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热水器一般由燃烧装置与换热器装置等结构组成,其燃烧装置一般有大气式燃烧装置和全预混燃烧装置。当大气式燃烧装置应用在强抽燃气热水器时,一般将风机装置与燃烧器组件分开设置,即风机装置在换热器装置上方,燃烧器组件在换热器装置下方。然而,如此设置不利于零部件的集成,导致整机空间无法合理布置利用,造成燃气热水器体积过大,不利于小型化。而当大气式燃烧装置应用在强鼓燃气热水器时,燃烧装置在换热器装置下方,工作时往上鼓风,导致换热器装置或冷凝器的冷凝水不利于脱落。同时因传统送风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送风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换热效果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烧装置,其能有效地提高送风效率,提升燃烧效率和提升换热效率;同时,保证整机空间合理布置,有利于燃气热水器实现小型化。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有效地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100)包括:导流罩(120),所述导流罩(120)内设有控风板(150),所述控风板(150)将所述导流罩(120)内分隔为第一气流腔(123)与第二气流腔(124),所述控风板(150)上设有控风孔(151);燃烧组件(160),所述燃烧组件(160)包括燃烧主体(161)与引射管(162),所述燃烧主体(161)位于所述第二气流腔(124)内,所述燃烧主体(161)上设有空气流道(1612)与燃气流道(1611),所述引射管(162)装设在所述燃烧主体(161)上,并与所述燃气流道(1611)连通,所述引射管(162)一端贯穿所述控风板(150)延伸至所述第一气流腔(123)内;风机(110)与供气组件(130),所述风机(110)与所述供气组件(130)均装设在所述导流罩(120)上,所述风机(110)的出风端和所述供气组件(130)的供气端均与所述第一气流腔(123)连通,所述供气组件(130)用于与外部气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腔(12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分体腔(1231)与第二分体腔(1232),所述第一分体腔(1231)相对于所述第二分体腔(1232)远离所述控风板(150)分布,且所述第一分体腔(1231)的横断面面积S1小于所述第二分体腔(1232)的横断面面积S2,所述风机(110)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分体腔(1232)连通,所述供气组件(130)的供气端与所述第一分体腔(1231)连通,所述引射管(162)一端伸至所述第一分体腔(123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20)包括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所述第一壳体(121)连通在所述第二壳体(122)上,所述控风板(150)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22)内,并将所述第二壳体(122)内分隔为所述第二气流腔(124)与所述第二分体腔(1232),所述第一分体腔(123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21)内,所述风机(110)装设在所述第二壳体(122)上,所述供气组件(130)装设在所述第一壳体(12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调节阀(140),所述供气组件(130)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阀(140)用于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140)与所述风机(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凡,何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