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18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0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胎基层、反应粘胶质层和下覆面层,所述胎基层长度方向的一端长于反应粘胶质层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胎基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短于反应粘胶质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中露出反应粘胶质层的胎基层粘结于露出胎基层的反应粘胶质层上,所述胎基层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之间设置有紧固连接组件。其能够便于增强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防水效果的优点。提高防水效果的优点。提高防水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0001]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相关技术方案中,在建筑防水层施工中,需要将防水卷材进行大规模铺设,而传统的防水卷材之间的搭接效果并不好,一般是将两块防水卷材靠胶水直接粘接起来,但是这种搭接方式很不可靠,进而影响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增强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防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胎基层、反应粘胶质层和下覆面层,所述胎基层长度方向的一端长于反应粘胶质层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胎基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短于反应粘胶质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中露出反应粘胶质层的胎基层粘结于露出胎基层的反应粘胶质层上,所述胎基层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之间设置有紧固连接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时,使露出反应粘胶质层的胎基层粘结于另外一块露出胎基层上的反应粘胶质层上,从而使相邻的两块防水卷材对接时可以保持平整,同时在胎基层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之间增设紧固连接组件,保证相邻的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000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反应粘胶质层长于胎基层的一端上粘接有隔离保护膜。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保护膜的设置便于对露出胎基层上的反应粘胶质层进行隔离,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粘结在反应粘胶质层上。
[0010]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胎基层露出反应粘胶质层一端上的凸起,所述反应粘胶质层与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嵌设于凹槽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相互粘结的位置处,通过凸起与凹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强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水平拉力,不易脱离。
[0012]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起设置为长条状且沿胎基层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凹槽设置为长条槽,所述长条槽沿反应粘胶质层的宽度方向延伸
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设置为长条状,在嵌设于长条槽内时,可以保证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宽度方向上存在均匀的水平拉力,进一步提高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水平拉力。
[0014]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起设置为圆柱状,所述凸起背离胎基层的一端固设有拉紧块,所述凹槽内固设有呈网格状的拉紧网格,所述拉紧块伸入凹槽内并与拉紧网格相互拉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相互粘结时,通过胎基层上的拉紧块伸入凹槽内并与拉紧网格相互拉紧,可以提高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在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之间脱胶时也能进行连接。
[0016]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紧块呈半圆球状,所述凸起远离胎基层的一端与拉紧块的平面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积小于凸起上平面端的横截面积,所述拉紧块的平面端与拉紧网格相互抵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紧块在进入到拉紧网格内时,通过凸起的球面端便于进入到拉紧网格内,通过凸起的平面端与拉紧网格相互抵接,可以限制凸起从拉紧网格内脱出,从而提高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8]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起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胎基层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凸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1.在对防水卷材进行铺设时,使露出反应粘胶质层的胎基层粘结于另外一块露出胎基层的反应粘胶质层上,从而使相邻的两块防水卷材对接时可以保持平整,同时在胎基层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之间增设紧固连接组件,保证相邻的两块防水卷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0022]2.拉紧块在进入到拉紧网格内时,通过凸起的球面端便于进入到拉紧网格内,通过凸起的平面端与拉紧网格相互抵接,可以限制凸起从拉紧网格内脱出,从而提高胎基层与反应粘胶质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0027]图中,1、胎基层;2、反应粘胶质层;21、隔离保护膜;22、凹槽;3、下覆面层;4、凸起;5、拉紧块;6、拉紧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参照图1,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胎基层1、反应粘胶质层2和下覆面层3,胎基层1是由45
°
斜向切割的单层聚乙烯薄膜交叉叠压在一起复合成的多层膜,厚度在0.1mm~0.15mm之间。反应粘胶质层2由沥青、SBS热塑性弹性体、SBR丁苯橡胶、补强剂及活化剂所制成,在生产过程中,将反应粘胶质层2涂覆在交叉层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即强力交叉膜层的表面上,经复合、双辊碾轧、厚度控制、覆膜、冷却成型后打卷包装即制成成品防水卷材。
[0030]参照图1,下覆面层3由硅油膜所制成,下覆面层3贴合于反应粘胶质层2背离胎基层1的一侧上,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在打卷包装时可以避免反应粘胶质层2自粘。
[0031]参照图1,胎基层1长度方向的一端长于反应粘胶质层2长度方向的一端,胎基层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短于反应粘胶质层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使得胎基层1与反应粘胶质层2相互错开。相邻两块防水卷材在对接时,胎基层1露出反应粘胶质层2的部分粘结于反应粘胶质层2露出胎基层1的部分上,从而实现对相邻的两块防水卷材搭接边的连接。
[0032]参照图1,反应粘胶质层2露出胎基层1的部分上粘接有隔离保护膜21,隔离保护膜21对反应粘胶质层2进行隔离,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砂粒粘结在反应粘胶质层2上。
[0033]参照图1、图2,胎基层1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2之间设置有紧固连接组件,紧固连接组件包括凸起4,凸起4设置为长条状且固定连接于胎基层1露出反应粘胶质层2的位置上,凸起4的延伸方向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胎基层(1)、反应粘胶质层(2)和下覆面层(3),所述胎基层(1)长度方向的一端长于反应粘胶质层(2)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胎基层(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短于反应粘胶质层(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相邻两块防水卷材中露出反应粘胶质层(2)的胎基层(1)粘结于露出胎基层(1)的反应粘胶质层(2)上,所述胎基层(1)与其相对应的反应粘胶质层(2)之间设置有紧固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粘胶质层(2)长于胎基层(1)的一端上粘接有隔离保护膜(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层膜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胎基层(1)露出反应粘胶质层(2)一端上的凸起(4),所述反应粘胶质层(2)与凸起(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凸起(4)嵌设于凹槽(22)内。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非洲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鸿禹乔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