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86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包括钢套管井筒外壁、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上端开口处的井盖、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下端的底垫层以及排水管,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处安装有封盖;还包括钢套管井筒内壁,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位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得排水管穿过的缺口,排水管通过缺口与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层;本申请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施工时间,改善了施工人员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部进行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时费事费力的情况。井筒内壁时费事费力的情况。井筒内壁时费事费力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井支护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排水构筑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给排水管道系统中,排水检查井适用于雨污水排放管道,具有连接管道、检查维护管道等重要作用,是一种便于定期检查、疏通管道和防止管道堵塞的必需的附属构筑物。
[0003]公开号为CN210216655U的中国专利一种钢套管砖砌排水检查井,包括盖板、井筒和底垫层,盖板设置在井筒的上端开口处,底垫层设置在井筒的下端开口处,盖板上开有检查口,检查口上安装有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包括钢套管井筒外壁和砖砌体井筒内壁,钢套筒井筒外壁的内侧面与砖砌体井筒内壁的外侧面紧密结合,钢套管井筒外壁的下端开有至少两个供排水管穿过的缺口;上述钢套管砖砌排水检查井在进行施工时,先将钢套管井筒外壁沉入至地下,使排水管穿过钢套管井筒外壁的缺口,再将钢套管井筒外壁内部的土方挖除,随后将排水管破断并设置底垫层,然后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使得砖砌体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与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面紧密贴合,最后将盖板和封盖依次盖设。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排水管的埋深较大时,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部进行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费时且费力,这对排水检查井的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排水检查井施工人员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部进行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时费事费力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包括钢套管井筒外壁、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上端开口处的井盖、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下端的底垫层以及排水管,所述井盖上开设有检查口,所述检查口处安装有封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套管井筒内壁,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位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以及钢套管井筒外壁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得排水管穿过的缺口,所述排水管通过所述缺口与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排水管检查井施工时,将钢套管井筒外壁沉入地面以下到指定位置,然后将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土方挖除,修筑好底垫层后,再将钢套管井筒内壁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此时将混凝土直接浇筑到钢套管井筒内壁与钢套管井筒外壁之间的间隙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形成混凝土层,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施工时间,改善了施工人员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部进行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时费事费
力的情况。
[0009]可选的,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面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滑槽,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钢套管井筒内壁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滑柱,所述定位滑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位滑槽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滑柱位于所述定位滑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滑槽滑动配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钢套管井筒内壁放至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时,将定位滑柱放入定位滑槽内,使得钢套管井筒内壁竖直下放的同时,定位滑柱在定位滑槽内竖直滑动下降,使得钢套管井筒内壁放入到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的过程中位置相对固定,且使得钢套管井筒内壁位于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侧的正中间,进而使得凝固后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均匀。
[0011]可选的,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根圆钢,且所述圆钢位于所述间隙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外侧面上设置的圆钢加强了混凝土层的强度,使得检查井更加不易被破坏,减小了检查井坍塌的风险。
[0013]可选的,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的长度方向与钢套管井筒内壁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上设置的爬梯方便施工人员下井修筑底垫层以及其他检查作业,提高了下井的便利性。
[0015]可选的,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以及所述爬梯上均敷设有防水涂料。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井内部的空气湿度大,导致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以及爬梯容易被锈蚀,而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以及爬梯上涂抹防水涂料,有助于提高钢套管井筒内壁以及爬梯的防锈蚀能力。
[0017]可选的,所述底垫层上设置有沉渣池;所述沉渣池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沉渣池用于将排水管排出的石渣沉淀到所述沉渣池底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从排水管中流出的水中含有石渣或者有石渣从钢套管井筒内壁的上方开口处掉落至检查井的底部时,沉渣池能够将石渣沉淀在沉渣池内,减少了石渣在排水管中堆积进而导致排水管堵塞的情况。
[0019]可选的,所述底垫层上还设置有抽水池,所述抽水池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沉渣池与所述抽水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连通的连通管;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沿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地面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泵出口相连通,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靠近所述封盖。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套管井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抽水管,当排水系统堵塞时,只需要打开封盖,从抽水管靠近检查口的管口处再接引一根水管到检查井的外部,使得人员抽水时不需要进入到检查井的底部进行接管和布管,启动抽水池内的水泵,水泵将抽水池内的水抽出,沉渣池内的水通过连通管进入到抽水池内,即可抽出沉渣池内的水,进而方便检查堵塞情况,提高了抽水的便捷性。
[0021]可选的,所述抽水池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抽水池的开口处设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上开设有供所述抽水管穿过的穿管口,所述连通管上靠近抽水池的一端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池的过滤盖以及连通管的过滤网阻止了石渣或者杂物进入到抽水池内,使得水泵抽水时不会被石渣堵塞水泵的进水口,进而使得水泵抽水正常。
[0023]可选的,所述沉渣池内设置有检修平台。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井内部的水未淹没检修平台时,检查人员可通过爬梯进入到检查井的底部且可以站在检修平台上,实现了方便检查人员对排水管进行查看和对水泵进行维修的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在排水管检查井施工的过程中,先将钢套管井筒外壁沉入地面,随后将钢套管井筒外壁内侧的土方挖除,再将底垫层修筑好,然后将钢套管井筒内壁下放至在指定位置,此时,通过直接向钢套管井筒内壁与钢套管井筒外壁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混凝土层的方式,减小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以及施工时间,改善了施工人员在钢套管井筒外壁的内部进行砌筑砖砌体井筒内壁时费事费力的情况;
[0027]2.钢套管井筒内壁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爬梯,提高了人员进出检查井的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井支护结构,包括钢套管井筒外壁(1)、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1)上端开口处的井盖(2)、设置在钢套管井筒外壁(1)下端的底垫层(3)以及排水管(4),所述井盖(2)上开设有检查口(21),所述检查口(21)处安装有封盖(2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套管井筒内壁(5),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位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1)的内侧,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以及钢套管井筒外壁(1)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内部中空设置且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使得排水管(4)穿过的缺口(51),所述排水管(4)通过所述缺口(51)与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外侧面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1)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6),所述间隙(6)内填充有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井筒外壁(1)的内侧面上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滑槽(11),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远离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滑柱(521),所述定位滑柱(5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位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滑柱(521)位于所述定位滑槽(11)内且与所述定位滑槽(11)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查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井筒内壁(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根圆钢(53),且所述圆钢(53)位于所述间隙(6)内。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曾云霞罗佳黎鸿根白钟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鸥鹏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