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28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横梁(3),两块侧板(1)侧面分别安装有挡块板(2),连接横梁(3)上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板(4),液压缸安装板(4)上分别连接起降油缸(5)一端、收张油缸(6)一端,起降油缸(5)另一端、收张油缸(6)另一端分别连接挖土机构(9),挖土机构(9)铰接在两块侧板(1)之间,挖土机构(9)上铰接有扒土机构(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挖掘深度大、不会切断折耳根,收获效率高,折耳根收获质量好。折耳根收获质量好。折耳根收获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折耳根,学名鱼腥草,又名侧耳根、猪鼻吼、狗帖耳和臭草等,具有辛、凉、气腥等特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鱼腥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东南及西南部各省区,尤以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居多。折耳根具有一股气腥味,很多省份只是把它当做中药用,所以种植面积小,种植量小。但是在贵州,人们对折耳根情有独钟,把折耳根作为一种时令蔬菜,取其脆嫩的根部凉拌菜、小炒、蘸水佐料,因此折耳根在贵州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全省栽培面积突破6667 hm2,年产量达20万 t。
[0003]贵州地形多属于丘陵、山地地区,道路狭窄,土壤黏度较大。因此折耳根种植地主要以小块田地为主,并且呈阶梯状。由于目前没有针对贵州折耳根收获的小型折耳根收获机,因此贵州种植户收获折耳根几乎采用锄头人工收获,由于折耳根深度大,挖掘时容易被锄头切断,导致人工收获折耳根费时费力收获效率低,收获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挖掘深度大、不会切断折耳根,收获效率高,折耳根收获质量好的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一种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横梁,两块侧板侧面分别安装有挡块板,连接横梁上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板,液压缸安装板上分别连接起降油缸一端、收张油缸一端,起降油缸另一端、收张油缸另一端分别连接挖土机构,挖土机构铰接在两块侧板之间,挖土机构上铰接有扒土机构。
[0007]所述挖土机构由铰链C、铰链D、铰链A、铰链B、回位弹簧、连接板A、短收张臂、下起放臂、上起放臂、连接板B、挖掘钉齿、长收张臂、连接板C、连接板D组成,连接板A固定连接短收张臂,短收张臂分别通过铰链A、铰链B分别铰接下起放臂、上起放臂,两块上起放臂之间通过连接板B连接,下起放臂、上起放臂分别通过铰链C、铰链D铰接长收张臂,两条长收张臂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C、连接板D固定连接,连接板C上安装有挖掘钉齿,连接板A连接收张油缸另一端,回位弹簧一端头挂在长收张臂上,连接板B连接起降油缸另一端。
[0008]所述扒土机构由滚子、摆臂、刨土钉齿、连接板E组成,连接板E将左右两边的摆臂一端头连成一体,刨土钉齿焊接在连接板E上,摆臂另一端头装有滚子,摆臂通过铰链C铰接长收张臂,回位弹簧另一端头挂在摆臂中部。
[0009]所述长收张臂以铰链C为中心可旋转。
[0010]所述摆臂以铰链C为中心可旋转。
[0011]所述上起放臂以铰链A为中心可旋转,下起放臂已铰链B为中心可旋转。
[0012]所述挖土机构通过铰链A铰接在铰链A安装孔内,以铰链A安装孔为中心旋转。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两块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横梁,两块侧板侧面分别安装有挡块板,连接横梁上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板,液压缸安装板上分别连接起降油缸一端、收张油缸一端,起降油缸另一端、收张油缸另一端分别连接挖土机构,挖土机构铰接在两块侧板之间,挖土机构上铰接有扒土机构。
