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86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包括主体框架、冷凝室和打印室,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所述打印室的内部设置有打印架,所述主体框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冷凝机构实现了打印后产品的快速冷凝,启动压缩泵与冷凝箱,使压缩泵抽取空气并进行压缩随后通过压缩泵流向冷凝箱的内部,此时冷凝箱通电并将流进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凝,使其内部空气温度降低,随后冷空气不断向出气罩汇聚并最终涌向打印室的内部,此时打印出的原料吸收周围较低的温度,并使原料内部质地因温度影响而快速变硬,从而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
,具体为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3D技术一直是当今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关于3D技术的各项专利技术也层出不穷,而在建筑、轻工业、生产业等领域也希望借助3D技术来提高其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3D打印机;
[0003]但是市面上现有的3D打印机在进行使用时,往往是采用特殊材质进行加热或液化处理,使原料变为胶状在采用立体化的打印将产品制造出来,但由于原料在打印时为胶状,并没有固体牢固需等原料自然冷却才能成型,这就使生产节奏变得相对缓慢,所以现开发出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料凝固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包括主体框架、冷凝室和打印室,所述主体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压缩泵、输气管、冷凝箱和出气罩,所述压缩泵的底端与冷凝室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且冷凝箱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罩,所述主体框架内部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室,所述主体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抗震结构,所述打印室的内部设置有打印架,所述主体框架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冷凝箱与出气罩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气罩位于主体框架的垂直中心线位置处。
[0007]优选的,所述抗震结构包括配重底座、卡座、复位弹簧和打印板,所述配重底座的顶端与主体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打印室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内部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打印板。
[0008]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关于卡座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复位弹簧与打印板内部之间呈伸缩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包括防尘网、通风管道、阻隔块和通风口,所述防尘网的外侧壁与主体框架另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打印室的顶端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阻隔块,所述通风管道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口。
[0010]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与主体框架相互垂直,所述阻隔块在通风管道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不仅实现了打印后产品的快速冷凝,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也同时实现了对该3D打印机的
防震保护,避免在打印途中因外界晃动而打印失败和对该3D打印机的内部防尘,防止灰尘、细小颗粒等物混入产品内部,使产品质量下降;
[0012](1)通过设置有冷凝机构实现了打印后产品的快速冷凝,启动压缩泵与冷凝箱,使压缩泵抽取空气并进行压缩随后通过压缩泵流向冷凝箱的内部,此时冷凝箱通电并将流进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凝,使其内部空气温度降低,随后冷空气不断向出气罩汇聚并最终涌向打印室的内部,此时打印出的原料吸收周围较低的温度,并使原料内部质地因温度影响而快速变硬,从而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
[0013](2)通过设置有抗震结构实现了对该3D打印机的防震保护,由于打印架的不断变换位置使主体框架整体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此时由于配重底座较为沉重,使主体框架变得更加稳固,与此同时在打印室内部底端固定的卡座将打印板牢牢卡在其内部,从而避免在打印途中因外界晃动而打印失败;
[0014](3)通过设置有防尘结构实现了该3D打印机的内部防尘,当外界空气通过防尘结构向打印室的内部涌入,在此过程中空气会被防尘网吸附掉相当一部分的灰尘与微小颗粒,当空气进入通风管道内部后,会被阻隔块层层阻挡,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或微小颗粒进行隔离,从而防止灰尘、细小颗粒等物混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框架;2、冷凝室;3、冷凝机构;301、压缩泵;302、输气管;303、冷凝箱;304、出气罩;4、打印室;5、抗震结构;501、配重底座;502、卡座;503、复位弹簧;504、打印板;6、打印架;7、防尘结构;701、防尘网;702、通风管道;703、阻隔块;704、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包括主体框架1、冷凝室2和打印室4,主体框架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室2,冷凝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3,主体框架1内部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室4,主体框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抗震结构5,打印室4的内部设置有打印架6,主体框架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结构7;
[0022]冷凝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3,冷凝机构3包括压缩泵301、输气管302、冷凝箱303和出气罩304,压缩泵301的底端与冷凝室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压缩泵301的型号可为HDW550

10D,压缩泵30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压缩泵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02,输气管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303,冷凝箱303的型号
可为A001,冷凝箱3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冷凝箱303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罩304,冷凝箱303与出气罩304处于同一水平面,出气罩304位于主体框架1的垂直中心线位置处;
[002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压缩泵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02,输气管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303,启动压缩泵301与冷凝箱303,使压缩泵301抽取空气并进行压缩随后通过压缩泵301流向冷凝箱303的内部,此时冷凝箱303通电并将流进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冷凝,使其内部空气温度降低,随后冷空气不断向出气罩304汇聚并最终涌向打印室4的内部,此时打印出的原料吸收周围较低的温度,并使原料内部质地因温度影响而快速变硬,从而提高该3D打印机的生产效率;
[0024]主体框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抗震结构5,抗震结构5包括配重底座501、卡座502、复位弹簧503和打印板504,配重底座501的顶端与主体框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打印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包括主体框架(1)、冷凝室(2)和打印室(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室(2),所述冷凝室(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3),所述冷凝机构(3)包括压缩泵(301)、输气管(302)、冷凝箱(303)和出气罩(304),所述压缩泵(301)的底端与冷凝室(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泵(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02),所述输气管(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303),且冷凝箱(303)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罩(304),所述主体框架(1)内部另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打印室(4),所述主体框架(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抗震结构(5),所述打印室(4)的内部设置有打印架(6),所述主体框架(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303)与出气罩(304)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出气罩(304)位于主体框架(1)的垂直中心线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防尘装置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5)包括配重底座(501)、卡座(502)、复位弹簧(503)和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创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