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65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所述充电器主体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在充电器主体的一端的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一端贴合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的一端设置有镶嵌框;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连接在镶嵌框的一端的第一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一端连接有绕线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充电器,通过绕线框的两端连接的第一限位框与第二限位框可以防止导线滑出绕线框的外侧,可以方便导线的收纳,而且通过走线槽、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的限位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导线松开的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镓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钢球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氮化镓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氮化镓充电器的出现,解决了这个生活难题,氮化镓是一种可以代替硅、锗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这样充电器就能够使用体积更小的变压器和其他电感元件,从而有效缩小体积、降低发热、提高效率。说的更直白一些,氮化镓充电器体积变小了,充电速度变快了,功率更大了;
[0003]传统的氮化镓充电器有一些缺点,氮化镓充电器一般都是采用USB数据线与充电头之间对接的,一般在家里使用的时候还是比较便捷的,但是倘若旅游出差的时候需要携带充电器的时候需要将USB充电线缠绕在充电头的外侧,以往的数据线一方面不易缠绕收纳,第二方面缠绕好的数据线在携带的过程中容易松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所述充电器主体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
[000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在充电器主体的一端的镶嵌槽,所述镶嵌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一端贴合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的一端设置有镶嵌框;
[0008]所述绕线机构包括连接在镶嵌框的一端的第一限位框,所述第一限位框的一端连接有绕线框,所述绕线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所述第二限位框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走线槽。
[0009]优选的,所述镶嵌槽的形状为矩形状,所述第一磁铁与镶嵌槽之间相适配,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安装在镶嵌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磁铁的形状与第一磁铁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之间磁性相吸,所述第二磁铁的贴合在第一磁铁的一端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镶嵌框的形状与镶嵌槽的形状一致,所述镶嵌框与镶嵌槽之间相适配,所述镶嵌框与第二磁铁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框与镶嵌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框与第二限位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框的一端与绕线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走线槽固定开设在第二限位框的上端,所述绕线框的形状为“Z”字形。
[0012]优选的,所述充电器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插脚,所述充电器主体的一端靠近镶嵌槽的内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内部插接有USB插头,所述USB插头的一端延伸出导线。
[0013]优选的,所述插脚与充电器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USB接口与USB插头之间相适
配,所述USB插头活动插接在USB接口的内部,所述导线的一端与USB插头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将USB插头插在USB接口的内部,从而达到使得导线与充电器主体之间电性连接的目的,将导线的一端与需要充电的手机之间对接,此时将充电器主体的另一端的插脚插在插座上面的插孔上面,从而达到对手机充电的目的,当需要外出携带充电器的时候,通过将导线卡进走线槽,催动导线使得导线越过“Z”形的走线槽,从而达到使得导线卡在“Z”形的走线槽的内部,此时将导线缠绕在绕线框的外侧,通过绕线框的两端连接的第一限位框与第二限位框可以防止导线滑出绕线框的外侧,可以方便导线的收纳,而且通过走线槽、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的限位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导线松开的作用。
[0016]2.另外在家使用充电器的时候,通过拉动第一限位框可以使得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之间分离,从而达到将镶嵌框拔出镶嵌槽的内部的目的,从而达到将绕线机构由充电器主体的一端分离下来,从而达到在不使用绕线机构的时候将绕线机构拆卸下来,可以起到防止绕线机构在不使用的时候碍事的情况发生配合可以使得钢球在清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碰撞,对钢球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氮化镓充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氮化镓充电器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氮化镓充电器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氮化镓充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充电器主体;2、插脚;3、USB接口;4、USB插头;5、导线;6、连接机构;61、镶嵌槽;62、第一磁铁;63、第二磁铁;64、镶嵌框;7、绕线机构;71、第一限位框;72、绕线框;73、第二限位框;74、走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1,充电器主体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6,连接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7;
[0024]连接机构6包括开在充电器主体1的一端的镶嵌槽61,镶嵌槽6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磁铁62,第一磁铁62的一端贴合连接有第二磁铁63,第二磁铁63的一端设置有镶嵌框64;
[0025]绕线机构7包括连接在镶嵌框64的一端的第一限位框71,第一限位框71的一端连接有绕线框72,绕线框7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框73,第二限位框73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走线槽74。
[0026]镶嵌槽61的形状为矩形状,第一磁铁62与镶嵌槽61之间相适配,第一磁铁62固定安装在镶嵌槽61的内部,第二磁铁63的形状与第一磁铁62的形状相同,第二磁铁63与第一磁铁62之间磁性相吸,第二磁铁63的贴合在第一磁铁62的一端外表面,镶嵌框64的形状与镶嵌槽61的形状一致,镶嵌框64与镶嵌槽61之间相适配,镶嵌框64与第二磁铁63的一端之
间固定连接。
[0027]另外在家使用充电器的时候,通过拉动第一限位框71可以使得第二磁铁63与第一磁铁62之间分离,从而达到将镶嵌框64拔出镶嵌槽61的内部的目的,从而达到将绕线机构7由充电器主体1的一端分离下来,从而达到在不使用绕线机构7的时候将绕线机构7拆卸下来,可以起到防止绕线机构7在不使用的时候碍事的情况发生。
[0028]第一限位框71与镶嵌框64的一端固定连接,绕线框72与第二限位框7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框73的一端与绕线框72的一端固定连接,走线槽74固定开设在第二限位框73的上端,绕线框72的形状为“Z”字形。
[0029]当需要外出携带充电器的时候,通过将导线5卡进走线槽74,催动导线5使得导线5越过“Z”形的走线槽74,从而达到使得导线5卡在“Z”形的走线槽74的内部,此时将导线5缠绕在绕线框72的外侧,通过绕线框72的两端连接的第一限位框71与第二限位框73可以防止导线5滑出绕线框72的外侧,可以方便导线5的收纳,而且通过走线槽74、第一限位框71、第二限位框73的限位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导线5松开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包括充电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主体(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的一端设置有绕线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开在充电器主体(1)的一端的镶嵌槽(61),所述镶嵌槽(6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磁铁(62),所述第一磁铁(62)的一端贴合连接有第二磁铁(63),所述第二磁铁(63)的一端设置有镶嵌框(64);所述绕线机构(7)包括连接在镶嵌框(64)的一端的第一限位框(71),所述第一限位框(71)的一端连接有绕线框(72),所述绕线框(7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限位框(73),所述第二限位框(73)的上端内部开设有走线槽(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槽(61)的形状为矩形状,所述第一磁铁(62)与镶嵌槽(61)之间相适配,所述第一磁铁(62)固定安装在镶嵌槽(61)的内部,所述第二磁铁(63)的形状与第一磁铁(62)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磁铁(63)与第一磁铁(62)之间磁性相吸,所述第二磁铁(63)的贴合在第一磁铁(62)的一端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镓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威
申请(专利权)人:雅士电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