[0014]收张油缸伸出和收缩时,起降油缸不动,这时上起放臂也不动,此时短收张臂绕铰链A转动,通过铰链B驱动下提升臂,并通过铰链D驱动长收张臂绕铰链C转动,长收张臂转动带动连接板C上挖掘钉齿一起运动实现挖掘功能。起降油缸伸出和收缩时,此时收张油缸不动,这时短收张臂也不动,此时上下起放臂分别绕铰链A和铰链B转动,另一端通过铰链C和铰链D将长收张臂提升,挖掘钉齿上的挖掘物随之提升。当扒土机构跟随挖掘机构一起提升,滚子碰到挡板块时,摆臂将绕铰链C向后方摆动,扒土钉齿将留置在挖掘钉齿上的挖掘物推向后方的提升链,提升链将挖掘物送入振动筛,通过振动筛振动筛选挖掘起来的折耳根进行分离即可。实现了挖掘深度大、不会切断折耳根,收获效率高,折耳根收获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去掉一侧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去掉一侧侧板的主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扒土机构、挖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挖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扒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侧板,2、挡块板,3、连接横梁,4、液压缸安装板,5、起降油缸,6、收张油缸,7、铰链A安装孔,8、扒土机构,9、挖土机构,10、铰链C,11、铰链D,12、铰链A,13、铰链B,14、回位弹簧,15、连接板A,16、短收张臂,17、下起放臂,18、上起放臂,19、连接板B,20、挖掘钉齿,21、长收张臂,22、连接板C,23、连接板D,24、滚子,25、摆臂,26、刨土钉齿,27、连接板E,28、振动筛,29、提升链,30、提升油缸,31、提升摆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6]本技术的一种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横梁3,两块侧板1侧面分别安装有挡块板2,连接横梁3上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板4,液压缸安装板4上分别连接起降油缸5一端、收张油缸6一端,起降油缸5另一端、收张油缸6另一端分别连接挖土机构9,挖土机构9铰接在两块侧板1之间,挖土机构9上铰接有扒土机构8。
[0027]所述挖土机构9由铰链C10、铰链D 11、铰链A12、铰链B13、回位弹簧14、连接板A15、短收张臂16、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连接板B19、挖掘钉齿20、长收张臂21、连接板C22、连接板D23组成,连接板A15固定连接短收张臂16,短收张臂16分别通过铰链A12、铰链B13分别铰接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两块上起放臂18之间通过连接板B19连接,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分别通过铰链C10、铰链D 11铰接长收张臂21,两条长收张臂21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C22、连接板D23固定连接,连接板C22上安装有挖掘钉齿20,连接板A15连接收张油缸6另一端,回位弹簧14一端头挂在长收张臂21上,连接板B19连接起降油缸5另一端。
[0028]所述扒土机构8由滚子24、摆臂25、刨土钉齿26、连接板E27组成,连接板E27将左右两边的摆臂25一端头连成一体,刨土钉齿26焊接在连接板E27上,摆臂25另一端头装有滚子24,摆臂25通过铰链C10铰接长收张臂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侧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横梁(3),两块侧板(1)侧面分别安装有挡块板(2),连接横梁(3)上焊接有液压缸安装板(4),液压缸安装板(4)上分别连接起降油缸(5)一端、收张油缸(6)一端,起降油缸(5)另一端、收张油缸(6)另一端分别连接挖土机构(9),挖土机构(9)铰接在两块侧板(1)之间,挖土机构(9)上铰接有扒土机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的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土机构(9)由铰链C(10)、铰链D(11)、铰链A(12)、铰链B(13)、回位弹簧(14)、连接板A(15)、短收张臂(16)、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连接板B(19)、挖掘钉齿(20)、长收张臂(21)、连接板C(22)、连接板D(23)组成,连接板A(15)固定连接短收张臂(16),短收张臂(16)分别通过铰链A(12)、铰链B(13)分别铰接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两块上起放臂(18)之间通过连接板B(19)连接,下起放臂(17)、上起放臂(18)分别通过铰链C(10)、铰链D(11)铰接长收张臂(21),两条长收张臂(21)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板C(22)、连接板D(2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健杨文杰白洪权何流洪李屹戴明彭子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阳光大地农业机械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