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富财专利>正文

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465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属于整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抽脂针插入至脂肪层后,通过注入膨胀液和超声波共振的方式,将脂肪细胞进行充分溶解从而方便抽吸,接着将预留于抽脂针中的磁撑胶囊释放至脂肪层内,再施加磁场来迫使其进行均匀分布,并对皮肤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避免随脂肪的抽吸过程中出现收缩而降低抽吸效率的现象发生,在抽吸结束后,利用加热动作来触发磁撑胶囊的生物粘合剂释放动作,最后对磁撑胶囊进行回收,并同步推动剩余的脂肪进行均匀分布,通过对皮肤的轻度按压来配合生物粘合剂进行有效的粘合,避免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实现皮肤术后的自恢复。恢复。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抽脂整形是利用超声波、高频电场等物理手段将脂肪击碎,再通过皮肤小切口将吸脂管插入皮下脂肪层,利用负压的吸力,将人体局部堆积的皮下脂肪去除,以达到减肥及改善体形的目的。医生提醒到,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才可以。据介绍全身吸脂的常见部位有:面部、双下巴、颈部、肩背、四肢、手脚、上下腹部、侧腰、上臀、臀部缩小及提臀等。
[0003]抽脂整形属于整形美容外科体形雕塑手术中的一种,原理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把身体某一部位多余的脂肪给吸出来,以达到局部迅速瘦体的目的。
[0004]进行全身吸脂减肥手术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抽吸部位少,创伤就小,恢复快,痛苦少,不需要全身麻醉。反之,大面积脂肪抽吸的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且需要大量使用麻醉药品,增加发生麻醉意外的风险。另外,大面积脂肪抽吸对整形医生而言是个劳动强度很高的工作,容易疲劳,即使不出现生命安全问题,也会因疲劳导致抽吸精确度降低,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一般地说,一次抽吸不宜超过4个部位。
[0005]现有的抽脂手术在术后,抽脂部位的皮肤由于皮下脂肪层被部分吸出的原因,皮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松垮现象,且由于剩余的脂肪层由于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不仅极大的影响整形效果,同时术后恢复周期较长、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可以在抽脂针插入至脂肪层后,通过注入膨胀液和超声波共振的方式,将脂肪细胞进行充分溶解从而方便抽吸,接着将预留于抽脂针中的磁撑胶囊释放至脂肪层内,再施加磁场来迫使其进行均匀分布,并对皮肤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避免随脂肪的抽吸过程中出现收缩而降低抽吸效率的现象发生,在抽吸结束后,利用加热动作来触发磁撑胶囊的生物粘合剂释放动作,最后对磁撑胶囊进行回收,并同步推动剩余的脂肪进行均匀分布,通过对皮肤的轻度按压来配合生物粘合剂进行有效的粘合,避免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实现皮肤术后的自恢复。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确定吸脂部位以及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然后针对吸脂部位进行局部麻醉;
[0012]S2、对吸脂相关工具进行术前消毒杀菌卫生处理,预先将多个磁撑胶囊送入至抽脂针内,然后将抽脂针插入至吸脂部位的脂肪层内;
[0013]S3、通过新型抽脂针将膨胀液注入至脂肪层内,脂肪细胞开始水肿膨胀,对吸脂部
位进行超声波共振,加速脂肪细胞的溶解;
[0014]S4、释放出抽脂针内的磁撑胶囊进入到脂肪层内,在吸脂部位局部施加磁场,吸引磁撑胶囊对皮肤进行支撑;
[0015]S5、负压抽吸溶解后的脂肪层,吸至指定量后撤销磁场,然后对吸脂部位进行加热,再次施加磁场迫使磁撑胶囊释放出生物粘合剂;
[0016]S6、停止加热后迅速撤销磁场并回收磁撑胶囊,拔出抽脂针后对吸脂部位的皮肤进行轻度按压至平整,最后进行创面处理。
[0017]进一步的,所述磁撑胶囊为球形结构,且直径小于脂肪层厚度,所述磁撑胶囊均通过消毒过的医用纱线进行连接,球形结构的磁撑胶囊有利于进入到脂肪层内并减少对吸脂部位的损伤。
[0018]进一步的,所述磁撑胶囊包括承载球,所述承载球一端开设有预留缺口,所述预留缺口内贴覆有形变鼓膜,且形变鼓膜仅边缘处与承载球连接,所述预留缺口内连接有隔离膜,所述形变鼓膜靠近隔离膜一端连接有触发柱,所述形变鼓膜中心处与承载球之间连接有磁性底囊,所述隔离膜和形变鼓膜之间填充有生物粘合剂,通过磁场对磁性底囊的吸附,从而实现磁撑胶囊对皮肤的支撑,正常状态下触发柱可以进行形变,因此即使隔离膜意外接触到触发柱也可以避免提前刺破隔离膜的现象发生,在后续的加热状态下,触发柱逐渐硬化此时便会刺破隔离膜释放出生物粘合剂。
[0019]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柱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尖状空心结构,所述触发柱内填充有泊洛沙姆407,人体无毒,已被批准用作一些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辅料,它有一种独特性质,即在低温下是液体,受热后变成固体,且过程是可逆的。
[0020]进一步的,所述磁性底囊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空心结构,所述磁性底囊内填充有磁性形变体,磁性底囊一方面具有磁性,另一方面可以跟随形变鼓膜的形变而同步发生形变。
[0021]进一步的,所述磁性形变体为纳米磁性粒子和热熔性材料的混合物,且热熔性材料的熔点低于对吸脂部位的加热温度,正常状态下热熔性材料为固态,此时触发柱具有一定的硬度无法继续形变,可以避免在磁性底囊受到磁吸作用后迫使触发柱提前接触到隔离膜,加热状态下热熔性材料会熔化,此时磁性底囊可以进行形变从而挤压形变鼓膜鼓起,然后迫使硬化后的触发柱刺破隔离膜释放出生物粘合剂。
[0022]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膜采用易开裂材料制成,且隔离膜位于预留缺口内侧,隔离膜在受到尖状物的挤压后容易裂开,位于预留缺口内侧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隔离膜受到外力干扰提前接触到触发柱,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触发柱对隔离膜进行刺破。
[0023]进一步的,所述生物粘合剂的用量占隔离膜和形变鼓膜内空间体积的70

