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的大型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774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残留影像现象或者即使产生残留影像也难于视觉辨认的显示装置及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的大型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是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配备:影像变更部(影像缩小处理电路(107)、影像放大处理电路(108)),任意地变更显示影像的大小;以及影像移动部(帧存储器写入控制电路(105)、帧存储器读出控制电路(106)),使利用上述影像变更部(影像缩小处理电路(107)、影像放大处理电路(108))变更了大小的上述显示影像在显示区域上的位置,以规定的时间间隔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显示装置及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的大型显示装置的专利技术,特别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等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及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的大型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图52表示使现有的显示装置(特别是作为非自发光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静态图像的图。在图52中,在显示装置201中显示以黑白图像4分割的特征检查影像(flag checker image)202。接着,图53是在现有的显示装置201中全画面地显示灰色单色影像203的图。此外,图54表示在现有的显示装置201中将用中间色调色构成的影像204显示在灰色单色影像203的背景中的图。再有,图54所示的以中间色调色构成的影像204用红中间色的圆、绿中间色的三角与蓝中间色的四角构成。通常,在显示装置201中,在显示图52的特征检查影像202后,显示灰色单色影像203的情况下,如图53那样显示。但是,在显示装置201中,在长时间持续显示图52那样的显示影像的对比度高的特征检查影像202的情况下,随后当显示如图53所示那样以中间色调构成的灰色单色影像203时,如图55所示,就受到之前显示的特征检查影像202的影响。具体地说,在图55中,作为残留影像显示了特征检查影像202的白图像引起的面残留影像205和特征检查影像202的黑图像引起的面残留影像206、特征检查影像202的白与黑的边界引起的边界部残留影像207。此外,同样地,在长时间地显示图52的特征检查影像202后,当显示以图54那样的中间色调色构成的影像204时,如图56所示,用中间色调色构成的影像204受到之前显示的特征检查影像202的影响。具体地说,在图56中,作为残留影像显示了特征检查影像202的白图像引起的面残留影像205和特征检查影像202的黑图像引起的面残留影像206、特征检查影像202的白与黑的边界引起的边界部残留影像207。产生上述那样的显示的理由是由残留影像现象引起的。图57是说明残留影像现象发生机理的图。在图57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用在玻璃基板210上形成的对置共同电极211与在与对置共同电极211对置的玻璃基板210上形成的像素电极212夹持液晶层213。进而,在图57所示的显示装置中,在像素电极212上形成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定向膜214。再有,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虽然在对置共同电极211上也形成定向膜,但在图57中没有图示。此外,对置共同电极211及像素电极212用作为透明电极材料的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形成。在液晶显示装置等非自发光显示装置中,作为驱动方式一般是用在液晶分子上不施加DC偏置的交流驱动进行的。但是,即使进行交流驱动,也由于种种原因在显示装置中施加图57所示那样的DC失衡215。通过该DC失衡215,在对置共同电极211与像素电极212之间产生电场,通过该电场的影响,液晶层213内的荷电离子(杂质)216沿电极面聚集。在图57中,荷电离子216聚集在像素电极212侧的定向膜214上。通过该聚集的荷电离子216的影响,在液晶层213中,由驱动施加的电场受到影响。因此,在荷电离子216聚集的区域中,产生显示装置的光输出变化的残留影像现象。再有,在透射型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源光217的透射率也受到影响。此外,当在夹持液晶层213的对置共同电极211与像素电极212之间,持续施加长时间的一方向的电场时,作为绝缘物的定向膜214自身发生极化。图58表示像素电极212侧的定向膜214的极化218。由于作为绝缘物的定向膜214如果极化就难于恢复,因而荷电离子216就被俘获在该极化了的定向膜214的表面中。定向膜214通过俘获荷电离子216取得电平衡。通过该被俘获的荷电离子216,在液晶层213中由驱动施加的电场受到影响,产生残留影像现象。接着,图59是表DC失衡量对显示影像的色调的关系图。在图59中表示DC失衡量根据显示的影像的色调而变化。具体地说,在影像的色调低的区域中,DC失衡量大,在色调高的区域中,DC失衡量小。在这里,从0色调(暗)到规定的色调的部分作为DC失衡量大的区域,在本说明书中,称该DC失衡量大的区域的色调部分为低色调部。此外,从规定的色调到255色调(明亮)的部分是DC失衡量小的区域。此外,图60是说明显示影像的边界部的杂质集中的图。在特征检查影像202那样的显示影像的对比度(色调差)高的边界部中,如图60所示,由于在黑图像的DC失衡量与白图像的DC失衡量之间产生差异,因而产生电场。通过该电场,荷电离子216移动(集中)到边界部。在这里,作为加速荷电离子216移动(集中)到边界部的重要原因,考虑是邻接的影像的对比度高及液晶层213中的温度高的缘故。另一方面,即使在作为自发光型显示装置的等离子体显示器中,也产生同样的残留影像现象。因此,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为了减轻残留影像现象,有屏幕擦(screen wipe)、屏幕弧刷(screen wiper)、补色反转(complementary color reversal)、峰值亮度控制及画面移动等方法。在这里,屏幕擦是指在整个画面上一定时间显示白图形的影像的方法。此外,屏幕弧刷是指以一定的间隔使白的带状的影像在画面上移动的方法。此外,补色反转是指使颜色反转显示的方法。此外,峰值亮度控制是指抑制峰值亮度的方法。此外,画面移动是指周期性地移动影像的方法。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进行的减轻残留影像现象的方法例如详细地表示在专利文献1中。特开2002-91373号公报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当如上所述地在长时间地显示静态图像后显示不同的影像时,存在产生静态图像的残留影像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使用的显示装置等中,由于工作时间长,而且显示静态图像的时间也多,因而存在容易发生残留影像现象的问题。此外,虽然也考虑使用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中提出的降低残留影像现象的方法,但是,在等离子体显示器中由于通过长时间显示相同影像,从而荧光体烧伤而产生残留影像现象,所以与液晶显示装置等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相比残留影像现象的发生机理不同。因此,即使将画面移动以外的方法使用在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中,也没有减轻残留影像现象的效果。此外,如图61所示,画面移动在显示区域220上产生没有显示显示影像221的边缘部(back raster背光栅)222。在图61中,特征检查影像的显示影像221通过在左上方向的影像移动方向223上移动,在显示区域220的右侧与下侧产生边缘部222。因此,在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中,即使单纯地组合画面移动,在边缘部222与显示影像221的边界部中,也产生影像的对比度高的部分,进而,存在产生残留影像现象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图61中边缘部在非显示状态是黑时,在显示影像221的白图像与边缘部222的边界部,重新产生了残留影像现象的缘故。图61的放大图表示在使显示影像221长时间显示特征检查影像后再显示灰色单色影像的情况下的边界部残留影像224。此外,在使用多个显示装置的大型显示装置中,在各个显示装置使显示影像在各自的方向和位置上移动的情况下,存在难于看清显示影像的问题。图62中,是将2台显示装置在横向上邻接排列的大型显示装置。而且,右侧的显示装置使显示影像在右上方向的影像移动方向223上移动,左侧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是非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影像变更部,任意地变更显示影像的大小;以及影像移动部,使利用上述影像变更部变更了大小的上述显示影像在显示区域上的位置以规定的时间间隔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若林俊次荒川康裕
申请(专利权)人: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