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81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58
本申请涉及农业耕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其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深松施肥装置,深松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箱、深松刀和分层施肥机构,施肥箱设置于播种机本体上部,深松刀倾斜设置于播种机本体下部,分层施肥机构设置于深松刀背部,施肥箱底部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连通施肥箱与分层施肥机构,分层施肥机构包括排肥管和若干引流板,排肥管内沿排肥管轴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式引流层,螺旋式引流层与排肥管的贴合处远离深松刀一面径向开设有若干排肥口,若干引流板对应设置于若干排肥口底部,且与排肥管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使肥料撒播均匀,减少烧种、烧苗现象的效果。烧苗现象的效果。烧苗现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农业耕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播种机能够为玉米生产提供高效且优质的播种作业,有利于玉米作物的正常萌发和健康生长,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机型。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0638026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分层精准施肥宽苗带小麦播种机,包括机架、悬挂机构、动力传输装置、旋耕装置、深松施肥装置和播种装置。深松施肥装置包括深松铲、肥箱和分层排肥管,播种装置包括种箱、排种管、种子分散器、开沟盘和镇压轮。旋耕装置由旋耕刀和旋耕轴组成,旋耕刀安装在旋耕轴上,旋耕轴安装在机架的下部。肥箱和种箱安装在机架的上部,肥箱连接到排肥管,种箱通过排种管连接到种子分散器。深松铲、开沟盘、种子分散器和镇压轮安装在机架的下部。深松铲位于旋耕轴后,横向位于两个开沟盘的中间位置。分层排肥管包括底层管和上层管,底层管位于深松分层施肥铲的后部,上层管位于底层管的后部,上层管的出口高于底层管的出口。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使用上述小麦播种机种植玉米时,为避免后期追不上肥和节约化肥,通常会选择一次性施肥,而经上述小麦播种机的深松施肥装置完成一次性施肥后,会出现肥料撒播不均匀的现象,肥料易堆积在种子附近,容易引起烧种、烧苗,影响玉米种子的生长发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肥料撒播均匀,减少烧种、烧苗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包括播种机本体,所述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有深松施肥装置,所述深松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箱、深松刀和分层施肥机构,所述施肥箱设置于播种机本体上部,所述深松刀倾斜设置于播种机本体下部,所述分层施肥机构设置于深松刀背部,所述施肥箱底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施肥箱与分层施肥机构,所述分层施肥机构包括排肥管和若干引流板,所述排肥管与连通管可拆卸连接,所述排肥管倾斜设置且与深松刀可拆卸连接,所述排肥管内沿排肥管轴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式引流层,所述螺旋式引流层与排肥管的贴合处远离深松刀一面径向开设有若干排肥口,若干所述引流板对应设置于若干排肥口处,且与排肥口底部平齐,若干所述引流板与排肥管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深松施肥装置,肥料从设置在播种机本体上部的施肥箱中,进入连通管,通过连通管进入分层施肥机构,再从分层施肥机构中螺旋式引流层依次从施肥口中落入到引流板上,通过若干依次排列的引流板洒至土壤中不同的深度层中,从而实现肥料一次性施入不同深度的土壤层中,达到了肥料撒播均匀,烧种、烧苗的现象降低的目的。
[0009]可选的,所述排肥管靠近连通管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连通管内部对应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穿设于连通管中且与连通管螺纹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肥管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管,连接管与连通管螺纹连接,实现排肥管与连通管的可拆卸连接,连通管可以随着肥料的颗粒大小更换相适应的排料管,并且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稳定且拆卸方便。
[0011]可选的,所述排肥管朝向深松刀一面开设有螺孔,深松刀上对应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穿设有沉头螺栓,所述沉头螺栓穿过沉头孔与螺孔螺纹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肥管通过沉头螺栓实现与深松刀的可拆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使排肥管的固定更加稳定,方便拆卸更换排肥管,且不会影响深松刀的松土工作。
