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25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属于核酸检测设备领域,该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包括舱体,其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试剂准备区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样本制备区的一侧设有洗消间,扩增分析区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间,以经第一缓冲间、第二缓冲间、第三缓冲间分别进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试剂准备区和样本制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样本制备区和洗消间、洗消间和扩增分析区之间分别设有传递窗,舱体内气压低于外界。该方舱实验室有效利用了舱体内空间,其内各区域相互之间干扰性极低,极大的降低了生物污染风险,检测防护力度较强。测防护力度较强。测防护力度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


[0001]本技术涉及核酸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核酸检测实验室,一般设在医院或疾控中心,针对突发疫情情况,其不能够满足及时检测需求,因而常采取在疫情地点建立临时实验室的方式应急,临时实验室构建耗时较长易延误检测,从而耽误防控时机,不能够完全满足使用需求。目前出现的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虽然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其空间利用率不高,并存在较高的生物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有效利用了舱体内空间,其内各区域相互之间干扰性极低,极大的降低了生物污染风险,检测防护力度较强。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布有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所述试剂准备区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所述样本制备区的一侧设有洗消间,所述扩增分析区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间,以通过第一缓冲间进出试剂准备区,通过第二缓冲间进出样本制备区,通过第三缓冲间进出扩增分析区,所述试剂准备区和所述样本制备区之间、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洗消间之间、所述洗消间和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分别设有一传递窗,所述舱体内的气压不大于所述舱体外的气压;
[0006]所述洗消间、第一缓冲间、第二缓冲间和第三缓冲间设于所述舱体的一侧,所述试剂准备区与所述样本制备区之间的传递窗、所述样本制备区与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的传递窗分别靠近所述舱体另一侧设置。
[0007]在突发一定规模的疫情之后,通过运输车将方舱实验室运输至疫情点,可以对风险人员及时检测,以较好的实施防控措施。本申请方舱实验室,使用时,首先在试剂准备区进行第一步处理,之后通过试剂准备区和样本制备区之间的传递窗将核酸扩增液传递至样本制备区进行第二步处理,再之后通过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之间的传递窗将样本传递至扩增分析区进行第三步处理,以完成核酸检测分析。而为了尽可能隔离生物污染,舱体内气压不高于外界气压,尤其是小于外界气压,可以尽可能防止风险气体溢出;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污染外界风险,在试剂准备区进入前设置第一缓冲间,在样本制备区进入前设置第二缓冲间,在扩增分析区进入前设置第三缓冲间,一方面作为过渡间可以降低舱体内外气体直接接触扩散风险,另一方面作为过渡间在进出时进行初步消毒处理等操作,从而尽可能隔断生物污染气体外泄;为了更进一步降低生物污染气体外泄风险,设置有洗消间,以处
理废物垃圾,洗消间分别与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之间设置传递窗,是因为这两个空间的操作过程泄漏风险较大,其实验垃圾需要谨慎处理;操作区域和进出位置分侧设置,更有利于阻止生物污染气体外泄。本申请方舱实验室,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且相互各区之间干扰性极低,极大的降低了生物污染风险,检测防护力度较强。
[0008]需要说明的是,具体使用时,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分析区内分别根据需要设置各种仪器。
[0009]进一步的,为了较好的阻止生物污染气体外泄,所述试剂准备区的气压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间的气压和所述样本制备区的气压,可以尽量避免生物污染风险较大的样本制备区内的气体进入到试剂准备区,也可以尽量避免第一缓冲间的外来气体进入试剂准备区,保证了试剂准备区内空气的洁净;所述样本制备区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间的气压,所述扩增分析区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三缓冲间的气压,可以尽量避免外来气体进入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所述洗消间的气压小于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扩增分析区的气压,有利于两个空间内的气体进入洗消间统一处理。
[0010]具体的,在满足上述条件下,所述试剂准备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10
±
5Pa,所述样本制备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10
±
5Pa,所述扩增分析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20
±
5Pa,所述第一缓冲间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5±
5Pa,所述第二缓冲间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5±
5Pa,所述第三缓冲间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5±
5Pa,所述洗消间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30
±
5Pa。洗消间的气压最低,可以通过洗消间处理生物污染气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间、第二缓冲间、第三缓冲间和洗消间对应的舱体上分别有第一安全门,所述第一缓冲间与试剂准备区之间、第二缓冲间与样本制备区之间、第三缓冲间与扩增分析区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二安全门;
[0012]所述样本制备区对应的舱体上还设有第三安全门,第三安全门一般不开,有特殊需要再打开此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舱体靠近扩增分析区的一端还设有新风舱,新风舱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电机等设备。
[0014]进一步的,为了更加方面及时将方舱实验室运输至疫情点,所述舱体的四角还分别设有一辅助其装卸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架、第一液压驱动件和第二液压驱动件,所述舱体的侧部开设有安置槽以安置横向移动架,所述横向移动架能够被第一液压驱动件驱动,以具有局部移动至安置槽外的第一状态,和完全处于安置槽内的第二状态;
[0015]所述横向移动架包括架体和竖向套管,且在横向移动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竖向套管置于所述安置槽外,所述竖向套管包括与架体连接的外管,和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能够被第二液压驱动件驱动以相对于外管升降。
[0016]在运输前,启动升降组件,使舱体的底部高于运输车上的放置面为止,具体的,先通过第一液压驱动件驱动横向移动架局部伸出安置槽外至第一状态,之后通过第二液压驱动件驱动内管相对外管伸出,至使舱体升高满足所需高度。运输车从舱体的一端倒退进入舱体下方,此时舱体两侧的内管处于运输车两侧,之后按照升高过程反向收起升降组件即可完成装车过程。由于升降组件收起后完全置于安置槽内,因此可以在不影响运输前提下,尽量做大方舱空间。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可以驾驶运输车移动到方舱准确卸载的位置后
停车,按照装车前的升高过程启动升降组件,之后驾驶运输车离开,最后完全收起升降组件即可完成卸载过程。采用车辆移动卸载,卸载位置更加可调。采用上述结构装卸,过程简单,安全性高。
[0017]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套管连接于所述架体的外端,这样设置,在横向移动架满足较小移动行程下实现竖向套管伸缩使用,横向移动架的结构可以做的更加紧凑,使用起来更稳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外侧还设有隔热层,隔热层可以采用胶衣板,大约设置2mm厚度就可以,隔热层吸热低,在夏天可避免舱体内部温度过高;冬天可以保温。
[0019]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
[00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布有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所述试剂准备区的一侧设有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所述样本制备区的一侧设有洗消间,所述扩增分析区的一侧设有第三缓冲间,以通过第一缓冲间进出试剂准备区,通过第二缓冲间进出样本制备区,通过第三缓冲间进出扩增分析区,所述试剂准备区和所述样本制备区之间、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洗消间之间、所述洗消间和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分别设有一传递窗,所述舱体内的气压不大于所述舱体外的气压;所述洗消间、第一缓冲间、第二缓冲间和第三缓冲间设于所述舱体的一侧,所述试剂准备区与所述样本制备区之间的传递窗、所述样本制备区与所述扩增分析区之间的传递窗分别靠近所述舱体另一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准备区的气压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间的气压和所述样本制备区的气压,所述样本制备区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二缓冲间的气压,所述扩增分析区的气压小于所述第三缓冲间的气压,所述洗消间的气压小于所述样本制备区和所述扩增分析区的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核酸检测一体化方舱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准备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10
±
5Pa,所述样本制备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10
±
5Pa,所述扩增分析区的压强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20
±
5Pa,所述第一缓冲间与所述舱体外的压差为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洒然庄瑞丽姚启青赵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华医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