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燕专利>正文

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65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具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在使用该茶具泡茶时,将茶壶放置在底座上,使茶壶底面的旋转槽对应套在底座的旋转凸点上,且使茶壶的弧形腰线对应嵌入托架的两犄角之间的空隙。以此使茶壶形成倾斜放置的状态,并且通过托架可限制茶壶,防止茶壶向底座的两侧倾倒,从而使茶壶在托架的限制下可以以所述旋转凸点的轴心线为轴转动。倒茶时,可通过镊子推动壶嘴,使茶壶和壶嘴向下转动,即可倒出茶水。此操作方式无需手握茶壶即可十分稳定的完成倒茶的动作,相较于直接手握茶碗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内的方式更为稳定且可防烫,可避免因烫而拿不稳茶碗使茶碗内的茶水洒漏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可提高泡茶时的趣味性。味性。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结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泡茶沏茶过程是,首先在泡茶碗内冲泡茶叶,之后手拿起整个泡茶碗并且按压碗盖,倾斜整个泡茶碗,将泡茶碗内茶水倒于公道杯内,最后将公道杯内的茶水倒于各茶杯内供人饮用。
[0003]此直接将茶水从茶碗依次倒在各个茶杯的方式中,由于沏茶后茶碗一般是比较烫的,因此在直接手拿茶碗倒茶的过程中会十分烫手,容易导致因拿不稳茶碗而使茶碗内的茶水洒漏。由此可见,此方式不仅操作不方便,还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该茶具包括有:
[0007]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凸起的旋转凸点,底座另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柱,该支撑柱靠近所述旋转凸点的一侧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两侧为犄角,且两所述犄角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托架相对底座的底面倾斜,且托架倾斜的朝向所述旋转凸点;
[0008]茶壶,所述茶壶一侧的底部设有壶嘴;茶壶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旋转槽,茶壶环面上设有一圈内凹的弧形腰线;
[0009]其中,所述茶壶的所述旋转槽对应套在所述底座的旋转凸点上,茶壶的弧形腰线对应嵌入底座的托架的两犄角之间的空隙内。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旋转凸点之间设置有凹陷的让位槽,所述茶壶的旋转槽套在旋转凸点上和茶壶的弧形腰线嵌入托架的两犄角之间后,茶壶底部部分位于所述让位槽内。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凸点相对底座的底面倾斜,且倾斜的朝向所述托架。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位于托架两所述犄角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侧犄角,当茶壶放置在底座上且茶壶的壶嘴朝上时,茶壶倚靠在所述限位凸起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犄角之间上。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壶嘴为所述茶壶侧面向外延伸的柱状体,当所述壶嘴朝上时,壶嘴的出水口端面为水平的状态。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茶壶连接有壶盖。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泡茶时,将茶壶放置在底座上,使茶壶底面的旋转槽对应套在旋转凸点上,且茶壶的弧形腰线对应嵌入托架的两犄角之间的空隙,以此使茶壶形成倾斜放置的状态,并且通过托架可限制茶壶,防止茶壶向底座的两侧倾倒,从而使茶壶在托架的限制下可以以所述旋转
凸点的轴心线为轴转动,从而使茶壶可在托架的限制下以所述旋转凸点的轴心线为轴转动。倒茶时,推动壶嘴即可使壶嘴向下摆动,即可倒出茶水。此操作方式无需手握茶壶即可十分稳定的完成倒茶的动作,相较于直接手握茶碗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内的方式更为稳定且可防烫,可避免因烫而拿不稳茶碗使茶碗内的茶水洒漏等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向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侧向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在茶壶翻转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在茶壶翻转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包括有底座1和茶壶2,所述茶壶2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茶壶2还连接有壶盖3。