[0013]可选的,所述引流板相对于排肥口倾斜向下,且引流板为两侧向内弯曲的弧形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肥料从排肥口排出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着引流板倾斜向下落下,进入到土壤层,引流板两侧向内弯曲的结构设计,使得肥料不会轻易从两侧落下,而是沿着引流板流动至引流板远离排肥管一端,从而实现分层均匀施肥。
[0015]可选的,所述排肥管呈“7”字型,所述排肥管上开设有七个排肥口,所述引流板均与排肥管顶部平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7”字型的排肥管不仅使得排肥管更加坚固,且排肥管的顶部位于引流板上方,排肥口底部设置引流板,可有效阻挡土壤对引流板的冲击力,此外,还能减少土壤进入排肥口。
[0017]可选的,所述若干引流板的长度从排肥管顶部至底部依次递减。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的长度自上至下依次递减,结合深松刀的特性,在土壤内呈塔型分布,且排肥管和引流板共同形成三角形状,不仅使分层施肥机构更加稳定,且利于排肥管的运行,有层次的施肥。
[0019]可选的,所述螺旋式引流层远离深松刀一面开设有若干施肥口,若干所述施肥口的大小从排肥管顶部至底部依次增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肥口自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排肥量自上至下逐步增大,实现引导玉米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既促进了根系的发育,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0021]可选的,所述排肥管底部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深松刀的倾斜方向一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肥管底部设置成倾斜状,且与深松刀平行,减小了分层施肥机构在随着播种机本体行走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在播种机本体上设置深松施肥装置,肥料从设置在播种机本体上部的施肥箱中,通过连通管进入分层施肥机构,再从分层施肥机构中螺旋式引流层依次从施肥口中落入到引流板上,通过若干依次排列的引流板洒至土壤中不同的深度层中,从而实现肥料一次性施入不同深度的土壤层中,达到了肥料撒播均匀,烧种、烧苗的现象降低的目的;
[0025]2.通过将引流板倾斜向下设置,实现从排肥口排出的肥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着引流板倾斜向下落下,进入到不同土壤层;两侧向内弯曲设置,实现肥料不会轻易从两侧落下,达到了分层均匀施肥;
[0026]3.通过施肥口自上至下逐渐增大,使得排肥量自上至下逐步增大,实现引导玉米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既促进了根系的发育,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分层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分层施肥机构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播种机本体;2、拖拉机;3、深松施肥装置;31、施肥箱;32、深松刀;321、沉头孔;322、沉头螺栓;33、分层施肥机构;331、排肥管;3311、较长部;3312、较短部;3313、顶部;3314、底部;3315、排肥口;3316、螺孔;332、引流板;333、螺旋式引流层;3331、施肥口;3332、突出部;334、连接管;3341、外螺纹;34、连通管;341、内螺纹。...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包括播种机本体(1),所述播种机本体(1)上设置有深松施肥装置(3),所述深松施肥装置(3)包括施肥箱(31)、深松刀(32)和分层施肥机构(33),所述施肥箱(31)设置于播种机本体(1)上部,所述深松刀(32)倾斜设置于播种机本体(1)下部,所述分层施肥机构(33)设置于深松刀(32)背部,所述施肥箱(31)底部(3314)设置有连通管(34),所述连通管(34)连通施肥箱(31)与分层施肥机构(3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施肥机构(33)包括排肥管(331)和若干引流板(332),所述排肥管(331)与连通管(34)可拆卸连接,所述排肥管(331)倾斜设置且与深松刀(32)可拆卸连接,所述排肥管(331)内沿排肥管(331)轴向固定设置有螺旋式引流层(333),所述螺旋式引流层(333)与排肥管(331)的贴合处远离深松刀(32)一面径向开设有若干排肥口(3315),若干所述引流板(332)对应设置于若干排肥口(3315)处,且与排肥口(3315)底部(3314)平齐,若干所述引流板(332)与排肥管(3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宽垄密植精准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管(331)靠近连通管(34)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管(334),所述连接管(334)上开设有外螺纹(3341),所述连通管(34)内部对应开设有内螺纹(341),所述连接管(334)穿设于连通管(34)中且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纲宋源王衡吴悦吴亮李建国孙亚丽曹慧英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