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631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子,包括扇面以及与扇面连接的扇柄,扇面上设有至少一散香区域,散香区域设有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防渗透层结构将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扇面上设置精油吸附层来吸附精油,便于添加或更换精油,携带方便,可以有效发挥精油功效;防渗透层结构将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可以避免精油对扇面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的薄层设计不会明显增加扇子的厚度,美观且实用性好。美观且实用性好。美观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子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扇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带有香味的扇子主要有香塑胶扇、檀香木扇或在扇面设置香料盒等,这些扇子在扇动时,可以让人降温并散发出阵阵香味,因此备受人们喜爱。但是,这些扇子存在的问题是:香塑胶扇的香味容易挥发,使用时间久了之后,香味会变淡或消失,失去作用;檀香木扇较香塑胶扇香味虽然更为持久,但制作成本高,且香味仅为檀香木的气味,香味单一;在扇面上设置香料盒,由于香料盒存在一定的厚度和重量,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由于香料盒的厚度影响扇子的折叠,或者在扇子扇动的时候由于香料盒的重量,影响手感或导致扇面扯破。可见,现有带香味的扇子无法同时满足使用者对实用、美观、香味持久的需求,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扇子,美观、实用、香味持久,有效改善体验。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扇子,包括:
[0005]扇面以及与所述扇面连接的扇柄,所述扇面上设有至少一散香区域,所述散香区域设有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将所述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
[0006]其中,所述精油吸附层为可吸附精油的天然材料层。
[0007]其中,所述天然材料层为棉层、麻层、羊毛织品或羽绒织品。
[0008]其中,所述扇面在所述散香区域设有通孔,所述精油吸附层设置在所述通孔处,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包覆在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将所述精油吸附层与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分隔开。
[0009]其中,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防渗透层、第二防渗透层与第三防渗透层,所述第一防渗透层、所述第二防渗透层与所述第三防渗透层上均设有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透气孔,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所述第二防渗透层及所述精油吸附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透层和所述第三防渗透层之间,所述第二防渗透层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之间。
[0010]其中,所述第二防渗透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精油吸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渗透层的所述透气孔中,所述第二防渗透层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渗透层、所述第三防渗透层贴合,将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分隔开。
[0011]其中,所述第二防渗透层上的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直径,所述第二防渗透层设置在所述扇面的一侧并夹设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之间,将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分隔开。
[0012]其中,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包括第一防渗透层与第二防渗透层,所述精油吸附层夹设在所述第一防渗透层与所述第二防渗透层之间,所述第二防渗透层为整面结构并固定在所述扇面上,所述第一防渗透层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
[0013]其中,所述防渗透层结构为在所述扇面上设置的防渗透涂层,所述防渗透涂层在所述扇面上限定出预设图案区域,所述扇面的位于所述预设图案区域的部分为所述精油吸附层。
[0014]其中,所述扇面为可折叠扇面,所述散香区域具有以下至少一种图案结构:
[0015]品牌标识;或,
[0016]与所述精油吸附层所吸附的精油类型关联的图案结构;或,
[0017]与所述散香区域周围的图案构成整体图案的图案结构。
[0018]本申请的扇子,包括扇面以及与扇面连接的扇柄,扇面上设有至少一散香区域,散香区域设有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防渗透层结构将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本技术在扇面上设置精油吸附层来吸附精油,便于添加或更换精油,携带方便,可以有效发挥精油功效;精油或香水属于大众产品,但高浓度的精油具有微量腐蚀性,本申请设置防渗透层结构将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可以避免精油对扇面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的薄层设计不会明显增加扇子的厚度,美观且实用性好。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散香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散香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散香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散香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散香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8]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扇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扇子包括扇面11以及与扇面11连接的扇柄12,扇面11上设有至少一散香区域13,散香区域13设有精油吸附层131与防渗透层结构132,防渗透层结构132将精油吸附层131与周围的扇面11分隔开。
[0031]其中,扇面11与扇柄1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折叠扇的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折叠的团扇方式,图1仅为结构示意图,扇面11和扇柄12的形状此处不做限定。
[0032]散香区域13为用于散发香味的位置。散香区域13设有用于吸附精油的精油吸附层131与防止精油渗透至扇面11的防渗透层结构132,防渗透层结构132的材质可以是防水材料的膜层,使得整体结构轻薄,还可以是防水的天然材料,如皮革等。通过使用防渗透层结构132将精油吸附层131与周围的扇面11分隔开,可以防止精油渗透至扇面11,从而避免精油吸附层131上吸附的精油渗透至扇面11,对扇面11的材料进行腐蚀而导致损伤。
[0033]在一实施方式中,精油吸附层131为可吸附精油的天然材料层,也即使用天然材料制作精油吸附层131,只需要将精油滴入天然材料层即可,使用便捷。其中,天然材料层可以是质地轻薄的棉层、麻层、羊毛织品或羽绒织品等纤维材料层,具体可以根据扇面11的材料进行选择,并尽量选择不易因高活性精油而受损的材料。
[0034]请结合图1与图2,扇面11在散香区域13设有通孔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子,包括扇面以及与所述扇面连接的扇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上设有至少一散香区域,所述散香区域设有精油吸附层与防渗透层结构,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将所述精油吸附层与周围的扇面分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油吸附层为可吸附精油的天然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材料层为棉层、麻层、羊毛织品或羽绒织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在所述散香区域设有通孔,所述精油吸附层设置在所述通孔处,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包覆在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将所述精油吸附层与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分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层结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防渗透层、第二防渗透层与第三防渗透层,所述第一防渗透层、所述第二防渗透层与所述第三防渗透层上均设有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的透气孔,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所述第二防渗透层及所述精油吸附层夹设于所述第一防渗透层和所述第三防渗透层之间,所述第二防渗透层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扇面与所述精油吸附层的边缘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扇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渗透层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精油吸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渗透层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昭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华岩永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