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孔岩心、裂隙及磁组构的定向恢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4665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9
一种井孔岩心、裂隙及磁组构的定向恢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制备标准化岩心样品;S2、进行岩石磁学实验分析;S3、获取标准化岩心样品的粘滞剩磁和等温剩磁;S4、判定校正用剩磁和参考地磁场;S5、进行样品方位、岩心方位、旋转方位、倾斜方位和地理方位的五次方位的坐标转换;S6、判断校正用剩磁方向与参考地磁场的方向是非钝角还是钝角;若是非钝角,则样品正放,获得标准化岩心样品恢复的最佳旋转角度,并判断裂隙方位,得到测得裂隙倾向和裂隙倾角;若是钝角,则样品向放,重新正确放置标准化岩心样品,坐标转换后再次进行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裂隙方位、磁组构方位等重要的深部信息进行与剩磁同步的坐标转化恢复。进行与剩磁同步的坐标转化恢复。进行与剩磁同步的坐标转化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孔岩心、裂隙及磁组构的定向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井孔岩心、裂隙及磁组构的定向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井孔岩心包含熔岩、成矿热液流向等重要方向性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研究裂缝性矿床储集、判断古火山口方向等,从而为矿产勘探提供参考;但是岩心在钻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转向,丢失了重要的方向性信息,因此需要在岩心钻取过程中对井孔岩心进行定向恢复;在钻孔定向方面,前人使用过了钻孔成像法、摄影工具法、倾角仪法等方法,相对于以上方法,古地磁学定向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岩心定向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古地磁学重定向方法前提是针对含有较多磁性矿物的岩石;
[0003]现如今岩心恢复方法多采用如钻孔电视测量和解译,结构面编录等比较复杂的工程地质方法,但是上述方法仅提供恢复后的岩心方位,对已经提取出来的早年为定向岩心缺乏手段,并且并未基于特定原理,对恢复后的岩心及对应信息进行拓展应用。古地磁学重定向过程抽象复杂且方法多样,对于细碎井孔岩心的方位恢复不易理解和很难推广应用。
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孔岩心、裂隙及磁组构的定向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将待检测的岩心样块制成标准化岩心样品,其中岩心样块的直径为30~50cm;S2、对取样时获得的岩心样块碎屑进行岩石磁学实验分析;S3、获取标准化岩心样品的粘滞剩磁数据信息和等温剩磁数据信息;S4、根据岩石磁学判定选取粘滞剩磁或特征剩磁为校正用剩磁,根据IGRF或待检测的岩心样块采集地古地磁场地质记录判定参考地磁场;S5、将剩磁偏角D以及倾角I进行样品方位、岩心方位、旋转方位、倾斜方位和地理方位的五次方位的坐标转换;其中,设定标准化岩心样品的方位角和倾角分别为:α和β;第一次方位的坐标转换公式为:第二次方位的坐标转换公式为:设定标准化岩心样品的旋转角度为P,第三次方位的坐标转换公式为:设井孔岩心方位角为ξ和ζ,第四和五次的总变换公式为:S6、判断校正用剩磁方向与参考地磁场的方向是非钝角还是钝角;若是非钝角,则说明标准化岩心样品是正向放置,则继续执行S8;若是钝角,则说明标准化岩心样品是反向放置,并继续执行S7;S7、重新将剩磁偏角D以及倾角I进行样品方位、岩心方位、旋转方位、倾斜方位和地理方位的五次方位的坐标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葛坤朋王宇钦刘士贤刘洋肖昆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