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沛涛专利>正文

一种地温分采箱过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47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温分采箱过线夹。地温分采集箱的底板上有多个过线长槽孔,每个过线长槽孔后端圆弧槽处的底板内底面上分别有后半圆型线夹,所有的后半圆型线夹与后板固定,后板与所述的底板固定,后半圆型线夹的轴线与底板垂直;与每个后半圆型线夹分别同轴对称有前半圆型线夹,所有的前半圆型线夹与前板固定,前板紧靠所述的底板内底面,两端嵌在左导轨和右导轨内,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方向与过线长槽孔的长度方向相同,前半圆型线夹前后平动时,前半圆型线夹能够靠近或远离后半圆型线夹,实现对穿过的线缆夹紧或放松;所述的前板与后板之间通过长螺钉固连。它结构简单,穿线方便快捷,牢固。牢固。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温分采箱过线夹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敷设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气象站地温分采集箱的过线夹。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地面气象站观测场内的自动气象站,其地温传感器与地温分采集器连接,共10根。线缆接入地温分采集器机箱时,用PG7型电缆防水接头跨过机箱底部穿线孔。于是,一条线缆接入机箱就需要穿过6个圆形孔件,更有象密封圈这样的小圆孔件,穿线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地温分采箱过线夹,它结构简单,穿线方便快捷,牢固。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地温分采集箱的底板上有多个过线长槽孔,每个过线长槽孔后端圆弧槽处的底板内底面上分别有后半圆型线夹,所有的后半圆型线夹与后板固定,后板与所述的底板固定,后半圆型线夹的轴线与底板垂直;与每个后半圆型线夹分别同轴对称有前半圆型线夹,所有的前半圆型线夹与前板固定,前板紧靠所述的底板内底面,两端嵌在左导轨和右导轨内,左导轨和右导轨的方向与过线长槽孔的长度方向相同,前半圆型线夹前后平动时,前半圆型线夹能够靠近或远离后半圆型线夹,实现对穿过的线缆夹紧或放松;所述的前板与后板之间通过长螺钉固连;所述的前板与后板之间通过长螺钉固连;所述的过线长槽孔、后半圆型线夹、后板、前半圆型线夹和前板共十组,两行五列分布。
[0005]在安装或更换地温传感器线缆时,只需松开机箱内过线夹上的紧固螺丝,就能把线缆快速穿插,结构简单,穿线方便快捷,牢固。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08]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09]图3为本技术仰视图;
[0010]图4为本技术垫板第一实施例主视图;
[0011]图5为本技术垫板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0012]图6为本技术垫板第二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

图3所示,地温分采集箱的底板1上有多个过线长槽孔14,每个过线长槽孔
14后端圆弧槽处的底板1内底面上分别有后半圆型线夹12,所有的后半圆型线夹12与后板10固定,后板10与所述的底板1固定,后半圆型线夹12的轴线与底板1垂直;与每个后半圆型线夹12分别同轴对称有前半圆型线夹6,所有的前半圆型线夹6与前板4固定,前板4紧靠所述的底板1内底面,两端嵌在左导轨8和右导轨3内,左导轨8和右导轨3的方向与过线长槽孔14的长度方向相同,前半圆型线夹6前后平动时,前半圆型线夹6能够靠近或远离后半圆型线夹12,实现对穿过的线缆夹紧或放松;所述的前板4与后板10之间通过长螺钉5固连;所述的过线长槽孔14、后半圆型线夹12、后板10、前半圆型线夹6和前板4共十组,两行五列分布。
[0014]所述的前半圆型线夹6的圆弧槽内固定前橡胶垫13,后半圆型线夹12的圆弧槽内固定后橡胶垫11,既能密封,又能提高夹紧力。
[0015]所述的后板10与底板1通过螺钉或点焊固定。
[0016]所述的左导轨8和右导轨3与底板1通过螺钉或点焊固定。
[0017]如图4、5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垫板2,垫板2上有与所述的过线长槽孔14结构尺寸相同的过孔15;所述左导轨8、右导轨3、前半圆型线夹6、前板4、后半圆型线夹12、后板10安装在垫板2上;垫板2与底板1通过螺钉或点焊固定。
[0018]本技术前后使用时,为了方便拧动长螺钉5,垫板2结构不变,高度加高,如图6所示。
[0019]使用时,松开长螺钉5,前半圆型线夹6与后半圆型线夹12间隙变大,方便穿线缆。拧紧长螺钉5,前半圆型线夹6与后半圆型线夹12将线缆卡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温分采箱过线夹,其特征在于:地温分采集箱的底板(1)上有多个过线长槽孔(14),每个过线长槽孔(14)后端圆弧槽处的底板(1)内底面上分别有后半圆型线夹(12),所有的后半圆型线夹(12)与后板(10)固定,后板(10)与所述的底板(1)固定,后半圆型线夹(12)的轴线与底板(1)垂直;与每个后半圆型线夹(12)分别同轴对称有前半圆型线夹(6),所有的前半圆型线夹(6)与前板(4)固定,前板(4)紧靠所述的底板(1)内底面,两端嵌在左导轨(8)和右导轨(3)内,左导轨(8)和右导轨(3)的方向与过线长槽孔(14)的长度方向相同,前半圆型线夹(6)前后平动时,前半圆型线夹(6)能够靠近或远离后半圆型线夹(12),实现对穿过的线缆夹紧或放松;所述的前板(4)与后板(10)之间通过长螺钉(5)固连;所述的前板(4)与后板(10)之间通过长螺钉(5)固连;所述的过线长槽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沛涛王阳刘建伟杨玲珠
申请(专利权)人:王沛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