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60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包括由坐板、靠背板、床头板依次铰接形成的三段式面板,所述床头板底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床头板铰接且该连接板另一端与一位于床头板下方的底框的内侧铰接,所述底框顶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且该底框底面两侧对称设有可折叠的第一剪叉架,以及,所述坐板底面两侧对称设有可折叠的第二剪叉架且该坐板底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调节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转换成椅子或床或完全折叠三种状态,并且椅子状态下其靠背角度可调,提高舒适度,当不使用时能够完全折叠起来,节省占用空间、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陪病房内通常都配备有陪护椅。陪护椅具有椅子和简易床两种使用功能,白天其折叠至椅子状态供陪护人员使用,晚上可以向外展开形成简易床,供陪护人员晚上睡觉时使用。为了防止陪护椅处于椅子状态下时,坐板支撑架向前或向后移动,现有的陪护椅通常采用加装三角形卡扣,防止椅子状态下坐板的移动。但现有的陪护椅只有一个卡扣位,椅子状态下靠背的角度不可调,舒适度较差。此外,无论是椅子状态还是床状态,现有的陪护椅在不使用时其占用的空间较大,且不便于携带。
[0003]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该床椅互换结构可根据不同需要转换成椅子或床或完全折叠三种状态,并且椅子状态下其靠背角度可调,提高舒适度,当不使用时能够完全折叠起来,节省占用空间、方便携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包括由坐板、靠背板、床头板依次铰接形成的三段式面板,所述床头板底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床头板铰接且该连接板另一端与一位于床头板下方的底框的内侧铰接,所述底框顶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且该底框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剪叉架,以及,所述坐板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剪叉架且该坐板底面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调节孔间隙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为U形框,包括中间连接框条,所述中间连接框条两端对称设有朝坐板方向延伸的边框,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框条内侧与连接板铰接,各所述边框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各所述第一剪叉架上端的一侧与其上方的边框铰接且各第一剪叉架上端的另一侧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槽间隙配合,以及,各所述调节孔呈线性排布在其中一条边框的顶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剪叉架包括第一内叉杆、第一外叉杆,所述第一内叉杆与第一外叉杆的中间重叠部位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内叉杆上端与其上方的边框铰接,所述第一外叉杆上端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槽间隙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坐板底面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二定位槽,各所述第二剪叉架上端的一侧与坐板铰接且各第二剪叉架上端的另一侧与其上方的第二定位槽间隙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剪叉架包括第二内叉杆、第二外叉杆,所述第二内叉杆与第二外叉杆的中间重叠部位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二外叉杆上端与坐板铰接,所述第二内叉杆上端与其上方的第二定位槽间隙配合。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剪叉架与第二剪叉架,在完全展开时第一剪叉架托住床头板且第二剪叉架托住坐板从而形成供陪护人员晚上睡觉时使用的床状态;以及,通过设置两端分别与床头板、底框铰接的连接板,并且坐板、靠背板、床头依次铰接,当坐板、靠背板、床头板依次折叠起来且第一剪叉架与第二剪叉架均折叠收起时,能够大大缩小其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此外,通过在底框顶面开设多个调节孔且在坐板底面设置定位柱,当底框伸入坐板下方并根据具体需要将定位柱插入不同位置的调节孔内后,能够调节靠背板的角度并固定形成供陪护人员坐的椅子状态。因此,本技术可根据不同需要转换成椅子或床且靠背板的角度可调,供陪护人员或坐或躺,提高舒适度,并且在不使用时能够完全折叠起来,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001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在椅子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在床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3为本技术在床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4为本技术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5为本技术在完全折叠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包括由坐板100、靠背板200、床头板300依次铰接形成的三段式面板,所述床头板300底面设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一端与床头板300 铰接且该连接板1另一端与一位于床头板300下方的底框2的内侧铰接,所述底框2顶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3且该底框2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剪叉架4,以及,所述坐板100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剪叉架5且该坐板100底面设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与调节孔3间隙配合。当坐板100、靠背板200、床头板300完全摊开使三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第一剪叉架4、第二剪叉架5完全展开分别支撑住床头板300与坐板100时形成供陪护人员晚上睡觉时使用的床状态;当坐板100、靠背板200、床头板300自下而上依次折叠且第一剪叉架4与第二剪叉架5分别折叠在底框2与坐板100底面时形成便于携带和存放的完全折叠状态;当将坐板100朝床头板300方向移动,使坐板100与靠背板
200成钝角且靠背板200与床头板300成锐角,并且底框2伸入坐板 100下方通过定位柱6插入调节孔3固定时形成椅子状态,供陪护人员坐且根据定位柱6插入的调节孔3不同靠背板200的倾斜角度可调。
[0022]本技术中,所述底框2为U形框,该底框2靠近坐板100一端为开口端,包括中间连接框条21,所述中间连接框条21两端对称设有朝坐板100 方向延伸的边框22,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框条21内侧与连接板1铰接;各所述边框22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3,各所述第一剪叉架4上端的一侧与其上方的边框22铰接且各第一剪叉架4上端的另一侧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槽 23间隙配合,以及,各所述调节孔3呈线性排布在其中一条边框22的顶面。
[0023]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剪叉架4包括第一内叉杆41、第一外叉杆42,所述第一内叉杆41与第一外叉杆42的中间重叠部位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内叉杆41上端与其上方的边框22铰接,所述第一外叉杆42上端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槽23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内叉杆41可绕铰接点旋转,所述第一外叉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包括由坐板(100)、靠背板(200)、床头板(300)依次铰接形成的三段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300)底面设有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一端与床头板(300)铰接且该连接板(1)另一端与一位于床头板(300)下方的底框(2)的内侧铰接,所述底框(2)顶面开设有多个调节孔(3)且该底框(2)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剪叉架(4),以及,所述坐板(100)底面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剪叉架(5)且该坐板(100)底面设有定位柱(6),所述定位柱(6)与调节孔(3)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床头的折叠式床椅互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2)为U形框,包括中间连接框条(21),所述中间连接框条(21)两端对称设有朝坐板(100)方向延伸的边框(22),其中,所述中间连接框条(21)内侧与连接板(1)铰接,各所述边框(22)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23),各所述第一剪叉架(4)上端的一侧与其上方的边框(22)铰接且各第一剪叉架(4)上端的另一侧与其上方的第一定位槽(23)间隙配合,以及,各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莺张静罗映黄映霞陈晓琼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