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585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萃取反应釜、设置在萃取反应釜上端的釜盖、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立柱、设置在立柱内部用于配合驱动釜盖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萃取反应釜内部用于配合对萃取反应釜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釜盖和与之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对釜盖的自动打开或闭合,方便对内部进行清洗或添加物料;通过设置的内搅拌筒和外搅拌筒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萃取反应釜内部的流体进行更均匀的搅拌,并延长出料路程;提高反应效果;综上所述,达到了便于出料的、提高反应效率的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萃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处于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热力学状态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分离目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是:萃取剂在常压和室温下为气体,萃取后易与萃余相和萃取组分离;在较低盈度下操作,特别适合于天然物质的分离;可调节压力、温度和引人夹带剂等调整超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并可通过逐渐密度交温度和压力把萃取组分引人到希望的产品中。
[0003]然而目前大多数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搅拌功能较为单一,容易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对于釜盖打开通常是通过人工,劳动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萃取反应釜、设置在萃取反应釜上端的釜盖、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的立柱、设置在立柱内部用于配合驱动釜盖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萃取反应釜内部用于配合对萃取反应釜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
[0007]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釜盖顶部的搅拌动力箱和固定设置在搅拌动力箱侧壁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搅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锥齿轮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转动套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萃取反应釜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内搅拌筒,所述第三传动轴位于萃取反应釜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外搅拌筒,所述外搅拌筒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转动设置在立柱内部,且所述螺纹丝杆上套设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远离螺纹丝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釜盖顶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立柱侧壁开设有用于配合螺母座移动的矩形通槽。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外搅拌筒外壁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杆。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内壁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出料的螺旋段,且所述内搅拌筒与外搅拌筒内壁的螺旋段旋向相反。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第二传动轴位于内搅拌筒内部的位置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料孔。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釜盖和与之配合使用的驱动机构,可以实现对釜盖的自动打开或闭合,方便对内部进行清洗或添加物料;通过设置的内搅拌筒和外搅拌筒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萃取反应釜内部的流体进行更均匀的搅拌,并延长出料路程;提高反应效果;综上所述,达到了便于出料的、提高反应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整体剖面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搅拌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工作台;2、萃取反应釜;3、釜盖;4、搅拌装置;5、驱动机构;6、立柱;401、搅拌动力箱;402、搅拌电机;403、第一传动轴;404、第一锥齿轮;405、第二锥齿轮;406、第二传动轴;407、第三锥齿轮;408、第三传动轴;409、外搅拌筒;410、内搅拌筒;501、驱动电机;502、螺纹丝杆;503、螺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包括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的萃取反应釜2、设置在萃取反应釜2上端的釜盖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的立柱6、设置在立柱6内部用于配合驱动釜盖3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5和设置在萃取反应釜2内部用于配合对萃取反应釜2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4;
[0027]搅拌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釜盖3顶部的搅拌动力箱401和固定设置在搅拌动力箱401侧壁的搅拌电机402,搅拌电机40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03,第一传动轴403远离搅拌电机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04,第一锥齿轮404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05和第三锥齿轮407,第二锥齿轮405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06,第三锥齿轮407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408,第二传动轴406与第三传动轴408转动套接,第二传动轴406位于萃取反应釜2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内搅拌筒410,第三传动轴408位于萃取反应釜2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外搅拌筒409,外搅拌筒409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料口。
[0028]进一步,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底部的驱动电机501,驱动电机50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502,螺纹丝杆502转动设置在立柱6内部,且螺纹丝杆502上套设有螺母座503,螺母座503远离螺纹丝杆50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釜盖3顶部。
[0029]进一步,立柱6侧壁开设有用于配合螺母座503移动的矩形通槽。
[0030]进一步,外搅拌筒409外壁均匀设置有多组搅拌杆。
[0031]进一步,内搅拌筒410与外搅拌筒409内壁均设置有用于配合出料的螺旋段,且内搅拌筒410与外搅拌筒409内壁的螺旋段旋向相反。
[0032]进一步,第二传动轴406位于内搅拌筒410内部的位置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进料孔。
[0033]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打开搅拌电机402,进一步搅拌电机402带动第一传动轴403转动,进一步第一传动轴403带动固定在其另一端的第一锥齿轮404转动,第一锥齿轮404进一步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405和第三锥齿轮407转动,第二锥齿轮405进一步带动与其中心轴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轴406转动,第三锥齿轮407进一步带动与其中心轴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轴408按照与第二传动轴406相反的方向转动,进一步第二传动轴4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的萃取反应釜(2)、设置在萃取反应釜(2)上端的釜盖(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的立柱(6)、设置在立柱(6)内部用于配合驱动釜盖(3)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5)和设置在萃取反应釜(2)内部用于配合对萃取反应釜(2)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固定设置在釜盖(3)顶部的搅拌动力箱(401)和固定设置在搅拌动力箱(401)侧壁的搅拌电机(402),所述搅拌电机(402)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403),所述第一传动轴(403)远离搅拌电机(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04),所述第一锥齿轮(404)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05)和第三锥齿轮(407),所述第二锥齿轮(405)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406),所述第三锥齿轮(407)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轴(408),所述第二传动轴(406)与第三传动轴(408)转动套接,所述第二传动轴(406)位于萃取反应釜(2)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内搅拌筒(410),所述第三传动轴(408)位于萃取反应釜(2)内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外搅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香王金贵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