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467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领域。包括软化预处理装置、循环水罐、膜过滤装置、pH回调装置、浓液脱水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软化预处理装置和循环水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循环水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污水管与膜过滤装置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污水管的管段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膜过滤装置顶部设有清液出水口和浓液出水口,所述清液出水口通过清液出水管与pH回调装置连通,所述浓液出水口通过浓液出水管与浓液脱水装置连通,所述浓液脱水装置通过清液回流管与软化预处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渗滤液中钙镁等无机盐离子含量过高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渗滤液来源于垃圾储坑,其渗滤液具有COD浓度高、氨氮浓度高,色度高,钙镁等无机盐离子浓度高等特点。
[0003]目前垃圾渗滤液其主流处理工艺为膜生化+膜深度处理,从处理出水水质、水量的效果保证和长期的稳定运行达标角度来看,“膜生化+膜深度处理”工艺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其中膜深度处理为基本上是NF、RO、STRO、DTRO等工艺,在超滤膜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钙镁等无机盐离子,容易在深度处理过程中形成钙和镁盐的沉淀,使得在膜深度处理运行过程中容易污染设备,导致出水水质及膜深度处理的回收率降低。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减少渗滤液中钙镁等无机盐离子的工艺,是渗滤液处理领域所需要的。
[0004]现有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渗滤液中钙镁等无机盐离子含量过高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的渗滤液中钙镁等无机盐离子含量过高等缺点,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本技术实现了实现垃圾渗滤液的高效软化处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包括软化预处理装置、循环水罐、膜过滤装置、pH回调装置、浓液脱水装置和加药装置,所述软化预处理装置与循环水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连通软化预处理装置的输出端和循环水罐的输入端,所述循环水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污水管与膜过滤装置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污水管的管段上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膜过滤装置顶部设有清液出水口和浓液出水口,所述清液出水口通过清液出水管与pH回调装置连通,所述浓液出水口通过浓液出水管与浓液脱水装置连通,所述浓液脱水装置通过清液回流管与软化预处理装置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水罐内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pH回调装置内设置有pH测定仪;所述加药装置上设置有多个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一端与加药装置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软化预处理装置和pH回调装置连通。
[0008]所述软化预处理装置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相连通,所述浓液脱水装置通过清液回流管与第一反应室连通,所述加药装置的加药管分别与软化预处理装置的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连通。
[0009]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均设置有pH测定仪。
[0010]所述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均设置有搅拌器。
[0011]所述清液出水管和第一连接管管段上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计。
[0012]所述膜过滤装置的膜组件为特种废水处理陶瓷膜。
[0013]所述浓液出水管靠近浓液出水口的管段上还设置有旁路管,所述旁路管一端与浓液出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水罐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软化预处理装置的设置,能够快速有效的析出污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再通过膜过滤装置的设置,能够精确稳定的分离出清液和浓液,最后达到去除污水中的总硬度的目的,使进入膜深度处理的污水水质得到改善,直接减少膜污染的产生,间接提高了膜回收率、降低了膜清洗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膜深度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5]本技术通过软化预处理装置内设置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且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内设置有pH测定仪和搅拌器,可使污水与软化水混合更均匀,混合效果更佳;
[0016]本技术通过电磁流量计的设置,方便了水流量的检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为:1、软化预处理装置;
[0019]2、循环水罐;
[0020]3、膜过滤装置;
[0021]4、pH回调装置;
[0022]5、浓液脱水装置;
[0023]6、加药装置;
[0024]7、搅拌器;
[0025]8、pH测定仪;
[0026]9、电磁流量计;
[0027]101、进水管;
[0028]102、第一反应室;
[0029]103、第二反应室;
[0030]104、第一连接管;
[0031]301、进水泵;
[0032]302、清液出水管;
[0033]303、浓液出水管;
[0034]304、旁路管;
[0035]401、回调装置出水管;
[0036]501、清液回流管;
[0037]601、加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包括软化预处理装置1、循环水罐2、膜过滤装置3、pH回调装置4、浓液脱水装置5和加药装置6,软化预处理装置1与循环水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4,第一连接管104两端分别连通软化预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和循环水罐2的输入端,循环水罐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污水管21与膜过滤装置3输入端连通,第二污水管21的管段上设置有进水泵301,膜过滤装置3顶部设有清液出水口31和浓液出水口32,清液出水口31通过清液出水管302与pH回调装置4连通,浓液出水口32通过浓液出水管303与浓液脱水装置5连通,浓液脱水装置5通过清液回流管501与软化预处理装置1输入端连通;
[0041]循环水罐2内固定安装有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罐2内部的中央,pH回调装置4内设置有pH测定仪8,所述pH测定仪8固定安装的pH回调装置4内;
[0042]加药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加药管601,加药管601一端与加药装置6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软化预处理装置1和pH回调装置4连通。
[0043]进一步的,软化预处理装置1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相连通,浓液脱水装置5通过清液回流管501与第一反应室102连通,所述加药装置6的加药管601分别与软化预处理装置1的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连通。
[0044]进一步的,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内均设置有pH测定仪8,所述pH测定仪8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内。
[0045]进一步的,第一反应室102和第二反应室103内均设置有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器7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罐2内部的中央内部的中央。
[0046]进一步的,清液出水管302、浓液出水管303和第一连接管104管段上均设置有电磁流量计9。
[0047]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预处理装置(1)、循环水罐(2)、膜过滤装置(3)、pH回调装置(4)、浓液脱水装置(5)和加药装置(6),所述软化预处理装置(1)与循环水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4),所述第一连接管(104)两端分别连通软化预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和循环水罐(2)的输入端,所述循环水罐(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污水管(21)与膜过滤装置(3)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污水管(21)的管段上设置有进水泵(301),所述膜过滤装置(3)顶部设有清液出水口(31)和浓液出水口(32),所述清液出水口(31)通过清液出水管(302)与pH回调装置(4)连通,所述浓液出水口(32)通过浓液出水管(303)与浓液脱水装置(5)连通,所述浓液脱水装置(5)通过清液回流管(501)与软化预处理装置(1)输入端连通;所述循环水罐(2)内固定安装有搅拌器(7),所述pH回调装置(4)内设置有pH测定仪(8);所述加药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加药管(601),所述加药管(601)一端与加药装置(6)连通,另一端分别与软化预处理装置(1)和pH回调装置(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膜出水的软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预处理装置(1)内设置有第一反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卓瑞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