[0025]如附图2和5所示,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凸起的旋转凸点12,该旋转凸点12顶部为球面,底座1另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柱11,该支撑柱11靠近所述旋转凸点12的一侧设有托架13。所述旋转凸点12相对底座1的底面倾斜,且倾斜的朝向所述托架13。所述托架13相对底座1的底面倾斜,且托架13倾斜的朝向所述旋转凸点12。所述托架13两侧为犄角131,且两所述犄角131之间具有空隙132。
[0026]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茶壶2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旋转槽22,所述旋转槽22内面为适配所述旋转凸点12的球形凹槽。茶壶2环面还上设有一圈内凹的弧形腰线23,具体如附图1所示,所述茶壶2可以是葫芦造型的结构。此外,本技术整体均还可以是由陶瓷制成,且所述底座1可以设计为任意具有艺术感的造型,例如可以是梅花鹿的造型,且梅花鹿的两个鹿角可形成所述托架13,以此使底座1可还可充当茶桌上玩赏的茶宠等装饰摆件。
[0027]继续参照附图3,放置所述茶壶2时,将茶壶2底面的所述旋转槽22对应套在所述底座1的所述旋转凸点12上,同时将茶壶2倾斜的倚靠在所述支撑柱11侧面的所述托架13的空隙132内。放置后可形成如附图4所示的,所述茶壶2底面的旋转槽22对应套在所述旋转凸点12上,且茶壶2的弧形腰线23对应嵌入托架13的两犄角131之间的空隙132。以此使茶壶2形成倾斜放置的状态,并且,通过托架13可限制茶壶2,防止茶壶2向底座1的两侧倾倒,从而使茶壶2在托架13的限制下可以以所述旋转凸点12的轴心线为轴转动。
[0028]如附图5所示,所述支撑柱11上方设置有限位凸起15,该限位凸起位于托架两所述犄角131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侧犄角131。当茶壶2放置在底座1上且茶壶2的壶嘴21朝上时,茶壶2倚靠在所述限位凸起15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犄角131之间上。具体如附图2所示,当茶壶2倚靠在所述限位凸起15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犄角131(左侧犄角131)之间上时,限位凸起15可形成阻挡,相当于提高摩擦力,避免在冲泡茶水时茶壶2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动。而
当转动茶壶2时,可手持镊子推动壶嘴21,使茶壶2转动,且转动过程中,茶壶2翻过限位凸起15向远离限位凸起15的另一犄角131(右侧犄角131)一侧翻转,之后即可使茶壶2在限位凸起15和与其远离的所述犄角131之间转动。
[0029]另外,所述茶壶2的壶嘴21为所述茶壶2侧面向外延伸的柱状体,且在冲泡茶水时,需转动茶壶2至所述壶嘴21朝上,此时壶嘴21的出水口211与茶壶2的壶口24下沿位于同一水平面,或者壶嘴21的出水口211高于茶壶2的壶口24下沿。此壶嘴21柱状的结构在倒入开水时,相当于可提高提高茶壶2内的液位高度,使茶壶2内可倒入更多的开水,可避免茶水从壶嘴21的出水口211溢出。并且在倒茶时,此壶嘴21柱状的结构也便于将茶水引入公道杯或茶杯等容器内。
[0030]具体的,在冲泡茶水时,如附图2和3所示,可将茶壶2放置在底座1上,使茶壶2的壶口24倾斜的朝上,之后再依次放入茶叶、倒入开水和盖上壶盖3。此过程中,茶壶2倾斜放置可便于放入茶叶,且壶口24的宽口设置可在倒入开水时,便于观察茶壶2内部的液位高度,避免开水倒入过多而导致茶水溢出。之后倒茶时,可将公道杯4放置在底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其特征在于,该茶具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设有凸起的旋转凸点,底座另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支撑柱,该支撑柱靠近所述旋转凸点的一侧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两侧为犄角,且两所述犄角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托架相对底座的底面倾斜,且托架倾斜的朝向所述旋转凸点;茶壶,所述茶壶一侧的底部设有壶嘴;茶壶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旋转槽,茶壶环面上设有一圈内凹的弧形腰线;其中,所述茶壶的所述旋转槽对应套在所述底座的旋转凸点上,茶壶的弧形腰线对应嵌入底座的托架的两犄角之间的空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旋转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所述支撑柱和所述旋转凸点之间设置有凹陷的让位槽,所述茶壶的旋转槽套在旋转凸点上和茶壶的弧形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