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训练按摩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其中,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靠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电机。其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和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和两个从动齿轮转动,然后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转动能够带动按按摩球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训练按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的常见病症主要有脑血栓、脑梗塞以及脑出血等,这些病人大多会出现行动不便或胳膊无法自由伸展等症状,针对行动不便或无法自由伸展胳膊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物理训练治疗对于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均具有缓解治疗的目的,在神经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康复装置使患者麻部位进行活动康复。
[0003]但是传统的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在活动患者的手部和腿部不方便,患者的手部和腿部二者不能协同进行自我进行锻炼,训练的效果不佳,而且也不能对一些患者背部进行按摩理疗,难以较好的改善血液循环,满足不了现有康复训练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其解决了训练的效果不佳、不能对一些患者背部进行按摩理疗等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所述座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靠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凹槽内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齿轮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球。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软性垫。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套块,所述下套块内搭接有上套块,所述下套块内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上套块内,所述上套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踏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顶端搭接有负重块,所述负重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支撑框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定滑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所述连接绳的表面滑动连接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和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和两个从动齿轮转动,然后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转动能够带动按摩球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
[0014]2、该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通过设置下套块、上套块和弹簧,通过患者的下肢推动踏板,带动上套块挤压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使患者下肢持续用力,以达到锻炼患者下肢的目的,加快了患者下肢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了体质,为患者下肢的加速康复提供了辅助作用。
[0015]3、该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通过设置负重块、连接绳和拉板,通过拉动拉板,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的滑动配合下能够带动负重块上升和下降,从而对患者的手臂进行锻炼,可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锻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座板和靠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靠板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支撑框;3、支撑板;4、座板;5、连接板;6、靠板;7、凹槽;8、固定框;9、电机;10、第一转轴;11、第一轴承;12、第一转动杆;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第二转轴;16、第二轴承;17、第二转动杆;18、第三转轴;19、第三轴承;20、按摩球;21、软性垫;22、下套块;23、上套块;24、踏板;25、弹簧;26、负重块;27、通孔;28、第一定滑轮;29、支撑杆;30、第二定滑轮;31、连接绳;32、拉板;33、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两个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4,座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板6,座板4能够便于患者坐着进行康复训练,方便身体虚弱的患者进行使用。
[0023]靠板6内开设有凹槽7,靠板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固定框8内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凹槽7内穿设有第一轴承11,第一转轴10的一端穿过第一轴承11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2,第一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主动齿轮13的表面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14,两个从动齿轮14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5,两个第二转轴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第一转动杆12和第二转动杆1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球20。
[0024]通过电机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0和主动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12和两个从动齿轮14转动,然后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17转动能够带动按摩球20转动,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两个第二转轴15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16,两个第二轴承16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7内,凹槽7内固定连接有软性垫21,第一转动杆12和第二转动杆1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8,第三转轴1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19,第三轴承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7内。
[0025]具体的,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套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框(2),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两个所述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4),所述座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靠板(6),所述靠板(6)内开设有凹槽(7),所述靠板(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所述固定框(8)内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0),所述凹槽(7)内穿设有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穿过第一轴承(11)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2),所述第一转轴(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3)的表面啮合有两个从动齿轮(14),两个所述从动齿轮(14)内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5),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7),所述第一转动杆(12)和第二转动杆(17)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球(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5)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16),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6)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7)内,所述凹槽(7)内固定连接有软性垫(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德杰,
申请(专利权)人:杜德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