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51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主要包括储水及水处理装置、加湿装置、送风装置和控制系统,具体为自来水经水处理装置的软化和预热后蓄存于储水装置中,湿纤维卷帘在转轮驱动下充分吸收贮水箱中的软化水,以持续获得大量湿组分,随后在风机形成高速气流的虹吸作用下,由进风口进入装置的室内干燥空气经过湿卷帘时,通过对流传质获得并裹挟湿组分后,以较高速湿射流形式从送湿口进入室内。其中可通过合理控制风机运行参数和风阀开启度,在人员呼吸区高度到地面范围内湿组分浓度呈由高到低渐变分布,配合使用装置底部滚轮,实现对廊桥、岗亭、临时工作站等移动空间的高效、节能局部加湿,其适用于极端干燥的高原地区。干燥的高原地区。干燥的高原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气调节
,涉及建筑湿环境营造,特别涉及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藏高原地区因其高海拔、低气压等特殊气候条件,冬季室内空气寒冷且极端干燥。据西藏自治区气象数据显示,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仅为15%,最低相对湿度为3%~5%,远低于人体湿舒适下限。此外,与常压地区相比,高原地区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湿传递也存在较大差异,当由地面海拔0m上升至海拔7000~10000m时,安静状态下人体蒸发失水量增加27.9%~34.9%。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极度干燥环境中,会出现眼睛干涩、喉咙干痒、皮肤皲裂和嘴唇开裂,甚至是鼻孔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高原长居和进藏人群生命健康。高原地区存在较多廊桥、岗亭、临时工作站等移动空间,通常配有空调机组改善其内部环境,有时甚至不采取任何增温增湿措施,寒冷极干的室内环境势必会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舒适健康产生剧烈影响。因此,为高原地区大量移动空间营造良好湿环境,缓解其内部工作人员的强烈湿不舒适性尤为重要。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常采用传统分体式空调设备使移动空间内空气温湿度满足相关要求,但由于高原地区高海拔、低气压等特殊气候条件影响,湿组分衰减过快,导致其湿扩散范围有限,无法有效提高室内相对湿度水平,不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舒适湿环境。因此,在移动空间内部增设模块化湿源,将加湿后的湿空气准确送至人体呼吸区是有效解决高原地区移动空间湿不舒适性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针对高原地区极端干燥空气严重影响人员湿舒适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并可与各种移动空间结合,将加湿处理后的空气精准送至人员呼吸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包括带有进风口的设备外壳,还包括设置在设备外壳中的:
[0007]储水及水处理装置,对水进行软化和加热后存储;
[0008]加湿装置,包括湿纤维卷帘,湿纤维卷帘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在软化和加热后的水中循环浸入和提出;
[0009]送风装置,包括安装有轴流风机的送风管,送风管连接静压箱,静压箱连接若干虹吸支管,每个虹吸支管上带有若干渐缩风口,各渐缩风口位于湿纤维卷帘提出时所处区域,且渐缩风口前方设置带湿射流虹吸送湿口的虹吸送湿板,各渐缩风口与湿射流虹吸送湿口一一对应;
[0010]所述轴流风机从其吸风口吸入少量室内空气,经静压箱和虹吸支管由渐缩风口射
出,在湿射流虹吸送湿口附近形成虹吸气流;大量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过所述湿纤维卷帘提出时所处区域裹挟湿组分,在所述虹吸气流作用下,进入室内空间。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及水处理装置包括贮水箱和布置在贮水箱内的4A分子筛及辅助加热器,所述贮水箱侧面还连接有注水口。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加热器配有辅助加热器控制柜;所述贮水箱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报警装置,且其侧面注水口处接有电动水阀;所述4A分子筛设置有压差开关和压差超限报警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所述湿纤维卷帘缠绕在若干滚轮上,由电动机通过滚轮驱动湿纤维卷帘的循环动作。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管与静压箱之间连接有消声软管,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设备外壳的顶部,所述储水及水处理装置设置于设备外壳的底部,所述湿纤维卷帘在软化和加热后的水中上下循环浸入和提出,所述渐缩风口和湿射流虹吸送湿口均为水平出风结构。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送湿板的对侧为相变材料层,相变材料层的外侧为透明盖板,所述相变材料层的外层为铝制外壳,内部的相变材料封装在铝制三角肋片形成的材料小室中。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口安装有可旋转挡板一,所述进风口安装有可旋转挡板二,所述轴流风机装有压差超限报警器,所述虹吸支管与静压箱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风阀。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自动控制的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风速控制器和手动控制的辅助加热旋钮、湿帘转速旋钮、风机转速旋钮,在设备外壳外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分别为自动控制的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风速控制器采集增湿空间内对应环境参数数据。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通过连锁控制器将轴流风机与吸风口、进风口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底部设有滑轮,能够在滑轨上滑动改变其位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利用少量气流的虹吸作用送湿,节能高效:
