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58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9
本申请涉及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包括水泵、与水泵连通的输水管道,水泵用于将水源中的水抽入输水管道中,输水管道上连通有喷水装置,喷水装置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旋转柱、套设于旋转柱上的移动套杆、连接于移动套杆上并滑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限位柱、位于移动套杆内并固接于旋转柱顶面的弹簧一、固定于移动套杆顶部并伸出壳体外的喷头以及驱动旋转柱转动的驱动机构,旋转柱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竖槽,相邻两个竖槽相互远离端部之间开设有与竖槽连通的斜槽,且相邻两个斜槽的倾斜方向一致,限位柱远离壳体侧壁的一端位于斜槽内,输水管道与喷头的进水口连通。本申请能够将喷头上下移动,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一般由水源、输水管、水泵以及喷头等组成,其中喷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94897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园林喷灌系统结构,包括埋设于地下的供水管路,供水管路与蓄水池连通,在供水管路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林木喷水的具有喷头的喷洒支路,在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抽水泵,各喷洒支路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喷头出水的第一电子控制阀,各喷洒支路上均设有用于向林木根部供水的喷灌支路,每一喷灌支路上均设置有一第二电子控制阀,且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三电子控制阀,供水管路上还连接有用于向供水管路内添加杀虫剂的供药管路,以及每一喷头上还设置有跟踪摄像头,各跟踪摄像头、各第一电子控制阀、各第二电子控制阀、第三电子控制阀和抽水泵均连接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连接有一控制面板。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喷头在安装之后,无法进行调整,使得喷洒范围无法做出调整,喷洒范围较为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包括水泵、与所述水泵连通的输水管道,所述水泵用于将水源中的水抽入输水管道中,所述输水管道上连通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旋转柱、套设于旋转柱上的移动套杆、连接于移动套杆上并滑动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限位柱、位于移动套杆内并固接于旋转柱顶面的弹簧一、固定于移动套杆顶部并伸出壳体外的喷头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柱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旋转柱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竖槽,相邻两个竖槽相互远离端部之间开设有与竖槽连通的斜槽,且相邻两个斜槽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柱远离壳体侧壁的一端位于斜槽内,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喷头的进水口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柱转动,旋转柱自转,利用旋转柱上的斜槽使得限位柱向下移动,当限位柱移动到竖槽时,利用弹簧一的作用,限位柱会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移动套杆上下移动,因而可以带动喷头上下移动,因此可以使得喷头喷洒范围不断改变,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提高了喷灌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斜槽的槽深由靠近旋转柱底端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加深,所述竖槽靠近旋转柱顶端一端的深度小于斜槽靠近旋转柱顶端一端的深度,所述移动套杆的底面上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一端与移动套杆内腔连通,所述安装筒远离移动套杆的一端滑动
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柱位于安装筒内,所述限位柱端部与安装筒的筒底之间固接有弹簧二,所述限位柱远离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位于斜槽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柱在竖槽内向上移动后,并进入槽深较深的斜槽后,有利于保证限位柱能够在斜槽内滑动,阻碍限位柱回到竖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壳体外侧壁上的电机、位于壳体内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斜齿轮一、同轴连接于旋转柱上的斜齿轮二,所述斜齿轮二和所述斜齿轮一相互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电机带动斜齿轮一转动,斜齿轮一带动斜齿轮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旋转柱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斜齿轮二靠近壳体的底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齿轮二设置为靠近壳体的底部,可以使得移动套杆的上下移动具有足够的空间。
[0015]优选的,所述移动套杆内嵌设有与喷头进水口连通的内置管,所述内置管远离喷头的一端靠近移动套杆的底部并伸出壳体,所述输水管道与内置管远离喷头的一端连通,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移动套杆移动方向一致的条形孔,所述内置管远离喷头的一端穿过条形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内置管,无需输水管道进入壳体内,因而可以阻碍因移动套杆的上下移动导致输水管道在壳体内发生缠绕。
[0017]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为圆柱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柱设置为圆柱状,以便于限位柱在竖槽和斜槽内进行滑动,减少干涉的情况发生。
[0019]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边缘延伸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上插设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顶部固接有与延伸边顶面抵触的挡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紧杆插入地面,可以使得壳体稳稳地放置于地面上,提高了喷水装置的稳定性。
[002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面固接有拉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喷水装置移动时,可以利用拉环将锁紧杆脱离地面和延伸边,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拔出锁紧杆。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通过设置喷水装置,驱动机构带动旋转柱转动,旋转柱自转,利用旋转柱上的斜槽使得限位柱向下移动,当限位柱移动到竖槽时,利用弹簧一的作用,限位柱会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移动套杆上下移动,因而可以带动喷头上下移动,因此可以使得喷头喷洒范围不断改变,增大喷头的喷洒范围,提高了喷灌效率;
[0025]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利于电机带动斜齿轮一转动,斜齿轮一带动斜齿轮二转动,进而可以实现旋转柱转动;
[0026]通过设置内置管,利于内置管,无需输水管道进入壳体内,因而可以阻碍因移动套杆的上下移动导致输水管道在壳体内发生缠绕。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喷灌系统的示意图。
[0028]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喷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壳体的内部构造。
[003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限位柱和安装筒的构造。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水泵;2、输水管道;3、喷水装置;31、壳体;311、条形孔;312、延伸边;3121、锁紧孔;32、旋转柱;321、竖槽;322、斜槽;33、移动套杆;3301、凹槽;331、安装筒;332、弹簧二;333、内置管;34、限位柱;35、弹簧一;36、喷头;37、驱动机构;371、电机;372、斜齿轮一;373、斜齿轮二;4、锁紧杆;41、挡板;42、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参照图1,喷灌系统包括水泵1、输水管道2以及喷水装置3,输水管道2埋设于园林区域的地下中,水泵1的出水口于输水管道2连通,水泵1用于将水源中的水抽进输水管道2内,喷水所述3设置有若干个,喷水装置3固定于园林区域的地面上,喷水装置3与输水管道2连通,输水管道2能够给喷水装置3输送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包括水泵(1)、与所述水泵(1)连通的输水管道(2),所述水泵(1)用于将水源中的水抽入输水管道(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道(2)上连通有喷水装置(3),所述喷水装置(3)包括壳体(31)、转动设置于壳体(31)内的旋转柱(32)、套设于旋转柱(32)上的移动套杆(33)、连接于移动套杆(33)上并滑动设置于壳体(31)侧壁上的限位柱(34)、位于移动套杆(33)内并固接于旋转柱(32)顶面的弹簧一(35)、固定于移动套杆(33)顶部并伸出壳体(31)外的喷头(36)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柱(32)转动的驱动机构(37),所述旋转柱(32)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竖槽(321),相邻两个竖槽(321)相互远离端部之间开设有与竖槽(321)连通的斜槽(322),且相邻两个斜槽(322)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限位柱(34)远离壳体(31)侧壁的一端位于斜槽(322)内,所述输水管道(2)与所述喷头(36)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自动喷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322)的槽深由靠近旋转柱(32)底端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加深,所述竖槽(321)靠近旋转柱(32)顶端一端的深度小于斜槽(322)靠近旋转柱(32)顶端一端的深度,所述移动套杆(33)的底面上固接有安装筒(331),所述安装筒(331)的一端与移动套杆(33)内腔连通,所述安装筒(331)远离移动套杆(33)的一端滑动设置于壳体(3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柱(34)位于安装筒(331)内,所述限位柱(34)端部与安装筒(331)的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莉玉沈春宇蒋晓敏黄华邝朝剑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康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