一端可沿测量刻度尺(4)进行轴向滑动且另一端朝向远离标准车道模块(1)延伸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所述的测量刻度尺(4)一侧设有用于显示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之间间距的显示屏幕(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准车道模块(1)两端分别通过伸缩结构(11)与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相连,且所述的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外壁与标准车道模块(1)两端外端面保持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刻度尺(4)朝向标准车道模块(1)的一侧与标准车道模块(1)、垂直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2)及平行方向停车标准模块测量框(3)外壁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楼栋间距停车位经济排布多功能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楼栋定位机构(5)包括至少两把滚动设置在任意一个测量刻度尺(4)上的定位标尺(51),且定位标尺(51)远离测量刻度尺(4)的一端为延伸结构(7),所述的定位标尺(51)一端底部通过滚轴(52)设置在位于测量刻度尺(4)上端面的滚槽(4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楼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