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459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砂放入滚筒式清洗槽内部,步骤S1中所述的原料砂设置为原料砂或者河沙中的一种;S2、在滚筒式清洗槽内部加入清水,并注入臭氧,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生成,臭氧发生器包括:原料气体供给单元、气体流路形成部件;S3、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时产生的水气通入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入空气;S4、洗涤后的原料砂通过污水过滤机将污水滤出;S5、滤除污水的原料砂通过粒度筛选机进行筛选,得到合格的砂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滚筒式清洗槽中通入臭氧,利用臭氧的特性将原料砂中的有害离子去除,通过本方法洗涤后的原本低品质的原料砂,成为高品质而且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建筑用砂。成为高品质而且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建筑用砂。成为高品质而且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建筑用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原料砂洗涤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砂和河砂均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但是目前的海砂和河砂均有以下缺陷;
[0003]海砂:因其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受到海水腐蚀表面粗糙,而且表面黏度相当高,不通过洗涤,无法进行使用;
[0004]河沙:被工业、家庭废水以及水质优氧化后所产生的藻类和青苔所污染,对于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0005]为避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
[0007]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原料砂放入滚筒式清洗槽内部;
[0009]S2、在滚筒式清洗槽内部加入清水,并注入臭氧;
[0010]S3、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时产生的水气通入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入空气;
[0011]S4、洗涤后的原料砂通过污水过滤机将污水滤出;
[0012]S5、滤除污水的原料砂通过粒度筛选机进行筛选,得到合格的砂产品。
[0013]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的滚筒式清洗槽设置为内部带有多组喷头的滚筒式清洗槽,并且多组喷头的进水端通过多通阀汇流至一组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并且在进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0014]优选的,步骤S2所述的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生成,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原料气体供给单元、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和紫外线光源,所述紫外线光源由放射波长为2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准分子灯构成,在所述气体流路中,在配置有紫外线光源的区域中的原料气体的流速为0.1m/s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原料气体供给单元,供给含有氧的原料气体;所述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形成供来自该原料气体供给单元的原料气体流通的气体流路;紫外线光源,配置在该气体流路内并放射紫外线,并且该臭氧发生器通过对在该气体流路中流通的原料气体照射来自该紫外线光源的紫外线,从而使原料气体中的氧吸收紫外线而生成臭氧。
[0016]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的原料砂设置为原料砂或者河沙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生石灰水塔和活性炭塔,所述生石灰水塔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与滚筒式清洗槽的出气端连通,且生石灰水塔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与活性炭塔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活性炭塔的出气端设置大于水平面15米的排放管。
[0018]优选的,步骤S4所述的污水过滤机包括设置有凸形机箱,减速机,主体机架,无端环形滤网,主体机架上设置有带分幅槽的橡胶驱动辊、除渣装置、调偏装置、随偏刮刀、张紧装置、下托网辊组合、底辊和密封隔离,主体机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之平行的上托网架,无端环形滤网回环缠绕在驱动辊和机尾底辊上,穿行于除渣装置、调偏装置、张紧装置、下托网辊组合之间,依托在上托网架的辊架组合上作循环运行。
[0019]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的粒度筛选机的内部设置有多组不同孔径的筛网,且每组筛网的一侧均倾斜设置有出料口,
[00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入臭氧,能够与原料砂表面的饱和有机物以及不饱和有机物迅速产生化学作用,从而将原料砂表面的微生物、有机物和藻类去除;
[002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入臭氧,臭氧溶于清水后,使清水中含氧量增高,提升了清水的导电度,从而避免产生静电吸附微细粉末,便于后续筛选;
[0023]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入臭氧,其第三氧原子溢出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能,能将原料砂避免微小凹洞中的有害离子清理,从而使原料砂清理的更为干净;
[0024]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入臭氧,容易与水中含有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产生化学作用,从而使氯气与生石灰水塔中和,去除微量有害物质;
[0025]5、本专利技术中,臭氧原料来自空气,通过高电压低电流产生,具有成本低特点。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将原料砂放入滚筒式清洗槽内部;
[0030]步骤S1中所述的滚筒式清洗槽设置为内部带有多组喷头的滚筒式清洗槽,并且多组喷头的进水端通过多通阀汇流至一组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并且在进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0031]其中,步骤S1中所述的原料砂设置为原料砂或者河沙中的一种;
[0032]S2、在滚筒式清洗槽内部加入清水,并注入臭氧;
[0033]步骤S2所述的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生成,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原料气体供给单元、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和紫外线光源,所述紫外线光源由放射波长为2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准分子灯构成,在所述气体流路中,在配置有紫外线光源的区域中的原料气体的流速为0.1m/s以上;
[0034]所述原料气体供给单元,供给含有氧的原料气体;所述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形成供来自该原料气体供给单元的原料气体流通的气体流路;紫外线光源,配置在该气体流路内
并放射紫外线,并且该臭氧发生器通过对在该气体流路中流通的原料气体照射来自该紫外线光源的紫外线,从而使原料气体中的氧吸收紫外线而生成臭氧,臭氧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不稳定气体,臭氧输出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腔体温度是极重要的因素之一;臭氧在30度左右时会在1分钟内衰减一半,在40

50℃时衰减达到80%。超过60℃臭氧会马上分解;
[0035]其中,构成所述紫外线光源的准分子灯为棒状,该准分子灯沿着所述气体流路中的气体流通方向而被配置;
[0036]其中,所述气体流路中流通的原料气体的相对湿度为30%RH以下;
[0037]S3、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时产生的水气通入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入空气;
[0038]步骤S3中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生石灰水塔和活性炭塔,所述生石灰水塔的进气端通过连接管与滚筒式清洗槽的出气端连通,且生石灰水塔的出气端通过连接管与活性炭塔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活性炭塔的出气端设置大于水平面15米的排放管;
[0039]S4、洗涤后的原料砂通过污水过滤机将污水滤出;
[0040]步骤S4所述的污水过滤机包括设置有凸形机箱,减速机,主体机架,无端环形滤网,主体机架上设置有带分幅槽的橡胶驱动辊、除渣装置、调偏装置、随偏刮刀、张紧装置、下托网辊组合、底辊和密封隔离,主体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砂放入滚筒式清洗槽内部;S2、在滚筒式清洗槽内部加入清水,并注入臭氧;S3、进行洗涤,并将洗涤时产生的水气通入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入空气;S4、洗涤后的原料砂通过污水过滤机将污水滤出;S5、滤除污水的原料砂通过粒度筛选机进行筛选,得到合格的砂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滚筒式清洗槽设置为内部带有多组喷头的滚筒式清洗槽,并且多组喷头的进水端通过多通阀汇流至一组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源连通,并且在进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生成,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原料气体供给单元、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和紫外线光源,所述紫外线光源由放射波长为2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准分子灯构成,在所述气体流路中,在配置有紫外线光源的区域中的原料气体的流速为0.1m/s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有害离子洗涤原料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体供给单元,供给含有氧的原料气体;所述气体流路形成部件,形成供来自该原料气体供给单元的原料气体流通的气体流路;紫外线光源,配置在该气体流路内并放射紫外线,并且该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祥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