90%,剩余一定的空间供形变鼓膜形变从而靠近隔离膜,供触发柱进行低阻力的刺破动作。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超声波频率为16kHz

20kHz。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磁场为匀强磁场,磁场强度以吸脂部位的皮肤无明显鼓包为宜,既可以保证磁撑胶囊可以均匀分布,同时不会对皮肤造成损伤。
[0026]3.有益效果
[002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8](1)本方案可以在抽脂针插入至脂肪层后,通过注入膨胀液和超声波共振的方式,
将脂肪细胞进行充分溶解从而方便抽吸,接着将预留于抽脂针中的磁撑胶囊释放至脂肪层内,再施加磁场来迫使其进行均匀分布,并对皮肤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避免随脂肪的抽吸过程中出现收缩而降低抽吸效率的现象发生,在抽吸结束后,利用加热动作来触发磁撑胶囊的生物粘合剂释放动作,最后对磁撑胶囊进行回收,并同步推动剩余的脂肪进行均匀分布,通过对皮肤的轻度按压来配合生物粘合剂进行有效的粘合,避免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实现皮肤术后的自恢复。
[0029](2)磁撑胶囊为球形结构,且直径小于脂肪层厚度,磁撑胶囊均通过消毒过的医用纱线进行连接,球形结构的磁撑胶囊有利于进入到脂肪层内并减少对吸脂部位的损伤。
[0030](3)磁撑胶囊包括承载球,承载球一端开设有预留缺口,预留缺口内贴覆有形变鼓膜,且形变鼓膜仅边缘处与承载球连接,预留缺口内连接有隔离膜,形变鼓膜靠近隔离膜一端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吸脂部位以及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然后针对吸脂部位进行局部麻醉;S2、对吸脂相关工具进行术前消毒杀菌卫生处理,预先将多个磁撑胶囊送入至抽脂针内,然后将抽脂针插入至吸脂部位的脂肪层内;S3、通过新型抽脂针将膨胀液注入至脂肪层内,脂肪细胞开始水肿膨胀,对吸脂部位进行超声波共振,加速脂肪细胞的溶解;S4、释放出抽脂针内的磁撑胶囊进入到脂肪层内,在吸脂部位局部施加磁场,吸引磁撑胶囊对皮肤进行支撑;S5、负压抽吸溶解后的脂肪层,吸至指定量后撤销磁场,然后对吸脂部位进行加热,再次施加磁场迫使磁撑胶囊释放出生物粘合剂;S6、停止加热后迅速撤销磁场并回收磁撑胶囊,拔出抽脂针后对吸脂部位的皮肤进行轻度按压至平整,最后进行创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撑胶囊为球形结构,且直径小于脂肪层厚度,所述磁撑胶囊均通过消毒过的医用纱线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恢复型整形吸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撑胶囊包括承载球(1),所述承载球(1)一端开设有预留缺口,所述预留缺口内贴覆有形变鼓膜(2),且形变鼓膜(2)仅边缘处与承载球(1)连接,所述预留缺口内连接有隔离膜(3),所述形变鼓膜(2)靠近隔离膜(3)一端连接有触发柱(4),所述形变鼓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财
申请(专利权)人:李富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