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75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内设有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包括蓄电池、臭氧发生器以及控制开关,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以及控制开关之间电连接,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存放夹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为降低存放于背包本体内的物品滋生细菌的几率,使用者只需打开控制开关,以此使得蓄电池为臭氧发生器供电,臭氧发生器发出臭氧,从而对背包本体内进行灭菌,降低了细菌在背包本体内滋生的概率,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背包本体过程中的安全性。背包本体过程中的安全性。背包本体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


[0001]本技术涉及背包
,具体涉及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

技术介绍

[0002]背包是指背在背上的包,制成背包的材质逐渐多样化,真皮、涤纶、帆布、尼龙、棉麻等质地的背包引领时尚潮流。
[0003]背包不仅可以盛放物品,还方便携带,随着出行需求的不断扩大,背包已经成为了人们外出工作、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必备物。但在旅途中,口罩等随身携带的生活物品以及儿童使用的奶瓶等儿童用品在使用后也需要进行消毒杀菌,而现有的背包通常只具备简单的存放物品的功能,在潮湿的天气,背包内部容易滋生细菌,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了较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背包难以杀菌消毒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内设有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包括蓄电池、臭氧发生器以及控制开关,所述蓄电池、臭氧发生器以及控制开关之间电连接,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存放夹层。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存放夹层采用复合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抗菌纱线包括相互捻合而成的银纤维和汉麻纤维。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抗菌纱线还包括与银纤维以及汉麻纤维相互捻合的异型纤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抗菌纱线还包括与银纤维、汉麻纤维以及异型纤维相互捻合的竹炭纤维。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电池存放于其中一个存放夹层内,该存放夹层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于存放夹层上的第一连接带、固定于第一连接带上的第一子魔术贴以及固定于背包本体上并与第一子魔术贴相互吸附的第一母魔术贴。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可拆卸组件,所述可拆卸组件包括固定于背包本体内的左罩体以及右罩体,所述臭氧发生器两端分别与左罩体、右罩体配合。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罩体上固定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上固定有第二子魔术贴,所述左罩体上固定有与第二子魔术贴相互吸附的第二母魔术贴。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中,为降低存放于背包本体内的物品滋生细菌的几率,使用者只需打开控制开关,以此使得蓄电池为臭氧发生器供电,臭氧发生器发出臭氧,从而对背包本体
内进行灭菌,降低了细菌在背包本体内滋生的概率,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背包本体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5]2、本技术中,银纤维中含有银离子,银离子在背包本体内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极易同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降低了细菌滋生几率,汉麻纤维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亲水基团,与水接触时易与水分子结合吸附水分子,使纤维具有较多的毛细管道,能够迅速转移和扩散织物内的水分和水汽,破坏了细菌滋生的环境,进一步减小了细菌滋生的几率;
[0016]3、本技术中,臭氧发生器两端分别与左罩体、右罩体配合,右罩体上的第二连接带与左罩体之间通过第二母魔术贴与第二子魔术贴粘结,以此便于使用者对臭氧发生器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背包本体内部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用于凸显臭氧发生器与控制开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背包本体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复合抗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背包本体;2、存放夹层;21、银纤维;22、汉麻纤维;23、异型纤维;24、竹炭纤维;3、杀菌组件;31、蓄电池;32、臭氧发生器;33、控制开关;4、连接组件;41、第一连接带;42、第一子魔术贴;43、第一母魔术贴;5、可拆卸组件;51、左罩体;52、右罩体;53、第二连接带;54、第二子魔术贴;55、第二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4所示,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存放夹层2、杀菌组件3、连接组件4以及可拆卸组件5。存放夹层2设有多个,多个存放夹层2均缝合于背包本体1的内壁上,用于存放使用者随身携带的物品。
[0024]存放夹层2采用复合抗菌纱线(图中未示出)经纬编织而成,复合抗菌纱线由银纤维21、汉麻纤维22、异型纤维23以及竹炭纤维24相互捻合而成。银纤维21中含有银离子,银离子在背包本体1内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极易同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降低了细菌滋生几率。汉麻纤维22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亲水基团,与水接触时易与水分子结合吸附水分子,使纤维具有较多的毛细管道,能够迅速转移和扩散织物内的水分和水汽,破坏了细菌滋生的环境,进一步减小了细菌滋生的几率。异型纤维23截面呈特殊形状,能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抗菌纱线的蓬松性和透气性。竹炭纤维24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等优良特性,有利于增强复合抗菌纱线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抗菌性能,以便降低细菌滋生几率。
[0025]杀菌组件3设置于背包本体1上,杀菌组件3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蓄电池31、臭氧发生器32以及控制开关33,蓄电池31以及臭氧发生器32均位于背包本体1内,控制开关33缝合于背包本体1的其中一个背带上,以此便于使用者打开控制开关33,通过蓄电池31为臭氧
发生器32供电,臭氧发生器32发出臭氧,从而对背包本体1内进行灭菌,降低了细菌在背包本体1内滋生的概率,提高了使用者使用背包本体1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6]蓄电池31存放于其中一个存放夹层2内,连接组件4设置于该存放夹层2上,且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带41、第一子魔术贴42以及第一母魔术贴43。第一连接带41缝合于蓄电池31所在的存放夹层2上,第一子魔术贴42缝合于第一连接带41上,第一母魔术贴43缝合于背包本体1内壁上,且第一母魔术贴43与第一子魔术贴42相互吸附,以此降低了蓄电池31从存放夹层2内掉落的概率,增强了蓄电池3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可拆卸组件5设置于背包本体1内,可拆卸组件5包括左罩体51、右罩体52、第二连接带53、第二子魔术贴54以及第二母魔术贴55。左罩体51以及右罩体52均缝合于背包本体1的内壁上,左罩体51与右罩体52分别位于臭氧发生器32两侧,且臭氧发生器32两端分别与左罩体51、右罩体52插接配合。第二连接带53缝合于右罩体52上,第二子魔术贴54缝合于第二连接带53上,第二母魔术贴55缝合于左罩体51上,且第二母魔术贴55与第二子魔术贴54相互吸附,以此便于使用者对臭氧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背包本体(1)内设有杀菌组件(3),所述杀菌组件(3)包括蓄电池(31)、臭氧发生器(32)以及控制开关(33),所述蓄电池(31)、臭氧发生器(32)以及控制开关(33)之间电连接,所述背包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存放夹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其特征是:所述存放夹层(2)采用复合抗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复合抗菌纱线包括相互捻合而成的银纤维(21)和汉麻纤维(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抗菌纱线还包括与银纤维(21)以及汉麻纤维(22)相互捻合的异型纤维(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杀毒背包,其特征是:所述复合抗菌纱线还包括与银纤维(21)、汉麻纤维(22)以及异型纤维(23)相互捻合的竹炭纤维(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杀毒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