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接头及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512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通接头,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和旁通管体,所述主管体设有第一进水端、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和与所述混水出口端连通的混水通道;所述旁通管体设有第二进水端、出水端和分别与第二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固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和混水通道两两连通;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所述出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应用上述三通接头的热水器,应用该三通接头的热水器,冷水和热水混合均匀,避免混水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因此提升了用户的热水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接头及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接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通接头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设计应用中,为达到两个水路聚合为一个水路,通常采用三通接头进行串通,但普通三通接头只能起到将两水路的水流汇聚到一起,并不具有很好的混水作用,如三通接头在热水器的应用上,进冷水的管路和出热水的管路上分别连接三通接头的其中两个接口进行串通,冷水和热水混合后通过三通接头的最后一个接口流出供给用户使用,此时三通接头的混水效果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用水体验,如果冷水和热水混合不均,容易引起忽冷忽热的现象发生,使用户得到不良的用水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通接头及热水器,其能有效地提高热水和冷水混合的均匀性,提升用户的热水使用体验。
[0004]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三通接头,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和旁通管体,所述主管体设有第一进水端、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和与所述混水出口端连通的混水通道;所述旁通管体设有第二进水端、出水端和分别与第二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固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和混水通道两两连通;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所述出水端。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三通接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热水从第一进水端或第二进水端进入,则冷水从第二进水端或第一进水端进入,由于在第一进水通道内设置有可将第一进水通道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第二进水通道的出水端的导流件,在上述结构形式下,冷、热水对流,从而产生紊流,提升了冷水和热水混合均匀的效果,避免混水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因此提升了用户的热水使用体验。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和盖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连接处;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出水通孔,所述出水通孔的导流方向朝向所述出水端。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一体成型。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限位翻边,所述第一限位翻边伸出所述第一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的外周相抵接。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端的外周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限位翻边设有与所述定位块形状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缺口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筒体转动,当所述定位块与所述缺口相配合时,所述出水通孔的导流方向朝向所述出水端。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三通接头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包括第二筒体和凸台,所述凸台为中空结构且与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固接,所述第二筒体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凸台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凸台均插设于所述混水通道内,且所述凸台朝所述混水通道的进口处延伸;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设有若干第一进水孔,所述凸台的外侧壁设有若干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二进水孔分别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的横截面积为所述第二筒体的横截面积的一半,且凸台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出水端背向设置。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第一进水孔的进水总面积小于各个所述第二进水孔的进水总面积。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外周设有第二限位翻边,所述第二限位翻边伸出所述混水出口端与所述混水出口端的外周抵接。
[0015]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三通接头。
[0016]由于包括了上述的三通接头,技术效果由三通接头所带来,与三通接头的技术效果相同,因此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三通接头的剖面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三通接头的爆炸图。
[0019]标号说明:1、管体;10、主管体;100、第一进水端;101、混水出口端;102、第一进水通道;103、混水通道;104、定位块;11、旁通管体;110、第二进水端;111、出水端;112、第二进水通道;2、导流件;20、第一筒体;200、第一限位翻边;21、盖体;210、出水通孔;3、分流件;30、第二筒体;300、第一进水孔;301、第二限位翻边;31、凸台;310、第二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请参阅图1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通接头,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10和旁通管体11,所述主管体10设有第一进水端100、混水出口端101、与所述第一进水端100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102和与所述混水出口端101连通的混水通道103;所述旁通管体11设有第二进水端110、出水端111和分别与第二进水端110和出水端111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112,所述出水端111固接于所述主管体10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02、第二进水通道112和混水通道103两两连通;导流件2,所述导流件2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02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02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所述出水端111。
[002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热水从第一进水端100或第二进水端110进入,则冷水从第二进水端110或第一进水端100进入,由于在第一进水通道102内设置有可将第一进水通道102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第二进水通道112的出水端111的导流件2,在上述结构形式下,冷、热水对流,从而产生紊流,提升了冷水和热水混合均匀的效果,避免混水忽冷忽热的情况发生,因此提升了用户的热水使用体验。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2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20和盖体21,所述第一筒体2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02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02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12的连接处;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盖体21设有若干出水通孔210,所述出水通孔210的导流方向朝向所述出水端111。
[0026]容易理解的是,上述导流件2还可以片状结构,具体地,该片状结构的导流件2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进水通道102的出口处,另一端朝第二进水通道112的出水端111倾斜向下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和旁通管体,所述主管体设有第一进水端、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和与所述混水出口端连通的混水通道;所述旁通管体设有第二进水端、出水端和分别与第二进水端和出水端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端固接于所述主管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和混水通道两两连通;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出口水流方向导向所述出水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两端开口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连接处;盖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所述盖体设有若干出水通孔,所述出水通孔的导流方向朝向所述出水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盖体之间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一限位翻边,所述第一限位翻边伸出所述第一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端的外周相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端的外周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限位翻边设有与所述定位块形状相适应的缺口,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颂文李磊伍家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