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30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池体、分布于池体内的好氧反应区、选择区,选择区位于池体端头处,选择区内分布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且第一推进器与第二推进器朝向相反,进水管、进泥管由选择区一端接入池体;好氧反应区与选择区之间以导流墙隔断,导流墙对应的池体处连接有出水管;导流墙下方安装有穿墙泵,用于将导流墙左侧的污水打入导流墙右侧的选择区内;好氧反应区内分布有主推进器。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水处理,穿墙泵设在端头,将污水打入选择区,可以很好地促进反硝化作用。好地促进反硝化作用。好地促进反硝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好氧生化反应池,由进水管、进泥管、出水管、好氧反应区四分部组成,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但在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存、繁殖,依靠生物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其中的菌胶团、后生动物不会造成污泥膨胀,但存在的丝状菌,会发生失控式疯狂生长,直接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
[0003]如何实现生物降解与有机污染物的充分利用,是本案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不仅有效提高了污水循环程度,还实现了污水对烦硝化作用的促进作用。在处理过程中即完成污水中有机物的消耗。
[0005]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包括池体、分布于池体内的好氧反应区、选择区,选择区位于池体端头处,用于去除待处理污水中特种细菌;选择区内分布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且第一推进器与第二推进器朝向相反,进水管、进泥管由选择区一端接入池体;好氧反应区与选择区之间设置有导流墙,控制待处理污水在选择区的停留时间,导流墙对应的池体处连接有出水管;导流墙下方安装有穿墙泵,用于将导流墙左侧的污水打入导流墙右侧的选择区内;好氧反应区内分布有主推进器。
[0007]在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区前,先提供一个选择区(DO0.5mg)即反硝化区,污水、污泥在第一推进器的推动下充分混合,并停留一段时间(3.6h),丝状菌的生长及繁殖受到抑制,而菌胶团及后生动物不会受到影响,减少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减少非正常污水处理量,有效延长了反应器的使用寿命;在第一推进器推动下选择区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区的内反应圈,并在内圈廊道中主推进器的推动下逆时针方向循环至另一侧内圈廊道、外侧廊道,为避免反应混乱,可启动穿墙泵,将反应后的污水打入选择区,第二推进器、第一推进器配合,污水在导流墙与池体之间的选择区循环流动,污水中的成分很好的促进选择区的反硝化作用。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9]所述池体内预埋有穿墙管,穿墙泵通过穿墙管安装于导流墙下方。以预埋方式安装穿墙泵,可根据污水情况旋转是否启动穿墙泵。
[0010]所述第一推进器与第二推进器错位设置,选择区空间相对较小,错位设置有利于提高循环流动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0011]所述池体内以隔板分割为四个廊道,第一推进器位于内圈廊道中,第二推进器位于外圈廊道中,主推进器在内圈廊道、外圈廊道中均有分布,此时好氧反应区分为两个内反
应圈和两个外反应圈,第一推进器和部分主推进器分布在内反应圈,第二推进器和部分主推进器分布在外反应圈,污水沿:选择区

内反应圈

对侧内反应圈

对侧外反应圈

外反应圈

选择区形成的路径循环停留。
[0012]所述池体对称设置,进水管与进泥管同端设置,且进泥管位于池体的中轴线处,进水管位于偏离池体中轴线处。
[0013]所述池体上还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位于池体另一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中流体运行路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申请中穿墙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池体;11.进水管;12.进泥管;13.出水管;14.排放管;2.选择区;3.好氧反应区;31.内反应圈;32.外反应圈;4.导流墙;5.第一推进器;6.第二推进器;7.主推进器;8.穿墙泵;81.穿墙管;82.拍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施例一种好氧生化反应器,结合图1,包括池体1、分布于池体1内的选择区2、好氧反应区3,选择区2位于池体1端头处,用于去除待处理污水中特种细菌;选择区2内分布有第一推进器5和第二推进器6,且第一推进器5与第二推进器6朝向相反,进水管11、进泥管12由选择区2一端接入池体1;好氧反应区3与选择区2之间设置有导流墙4,控制待处理污水在选择区2的停留时间,导流墙4对应的池体1处连接有出水管13;导流墙4下方安装有穿墙泵8,用于将导流墙4左侧的污水打入导流墙4右侧的选择区2内;好氧反应区3内分布有主推进器7。
[0019]在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区3前,先提供一个选择区2(DO约为0.5mg)即反硝化区,污水、污泥在第一推进器5的推动下充分混合,并停留一段时间(3.6h),丝状菌的生长及繁殖受到抑制,而菌胶团及后生动物不会受到影响,减少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丝状菌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以及非正常污水处理量,有效延长了反应池的使用寿命。
[0020]结合图2,在第一推进器5推动下选择区2的污水进入好氧反应区3的内反应圈31,并在内圈廊道中主推进器7的推动下逆时针方向循环至另一侧内圈廊道、外侧廊道,为避免反应混乱,可启动穿墙泵8,将好氧反应后的污水打入选择区2,第二推进器6、第一推进器5配合,污水在导流墙4与池体1之间的选择区2循环流动,污水中的成分很好的促进选择区2的反硝化作用。
[0021]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3,池体1内预埋有穿墙管81,穿墙泵8通过穿墙管81安装于导流墙4下方。以预埋方式安装穿墙泵8,可根据污水情况旋转是否启动穿墙泵8。
[0022]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第一推进器5与第二推进器6错位设置,选择区2空间相对较小,错位设置有利于提高循环流动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0023]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池体1内以隔板分割为四个廊道,第一推进器5位于内圈廊道中,第二推进器6位于外圈廊道中,主推进器7在内圈廊道、外圈廊道中均有分布,此时好氧反应区3分为两个内反应圈31和两个外反应圈32,第一推进器5和部分主推进器分
布在内反应圈31,第二推进器6和部分主推进器分布在外反应圈32,污水沿图2中箭头方向,以“选择区

内反应圈

对侧内反应圈

对侧外反应圈

外反应圈

选择区

内反应圈
……”
为循环运行路径。
[0024]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池体1对称设置,进水管11与进泥管12同端设置,且进泥管12位于池体1的中轴线处,进水管11偏离池体1中轴线处。
[0025]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1,池体1上还设置有排放管14,排放管14与进水管11分居池体1两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分布于池体内的好氧反应区、选择区,选择区位于池体端头处,选择区内分布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且第一推进器与第二推进器朝向相反,进水管、进泥管由选择区一端接入池体;好氧反应区与选择区之间设置有导流墙,导流墙对应的池体处连接有出水管;导流墙下方安装有穿墙泵,用于将导流墙左侧的污水打入导流墙右侧的选择区内;好氧反应区内分布有主推进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好氧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预埋有穿墙管,穿墙泵通过穿墙管安装于导流墙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峰宋华龙潘绮虞伟权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