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502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涉及智能视觉检测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在调节角度方面实现视觉相机高精度拍摄的技术问题。包括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视觉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智能制造领域,自动光学检测识别技术(Automatic Optic Inspection,简称AOI)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成品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简称PCBA)的加工制造。PCBA上元器件的位置正反和焊点的短路以及排针的数量情况直接影响电路板的性能和成品率,通过人工检测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目前,PCBA缺陷检测识别的AOI技术其原理是通过RGB三色光从三种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元件上再反射回来,不同的焊点形态反射不同的色光,参考位置和设定参数对反射光的颜色和亮度等数据进行矢量分析。AOI是新兴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但发展迅速,很多厂家都推出了AOI测试设备。当自动检测时,机器通过视觉相机自动扫描PCB,采集图像,测试的元件与数据库中的合格的参数进行比较,经过图像处理,检查出PCB上缺陷,并通过显示器或自动标志把缺陷显示/标示出来,供维修人员修整。
[0003]现有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基本能够满足对结构相同的PCBA板的检测与识别,而且准确率相当高,但是,针对于其他的如结构差异较大、类型迥异的PCBA板,现有装置无法实现高精度检测与识别,调节不方便,效率低下,适应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包括X

Y面调节结构、X

Z面调节结构以及Y

Z面调节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X

Y面调节结构、X

Z面调节结构以及Y

Z面调节结构依次连接;所述X

Y面调节结构与所述视觉相机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X

Y面调节结构包括第一调节件以及与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一体结构的抵接部与凹部,所述抵接部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凹部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一个通孔、多个围绕所述通孔依次排列的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匹配的第一配合孔以及多个远离所述通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凹部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通孔,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一配合孔在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限位范围内与该第一限位槽通过一个第一松紧结构配合,并将所述第一调节件紧固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数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凹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视觉相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三连接孔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三连接孔位于相邻面的第四
连接孔。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视觉相机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能够选择连续的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孔与之配合,并在每一次的配合中,还能够在其限位范围内再次与所述第一配合孔进行配合,多个所述第一松紧结构均松开时,移动所述第一调节件能够带动所述视觉相机围绕所述通孔的中心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周向运动;所述预设的角度范围为0
°‑
360
°

[0010]进一步地,所述X

Z面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一个第二限位槽、一个第一定位孔以及多个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匹配的第二配合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匹配的第二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匹配第六连接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第二定位孔所在面的邻接面为所述第六连接孔的所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孔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限位范围内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通过第二松紧结构配合,将所述第二调节件紧固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松紧结构松开时,所述第二调节件、X

Y面调节结构、视觉相机能够围绕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限位范围内周向运动。
[0011]优选地,所述Y

Z面调节结构包括第三固定件以及与所述第三固定件连接的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一个第三配合孔、一个第三定位孔以及多个第七连接孔;所述第三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三配合孔匹配的第三限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孔匹配的第四定位孔以及与所述第五连接孔匹配的第八连接孔;所述第三限位槽、第四定位孔所在面的邻接面为所述第八连接孔的所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三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孔、第八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第三调节件通过所述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配合孔在所述第三限位槽的限位范围内与所述第三限位槽通过第三松紧结构配合,将所述第三调节件紧固在所述第三固定件上;所述第三松紧结构松开时,所述第三调节件、Y

Z面调节结构、X

Y面调节结构、视觉相机能够围绕所述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在所述第三限位槽的限位范围内周向运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均为扇形开槽,且均设有用于标识调节角度值的镭射线或尺划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固定件连接的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机构与水平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水平机构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体结构的垂直连接部与水平连接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三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七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垂直连接部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滑块、多个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以及安装板。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水平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固定所述视觉相机调节装置。
[0016]实施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三维立体结构来实现对视觉相机任意角度的调节,能够在X轴、Y轴、Z轴组成的三维空间内任意角度调节视觉相机的拍摄角度,能够有效提升视觉识别与检测的精度和
识别效率,适应性强;另外,本装置结构精简、使用方便,具备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

Y面调节结构(1)、X

Z面调节结构(2)以及Y

Z面调节结构(3);所述X

Y面调节结构(1)、X

Z面调节结构(2)以及Y

Z面调节结构(3)依次连接;所述X

Y面调节结构(1)与视觉相机(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

Y面调节结构(1)包括第一调节件(10)以及与所述第一调节件(10)连接的第一固定件(11);所述第一调节件(10)包括一体结构的抵接部(100)与凹部(101);所述抵接部(100)设有多个第一限位槽(1000);所述凹部(101)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1010);所述第一固定件(11)包括一个通孔(110)、多个围绕所述通孔(110)依次排列的且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00)匹配的第一配合孔(111)以及多个远离所述通孔(110)的第二连接孔(112);所述凹部(101)至少一部分穿出所述通孔(110),在所述抵接部(100)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抵接;每一个所述第一配合孔(111)在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1000)的限位范围内与该第一限位槽(1000)通过一个第一松紧结构配合,并将所述第一调节件(10)紧固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11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00)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01)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所述视觉相机(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010)匹配的第三连接孔(40)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三连接孔(40)位于相邻面的第四连接孔(41);所述凹部(101)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通过第一连接孔(1010)、第三连接孔(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与所述视觉相机(5)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孔(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1000)能够选择连续的多个所述第一配合孔(111)与之配合,并在每一次的配合中,还能够在其限位范围内再次与所述第一配合孔(111)进行配合,多个所述第一松紧结构均松开时,移动所述第一调节件(10)能够带动所述视觉相机(5)围绕所述通孔(110)的中心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周向运动;所述预设的角度范围为0
°‑
36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任意角度的视觉相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

Z面调节结构(2)包括第二固定件(20)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件(20)连接的第二调节件(21);所述第二固定件(20)包括一个第二限位槽(200)、一个第一定位孔(201)以及多个第五连接孔(202);所述第二调节件(21)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00)匹配的第二配合孔(210)、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01)匹配的第二定位孔(211)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12)匹配第六连接孔(212);所述第二配合孔(210)、第二定位孔(211)所在面的邻接面为所述第六连接孔(212)的所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二调节件(2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112)、第六连接孔(212)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辉高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检慧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