[0022]通过轴流风机将少量室内空气从虹吸支管送出,在送湿口附近形成虹吸气流,对从进风口进入的大量加湿空气形成诱导作用,二者随后结合成湿射流,以较高初速度进入人员呼吸区,满足其局部高效加湿要求。相比传统蒸发式湿源将全部气流加湿并送入室内,本专利技术所耗能量更低,更加节能高效。
[0023]2.湿纤维卷帘各段交替浸湿,卫生安全:
[0024]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依附在转轮上的湿纤维卷帘各段交替进入储水装置中,与软化预热水充分接触得以润湿,随后卷帘上的湿组分又在气流的裹挟作用下进入送湿气流中,最后以湿射流的形式进入室内,用以提高人员呼吸区相对湿度水平。而传统蒸发式湿源中的湿纤维材料为固定放置,一半材料位于水中,另一半位于空气中,各部分长期得不到循环交替使用,加之其特殊的疏松多孔结构和适宜的热湿环境,会滋生较多霉菌、细菌和微生物,并随气流进入室内,影响人体健康。本专利技术中的湿纤维卷帘各部分交替与水/气流接触,
可防止细菌滋生,提高加湿卫生安全性。
[0025]3.采用4A分子筛软化水,降低“白粉污染”:
[0026]本专利技术的水处理装置中使用4A分子筛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利用其离子交换功能,使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分子筛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达到软化水质的目的。相比直接采用自来水的传统蒸发式湿源,本专利技术可防止在加湿的过程中产生“白粉污染”。
[0027]4.设置相变材料层,绿色节能:
[0028]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日间太阳光透过透明盖板照射到相变材料层,热量以热传导的方式从铝制外壳表面传至其内的相变材料,当材料温度上升到其融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其间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热量;夜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相变材料开始冷却凝固,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将白天储存的热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释放出来,该热量以对流传热方式传给进风气流,用于提高湿射流的温度,减少室内人员吹冷风感。此时可降低水处理装置中辅助加热器的功率,使系统能耗降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相变材料层内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包括带有进风口(27)的设备外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设备外壳(5)中的:储水及水处理装置(1),对水进行软化和加热后存储;加湿装置(2),包括湿纤维卷帘(13),湿纤维卷帘(13)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在软化和加热后的水中循环浸入和提出;送风装置(3),包括安装有轴流风机(16)的送风管(17),送风管(17)连接静压箱(18),静压箱(18)连接若干虹吸支管(19),每个虹吸支管(19)上带有若干渐缩风口(20),各渐缩风口(20)位于湿纤维卷帘(13)提出时所处区域,且渐缩风口(20)前方设置带湿射流虹吸送湿口(23)的虹吸送湿板(22),各渐缩风口(20)与湿射流虹吸送湿口(23)一一对应;所述轴流风机(16)从其吸风口(24)吸入少量室内空气,经静压箱(18)和虹吸支管(19)由渐缩风口(20)射出,在湿射流虹吸送湿口(23)附近形成虹吸气流;大量室内空气从进风口(27)进入,经过所述湿纤维卷帘(13)提出时所处区域裹挟湿组分,在所述虹吸气流作用下,进入室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及水处理装置(1)包括贮水箱(6)和布置在贮水箱(6)内的4A分子筛(7)及辅助加热器(8),所述贮水箱(6)侧面还连接有注水口(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加热器(8)配有辅助加热器控制柜(11);所述贮水箱(6)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报警装置(12),且其侧面注水口(9)处接有电动水阀(10);所述4A分子筛(7)设置有压差开关(45)和压差超限报警器(4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蒸发式灵活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15),所述湿纤维卷帘(13)缠绕在若干滚轮上,由电动机(15)通过滚轮(14)驱动湿纤维卷帘(13)的循环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原低压干燥环境下渐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甲胡家乐王莹莹刘艳峰宋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