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42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包括中间壳体、支撑杆、弹性回位件以及锁定气囊,中间壳体上贯穿有多个支撑杆;弹性回位件用于施加给支撑杆进行复位的弹性力;中间壳体内沿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锁定槽,多个锁定槽内均设有锁定气囊,锁定气囊的两端为开口,多个支撑杆外侧的部分均伸入锁定槽内;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锁定气囊开口的密封盖板,其一密封盖板上开设有连通锁定气囊开口的灌气口;支撑杆前端的端部设有弹性胶体吸盘,支撑杆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通气孔,且通气孔贯通至弹性胶体吸盘内,支撑杆后端连通有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保证零部件位置的稳固,以保证后续零部件加工的顺利。以保证后续零部件加工的顺利。以保证后续零部件加工的顺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前,需要采用夹具对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以方便对零部件进行加工。
[0003]但是,现有的夹具在夹持具有曲面结构的零部件时,难以保证夹具能稳定夹持零部件,而且还容易因夹具的夹持力过大,而导致零部件破损和发生挤压变形,导致零部件的报废。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适应夹持多种形状结构的零部件的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高的贴合式柔性夹具。
[0006]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包括中间壳体、支撑杆、弹性回位件以及锁定气囊,所述支撑杆从所述中间壳体前端贯穿至后端,并且所述支撑杆可沿所述中间壳体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中间壳体上贯穿有多个所述支撑杆;
[0007]所述弹性回位件设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以用于在推动所述支撑杆朝所述中间壳体后端方向移动后,施加给所述支撑杆进行复位的弹性力;
[0008]所述中间壳体内沿其左右方向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两端对应贯通至所述中间壳体左右两侧外,所述中间壳体沿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所述锁定槽,所述锁定气囊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定气囊一一对应设于多个所述锁定槽内,所述锁定气囊的两端对应固定于所述锁定槽两端,且其两端为开口,多个所述支撑杆外侧的部分均伸入所述锁定槽内;
[0009]所述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所述锁定气囊开口的密封盖板,其一所述密封盖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锁定气囊开口的灌气口;
[0010]所述支撑杆前端的端部设有弹性胶体吸盘,所述支撑杆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贯通至所述支撑杆后端,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弹性胶体吸盘内,所述支撑杆后端连通有真空泵。
[0011]在本技术中,通过将零部件与多个支撑杆进行抵接,以使多个支撑杆适应抵压于零部件的不规则表面上,以实现对零部件的定位,然后所述支撑杆内的通气孔通过真空泵形成负压,以将零部件吸合于多个支撑杆的多个弹性胶体吸盘上,实现零部件的固定,然后通过所述灌气口向所述锁定气囊内通入气体,以使所述锁定气囊膨胀,并在所述锁定槽内抱紧伸入所述锁定槽内的支撑杆外侧,以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位置,保证对零部件的稳定定位固定,待加工完零部件后,关闭所述真空泵并取出零部件,然后放掉所述锁定气囊内的气体,以使所述支撑杆在弹性回位件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设置所述锁定气囊,以使所述锁定气囊能抱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进而保证对所述支撑杆位置的锁定,以保证对
零部件的稳固定位,同时,配合所述真空泵的作用,以进一步将零部件稳固于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上,保证后续零部件加工的顺利。
[0012]优选地,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还包括罩设固定于所述中间壳体后端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内形成有真空室,所述支撑杆后端可伸入所述真空室内,所述后壳体外侧壁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真空室内的吸气口,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后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的密封胶垫。
[0014]优选地,所述锁定气囊两端的端部沿外周方向均朝外延伸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抵接于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面上,所述密封盖板压设于所述环形台阶上。
[0015]优选地,所述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密封盖板适配的嵌入槽,所述锁定槽位于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密封盖板靠近所述中间壳体的一端部分嵌入固定于所述嵌入槽内。
[0016]优选地,开设有所述灌气口的所述密封盖板靠近所述中间壳体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气槽,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灌气口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中间壳体前端的前壳体,且多个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前壳体内,多个所述支撑杆相互贴近设置,位于外围的多个所述支撑杆贴近于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
[0018]优选地,所述中间壳体中部区域沿竖直方向设有多行支撑杆组,每行所述支撑杆组均沿所述中间壳体左右方向均布有多个所述支撑杆,相对上下的两行支撑杆组内的多个支撑杆之间交错设置;
[0019]所述支撑杆前段呈六角形柱体状,所述支撑杆中段和后段均呈圆柱体状,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前段之间相互贴近设置。
[0020]优选地,所述弹性回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中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支撑杆前段,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中间壳体。
[002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后端端部呈蘑菇状,且所述支撑杆后端端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变形槽。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的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中,第一方面,多个所述支撑杆能更加集中设于所述中间壳体中部,以使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能更贴合于零部件表面,保证对零部件的固定;第二方面,所述支撑杆内部设有通气孔,并可通过真空泵在所述通气孔内形成负压,以将零部件吸合在多个支撑杆上的弹性胶体吸盘上,保证零部件的位置稳固;第三方面,通过所述锁定气囊来抱紧所述支撑杆,以对支撑杆的移动进行锁定,同样有利于保证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对零部件的固定作用,并且通过所述锁定气囊来抱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实现支撑杆固定的前提下,也不会对支撑杆的外侧造成挤压变形或破损,保证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的使用寿命;第四方面,所述支撑杆的前段呈六角形柱体,并且所述导向筒贴合于所述支撑杆前段的侧面上,进而给所述支撑杆起导向作用,并且使保证所述支撑杆的移动更加稳定,保证所述吸合式柔性夹具使用的稳定性。
[0023]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的支撑杆和中间壳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7]附图标记:1、前壳体;11、安装板;12、导向筒;2、中间壳体;21、锁定气囊;211、环形台阶;22、锁定槽;23、密封盖板;231、灌气口;232、导气槽;24、嵌入槽;3、后壳体;31、真空室;4、支撑杆;41、弹性回位件;42、弹性胶体吸盘;43、变形槽;5、气动快速接头;6、密封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9]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0030]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合式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壳体、支撑杆、弹性回位件以及锁定气囊,所述支撑杆从所述中间壳体前端贯穿至后端,并且所述支撑杆可沿所述中间壳体前后方向移动,所述中间壳体上贯穿有多个所述支撑杆;所述弹性回位件设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以用于在推动所述支撑杆朝所述中间壳体后端方向移动后,施加给所述支撑杆进行复位的弹性力;所述中间壳体内沿其左右方向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两端对应贯通至所述中间壳体左右两侧外,所述中间壳体沿高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所述锁定槽,所述锁定气囊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锁定气囊一一对应设于多个所述锁定槽内,所述锁定气囊的两端对应固定于所述锁定槽两端,且其两端为开口,多个所述支撑杆外侧的部分均伸入所述锁定槽内;所述中间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密封所述锁定气囊开口的密封盖板,其一所述密封盖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锁定气囊开口的灌气口;所述支撑杆前端的端部设有弹性胶体吸盘,所述支撑杆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一端贯通至所述支撑杆后端,其另一端贯通至所述弹性胶体吸盘内,所述支撑杆后端连通有真空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合式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固定于所述中间壳体后端的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内形成有真空室,所述支撑杆后端可伸入所述真空室内,所述后壳体外侧壁开设有连通至所述真空室内的吸气口,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吸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合式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后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的密封胶垫。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吸合式柔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气囊两端的端部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