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712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配料池、分水池、雨水收集池、输水管网和灌溉管网;蓄水池和配料池设于山体顶部,蓄水池和配料池之间通过输水管网连接;分水池设于配料池下的山体上,配料池与分水池之间通过输水管网连接;雨水收集池设于山体底部,雨水收集池通过输水管网与蓄水池连接;灌溉管网与配料池和分水池之间通过输水管网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灌溉系统通过设置蓄水池、配料池、分水池、雨水收集池、输水管网和灌溉管网,雨水收集池将雨水收集和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在蓄水池中用以补充灌溉水,并在配料池中与肥料混合,分流到分水池及灌溉管网,从而实现山地果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实现山地果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实现山地果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
,特别涉及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南方山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面积在山坡地(坡度30
°
以下)乃至陡坡山地(坡度30
°
以上)种植各类特色果树己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支柱产业。果树生长管护期间需及时进行病害防治及施肥管理,要保障果树的丰产及农民增收,需要便捷的陡坡山地果园喷农药、施肥的方法。
[0003]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常规人力喷农药施肥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肥料利用率较低、喷施药肥效率低。
[0004]同时山地种植果树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多采用水泵将河流或者湖泊中的水抽至种植园地进行灌溉,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山地灌溉用水需要,但是耗费大量的电能。雨水是一个不错的资源,但是雨水中残留很多渣质,需要将其过滤掉,否则进入水池后,容易导致管道堵塞,因此可以设计一种灌溉系统能将雨水收集起来,过滤掉雨水中的残渣,用于果树灌溉,以弥补山地灌溉水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型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配料池、分水池、雨水收集池、输水管网和灌溉管网;
[0008]所述蓄水池和配料池设于山体顶部,所述蓄水池和配料池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连接;
[0009]所述分水池设于所述配料池下的山体上,所述配料池与分水池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连接;
[0010]所述雨水收集池设于山体底部,所述雨水收集池通过所述输水管网与所述蓄水池连接;
[0011]所述灌溉管网与所述配料池和分水池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呈开口结构设置,内腔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向上开口的弧形防护罩,所述弧形防护罩设置于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所述
弧形防护罩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水口,所述弧形防护罩下方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排水口下方,所述过滤层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粗砂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组成。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防护罩覆盖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开口,所述弧形防护罩下部与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之间设有通风口。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三面墙体和一面山体,所述雨水收集池内沿山体方向设有拦截板将所述雨水收集池分隔为沉淀区和净化区,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出水孔与所述净化区连通将经所述沉淀区沉淀的雨水通入所述净化区,所述净化区通过所述输水管网与所述蓄水池连接。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区的底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鹅卵石层、透水土工布、石灰石层、活性炭层、砂石层和砾石层,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拦截板上对应所述鹅卵石层的位置。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网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与配料池和分水池连接,所述支管与主管连接,所述主管沿垂直于山体等高线的方向铺设,所述支管沿山体等高线的方向绕山体铺设。
[0017]更进一步地,配料池顶部设有进水口和进肥口,底部设有搅拌装置,底部侧壁设有水肥出口,所述水肥出口与分水池和灌溉管网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技术灌溉系统通过设置蓄水池、配料池、分水池、雨水收集池、输水管网和灌溉管网,雨水收集池将雨水收集和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在蓄水池中用以补充灌溉水,并在配料池中与肥料混合,分流到分水池及灌溉管网,从而实现山地果园的水肥一体化灌溉。
[0020]2、本技术蓄水池顶部设置向上开口的弧形防护罩对山顶雨水进行收集,下方设置过滤层对山顶雨水和从雨水收集池流入的雨水以及从河流或湖泊流入的水进行过滤,再流入配料池与肥料混合。能高效利用山顶雨水和山下收集的雨水,节约水资源。
[0021]3、本技术雨水收集池包括三面墙体和一面山体,雨水收集池内沿山体方向设有拦截板将雨水收集池分隔为沉淀区和净化区,沉淀区对雨水过滤和净化,净化区储存净化后的雨水,可有效对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充分利用降雨对山地果园进行灌溉。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灌溉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灌溉系统中蓄水池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灌溉系统中雨水收集池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蓄水池;11、安装架;12、弧形防护罩;121、排水口; 13、过滤层;14、通风口;2、配料池;3、分水池;4、雨水收集池; 41、拦截板;42、沉淀区;43、净化区;44、出水孔;5、输水管网; 6、灌溉管网;61、主管;62、支管;7;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
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技术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技术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1、配料池2、分水池3、雨水收集池4、输水管网5和灌溉管网6。
[0028]蓄水池1和配料池2设于山体7顶部,蓄水池1和配料池2之间通过输水管网5连接,蓄水池1内的水流入配料池2内。
[0029]分水池3设于配料池2下的山体7上,根据山体地势和果园内果树种植情况,分水池3可以设置多个。配料池2与分水池3之间通过输水管网5连接,配料池2内的水肥流入分水池3内。
[0030]雨水收集池4设于山体7底部,雨水收集池4通过输水管网5与蓄水池1连接,雨水收集池4内收集的雨水流入蓄水池1内。
[0031]灌溉管网6与配料池2和分水池3之间通过输水管网5连接,配料池2和分水池3内的水肥流入灌溉管网6内对果园内的果树进行灌溉。
[0032]更进一步地,蓄水池1的顶部呈开口结构设置,内腔设有安装架 11,安装架11上设有向上开口的弧形防护罩12,弧形防护罩12设置于蓄水池1顶部开口的正上方,覆盖蓄水池1的顶部开口,减少蓄水池1内水分的蒸发。
[0033]弧形防护罩12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配料池(2)、分水池(3)、雨水收集池(4)、输水管网(5)和灌溉管网(6);所述蓄水池(1)和配料池(2)设于山体顶部,所述蓄水池(1)和配料池(2)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5)连接;所述分水池(3)设于所述配料池(2)下的山体上,所述配料池(2)与分水池(3)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5)连接;所述雨水收集池(4)设于山体底部,所述雨水收集池(4)通过所述输水管网(5)与所述蓄水池(1)连接;所述灌溉管网(6)与所述配料池(2)和分水池(3)之间通过所述输水管网(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呈开口结构设置,内腔设有安装架(11),所述安装架(11)上设有向上开口的弧形防护罩(12),所述弧形防护罩(12)设置于所述蓄水池(1)顶部开口的正上方,所述弧形防护罩(12)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水口(121),所述弧形防护罩(12)下方设有过滤层(13),所述过滤层(13)位于所述排水口(121)下方,所述过滤层(13)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粗砂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山地果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罩(12)覆盖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开口,所述弧形防护罩(12)下部与所述蓄水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华董桥锋林育敏肖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