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625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风机箱、风机、加热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箱,支撑箱顶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支撑箱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风机箱与支撑箱固定连接,风机箱位于支撑箱内部,风机箱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风机箱内固定连接有风机;加热装置与支撑箱连接,用于将第一出气口排出的空气加热。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垂直设置,使得进入风机的风先经过支撑箱,再经过风机箱造成在支撑箱和风机箱的壁上碰撞,消耗风中的能量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立体机械;风机主要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城市轨道交通、纺织、航泊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的通风换气,还有用于清洗烘干设备上的热风机。风机是很重要的,在各个场所都应用,客户对风机的需求是高效率、低噪音、长寿命且价格便宜,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对噪声的污染也不断重视,需要使用的风机能够降低噪声污染,要求对风机使用和设计过程中,有更多的减少噪音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机降噪装置,以减少风机在工作中的噪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风机箱、风机、加热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箱,所述支撑箱顶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支撑箱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风机箱与所述支撑箱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箱位于所述支撑箱内部,所述风机箱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风机箱内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支撑箱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空气加热。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靠近所述支撑箱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开设于所述风机箱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0008]优选的,所述风机箱位于所述支撑箱内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所述风机箱一端与所述支撑箱一端贴合,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贯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外壳和发热体,所述加热外壳为筒状,所述加热外壳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外壳另一端连接有多个出气管,多个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加热外壳密封连接,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加热外壳内,用于加热气体。
[0011]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为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第四出气管、第五出气管、第六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沿所述加热外壳长度方向与所述加热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出气管和所述第四出气管与所述加热外壳长度方向呈锐角,所述第三出气管和所述第四出气管位于所述加热外壳一侧;所述第五出气管和所述第六出气管与所述加热外壳长度方向呈锐角,所述第五出气管和所述第六出气管位于所述加热外壳另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外侧包裹有消音材料。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箱和风机箱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消音材料,并且所述聚氨酯消音材料不规则排列。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垂直设置,使得进入风机的风先经过支撑箱,再经过风机箱,造成在支撑箱和风机箱的壁上碰撞,消耗风中的能量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通过两层滤网避免有脏污进入到风机中,从而保护风机。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0019]11

风机箱;111

第二进气口;112

第二滤网;12

风机;
[0020]21

支架;22

支撑箱;221

第一进气口;222

第一滤网;223

第一出气口;
[0021]31

加热外壳;32

出气管;321

第一出气管;322

第二出气管;333

第三出气管;334

第四出气管;335

第五出气管;326

第六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4]参见附图1和2,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包括,支撑装置、风机箱11、风机12、加热装置;
[0025]支撑装置包括支架21和与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箱22,支撑箱22顶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21,第一进气口2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22,支撑箱22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223;风机箱11与支撑箱22固定连接,风机箱11位于支撑箱22内部,风机箱11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111和第二出气口;
[0026]风机箱11内固定连接有风机12;加热装置与支撑箱22连接,用于将第一出气口223排出的空气加热。第一进气口221靠近支撑箱22的一端,第一进气口21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222,第二进气口111和第二出气口分别开设于风机箱1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0027]风机箱11位于支撑箱22内远离第一进气口221的一端,风机箱11一端与支撑箱22一端贴合,第一出气口223与第二出气口贯通。第二进气口11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112。支撑箱22和风机箱11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消音材料,并且聚氨酯消音材料不规则排列,能够使噪声在内部碰撞吸收;同时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111垂直布置,改变了进风的方向同时增加了噪声在内部碰撞的几率,进一步地减少了噪音
[0028]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外壳31和发热体,加热外壳31为筒状,加热外壳31一端与第一出气口223固定连接,加热外壳31另一端连接有多个出气管32,多个出气管32与加热外壳31密封连接,发热体位于加热外壳31内,用于加热气体。
[0029]出气管32外侧包裹有消音材料,出气管32的数量有六个,六个出气管32分别为第一出气管321、第二出气管322、第三出气管323、第四出气管324、第五出气管325、第六出气
管326;第一出气管321和第二出气管322沿加热外壳31长度方向与加热外壳31固定连接;第三出气管323和第四出气管324与加热外壳31长度方向呈锐角,第三出气管323和第四出气管324位于加热外壳31一侧;第五出气管325和第六出气管326与加热外壳31长度方向呈锐角,第五出气管325和第六出气管326位于加热外壳31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气管的角度,使得出去的空气不需要经过管道的弯折,就能到达预设位置,保证了空气中的动力。
[0030]本技术的使用方法:
[0031]将支架21放置在地面上,打开风机12和发热体,风穿过第一滤网222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风再穿过第二滤网112进行再次过滤,风进入到风机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风机箱、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箱,所述支撑箱顶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支撑箱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风机箱与所述支撑箱固定连接,所述风机箱位于所述支撑箱内部,所述风机箱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风机箱内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支撑箱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出气口排出的空气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靠近所述支撑箱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开设于所述风机箱两个相对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箱位于所述支撑箱内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一端,所述风机箱一端与所述支撑箱一端贴合,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贯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机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强胡启富潘密森石文基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金石功能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