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24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式: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共焦广角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的
,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共焦是目前车载、安防行业提出的镜头技术规格,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的大部分的用于车载、安防的红外共焦镜头,普遍存在红外可见离焦量大,很难同时实现白天、夜晚成像的高清晰度要求,高低温环境下清晰度严重下降,制作成本高,温度漂移大,成品不够轻便,周边存在暗角现象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车载安装的、可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红外共焦广角镜头。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0005]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式:160
°
≤FOV≤180
°
、0.2<f/TTL<0.3,其中:FOV表示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表示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TTL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关系式:

5<f12/f<

1。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关系式:

0.5<f1/f2<0.1。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边缘面倾角θ1与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关系式:0.04<θ1/FOV<0.10。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的边缘面倾角θ
12
与所述第六透镜像侧面的边缘面倾角θ
13
满足关系式:1.0<θ
12

13
<1.5。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CT45、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在有效径边缘处的间隔距离ET45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满足关系式:0.01<(CT45+ET45)/ TTL<0.03。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f4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f5满足关系式:0.5<|
f4/f5|<1.5。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41、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42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51、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SAG52满足关系式:

25<(SAG51+SAG52)/(SAG41+SAG42)<5。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11、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口径D11满足关系式:0.05<SAG11/D11<0.20。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SAG11、所述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CT1满足关系式:0.5<SAG11/CT1<1.5。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有益效果为:采用六片透镜结构,通过优化设置镜片的形状,合理分配各镜片的光焦度以及形成胶合透镜等,实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可见光与红外共焦、白天黑夜高解像、温度性能佳、制作成本低、温度漂移小、成品轻便、周边无暗角现象等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可见光MTF曲线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红外光MTF曲线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轴向色差曲线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可见光MTF曲线图;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红外光MTF曲线图;图8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轴向色差曲线图;图9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可见光MTF曲线图;图11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红外光MTF曲线图;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轴向色差曲线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第一胶合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胶合透镜。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条件式:160
°
≤FOV≤180
°
。为了实现大视场角,一般情况下需要加大第一片镜片的口径,口径增大势必造成系统整体质量的增加,所述系统采用六面非球面镜片,通过非球面优秀的像差校正功能,在满足大视场情况下的小口径。同时,通过对面型、结构以及材料的优化,使得该系统在两个波长
范围内有较好的成像品质从而可以实现日夜两用的要求。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TTL满足关系式:0.2<f/TTL<0.3。在满足镜头f较小的同时,可以控制镜头内各透镜之间的间距,进而调整镜头的光学总长至合适的范围,实现镜头的小型化。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关系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满足条件式:160
°
≤FOV≤180
°
、0.2<f/TTL<0.3,其中:FOV表示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表示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TTL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与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关系式:

5<f12/f<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f2满足关系式:

0.5<f1/f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边缘面倾角θ1与所述红外共焦广角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关系式:0.04<θ1/FOV<0.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物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建王俊晨曾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