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90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4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包括抗性消音组,所述抗性消音组包括基板、盖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共振管,所述共振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基板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靠近基板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共振管内部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形成有共振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共振腔相连通的入音孔。本申请具有使墙体能在削弱噪音的同时,不易占据过多室内面积的效果。易占据过多室内面积的效果。易占据过多室内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隔音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噪声污染主要是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益严重,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0003]相关技术中,人们为了降低噪音对室内的影响,通常会加厚墙体的厚度,使得噪音的强度在经过墙体后能更好地被削弱,从而能使得室外的噪音不易传递到室内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该种削弱噪音的方式,当噪音的音量较大时,墙体的厚度需要增加得更多,从而便会牺牲掉更多的室内面积,进而容易产生浪费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在降低噪音的同时,使得墙体的厚度不易影响到室内面积,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包括抗性消音组,所述抗性消音组包括基板、盖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共振管,所述共振管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基板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靠近基板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共振管内部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形成有共振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共振腔相连通的入音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可使得吸音墙的盖板朝向室外,故当室外的噪音经过吸音墙时,会从入音孔处流入共振腔内,此时若声波的频率与共振腔的自振频率一致时,声波会激发共振管产生振动,并使得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能以达到吸声的目的,相比加厚墙体厚度来削弱噪音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使得墙体能够在更小的厚度下,达到相同的降噪效果,从而使得墙体能在降噪的同时,不易过多地占据到室内的面积,进而有助于节约资源。
[0009]可选的,多个所述共振管呈蜂窝式排列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共振管能更合理地利用基板与盖板之间的空间,从而可提升空间利用率,故在相同空间的大小下,共振管以蜂窝式排列,可使得基板与盖板之间能够安装有更多的共振管,进而可提升墙体的吸音性能。
[0011]可选的,所述共振管的侧壁靠近基板的一端设置有弱音孔;所述共振管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消音块,并且相邻两个共振管之间的消音块存在缝隙。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弱音孔的设置,可使得噪音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截面积的改变而发生声波阻抗的变化,则使得声波发生干涉和衍射,从而能达到一定
的消音效果,另一方面,当噪音从弱音孔处流出后会经过消音块,消音块会使得声波发生反射,则会增加声波与基板和盖板之间摩擦力增加,此时噪音中的部分声能会转化为热能,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噪音的强度。
[0013]可选的,所述抗性消音组设置有两组,两组抗性消音组相邻设置,并且两组抗性消音组中的基板相互靠近并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室外传递至室内的噪音能够得到削弱,另一方面,还使得室内传递至室外的噪音能得到削弱,从而能够提升墙体两侧的消音性能,进而使得不同室内空间内的噪音不易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
[0015]可选的,所述基板包括多个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竖向设置,并且多个环形块相互靠近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板呈类似于空心砌砖隔墙的结构,从而使得吸音墙自身的重量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有助于减少房屋承重梁的承载压力。
[0017]可选的,所述环形块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U形块,所述U形块开口处的两端上设置有弹性件,并且两个U形块之间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环形块内圈处会形成空气层,故弹性件的设置,可使得空气层之间固体的刚性连接转变为弹性连接,则可避免声桥情况的出现,从而不易影响到墙体的隔声效果,进而可在减弱墙体重量的同时维持住墙体的降噪性能。
[0019]可选的,所述盖板远离基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阻性消音组,所述抗性消音组包括海绵板,所述海绵板固定设置在盖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大面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海绵板的设置,使得墙体的隔声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故在墙体原先具有吸声效果的前提下,可使得墙体的降噪性能得到更好地提升,从而使得人们在室内生活时更加不易受到噪音的干扰。
[0021]可选的,所述阻性消音组还包括石膏板,所述石膏板固定设置在海绵板远离盖板的一侧大面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石膏板的设置,一方面可提升墙体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还能对海绵板起到防水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墙体的隔音性能,此外石膏板与海绵板在相互配合下,可削弱中高频的噪音,同时因抗性消音组可削弱中低频的噪音,从而使得吸音墙能更好地对不同频率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抗性消音组包括基板、盖板以及共振管的设置方式,则室外的噪音经过吸音墙时,会从入音孔处流入共振腔内,此时若声波的频率与共振腔的自振频率一致时,声波会激发共振管产生振动,并使得振幅达到最大,从而消耗声能以达到吸声的目的,相比加厚墙体厚度来削弱噪音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使得墙体能够在更小的厚度下,达到相同的降噪效果,从而使得墙体能在降噪的同时,不易过多地占据到室内的面积,进而有助于节约资源;
[0025]2.通过共振管呈蜂窝式排列设置的方式,故在相同空间的大小下,共可使得基板与盖板之间能够安装有更多的共振管,进而可提升墙体的吸音性能;
[0026]3.通过弱音孔以及消音块的设置,当噪音从弱音孔处流出后会经过消音块,消音块会使得声波发生反射,则会增加声波与基板和盖板之间摩擦力增加,此时噪音中的部分
声能会转化为热能,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噪音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抗性消音组;11、基板;111、环形块;1111、U形块;12、盖板;13、共振管;2、共振腔;3、入音孔;4、弱音孔;5、消音块;6、弹性件;7、阻性消音组;71、海绵板;72、石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参照图1和图2,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包括抗性消音组1,并且抗性消音组1还包括基板11、共振管13以及盖板12,在本实施例中,抗性消音组1内的构件均为铝制金属件,具体的,基板11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基板11的一侧大面上固定有多个共振管13,共振管13平行于管口方向的截面呈正六边形,并且任意两个相邻共振管13的距离均相等,而且多个共振管13呈蜂窝式排列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性消音组(1),所述抗性消音组(1)包括基板(11)、盖板(12)和设置在基板(11)上的多个共振管(13),所述共振管(1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基板(11)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12)靠近基板(11)的一侧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共振管(13)内部与所述盖板(12)和所述基板(11)之间形成有共振腔(2);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共振腔(2)相连通的入音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共振管(13)呈蜂窝式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管(13)的侧壁靠近基板(11)的一端设置有弱音孔(4);所述共振管(13)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消音块(5),并且相邻两个共振管(13)之间的消音块(5)存在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式共振吸音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消音组(1)设置有两组,两组抗性消音组(1)相邻设置,并且两组抗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育玲莫粲荣赵彦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邦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