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410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包括固定座、压把及打孔件,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压把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设有打孔位及导孔;所述打孔件包括固定件及打孔头,所述压把远离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把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嵌入所述导孔内,所述打孔头一端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刀口;所述固定件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导孔背向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把连接处的一侧为拆卸件,所述拆卸件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以使所述拆卸件与所述固定座构成所述导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对刀头进行更换,以提高采样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成本。降低实验成本。降低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工具
,尤其是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植物的DNA取样检测中,用人工的方法,从不同生物中提取外源基因片段及载体 DNA,经过体外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采取某种方法,把重组后的带有外源基因的载体DNA 引入植物细胞,并使其在植物细胞内进行复制和表达,以达到预期的改变受体植物细胞遗传特性的目的。
[0003]因此对作物进行DNA检测时,首先要对作物进行取样,取样的方法有剪切和打孔两种方法。通过剪切获取植物叶片的样本一般是采用普通剪刀实现切削,离体的叶片样本还须被放入到样品管内,写上对应编号,其缺点是操作繁琐、效率低下、重复工作时间长。而通过打孔的方式所获得叶片的样本相对效率较高,而且叶片大小一致,形状规则,但是,当打孔的刀头因多次使用而出现磨损时,会在打孔时造成样本破裂,不利于实验的进行,而且目前打孔器的刀头难以更换,当刀头出现磨损时只能够更换新的打孔器,增加了实验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能够方便对刀头进行更换,以提高采样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包括固定座、压把及打孔件,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压把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把连接处的一侧凹设有打孔位,所述打孔位靠近所述压把的一端设有导孔,所述导孔贯穿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打孔位连通;
[0007]所述打孔件包括固定件及打孔头,所述压把远离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把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嵌入所述导孔内,且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滑动槽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磁性环,所述打孔头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打孔头滑动设于所述导孔内,且所述打孔头的一端吸附套设在所述磁性环上,另一端设有刀口;所述固定件套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及所述压把,在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打孔头缩入所述导孔内;通过压下所述压把,所述打孔头穿出所述导孔并对所述打孔位的叶片样本进行打孔;
[0008]所述导孔背向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压把连接处的一侧为拆卸件,所述拆卸件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以使所述拆卸件与所述固定座构成所述导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连通于所述打孔头的第一空腔,且所述固定座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及所述导孔的第一槽体,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二空腔,且所述固定件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相互对准;
[0010]所述固定座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连接杆、推动板及推动件,
所述推动杆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并穿入所述打孔头内,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槽体及所述第二槽体并与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均与所述第一槽体及所述第二槽体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空腔;
[0011]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推动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推动板两端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并穿出所述固定座外,所述推动板靠近所述压把的一侧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板及所述压把固定连接,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推动杆缩入所述打孔头内;所述推动件设有两个,两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固定座外并分别与所述推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当压下所述压把后,推动任一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杆对所述打孔头内的叶片样本进行推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朝向所述打孔头的一端设有硅胶垫。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打孔位背向所述导孔的一端设有夹持槽,且所述夹持槽用于试管的夹持,所述夹持槽通过连接孔与所述打孔位导通,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导孔的孔径相同并与所述导孔对准。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打孔位设有防滑环,所述防滑环位于所述连接孔朝向所述导孔的一端,且所述防滑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防滑环与所述导孔的孔径相同并与所述导孔对准。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槽凹设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夹持槽靠近所述导孔的一端设有用于卡接试管口的夹持凹槽。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凹槽的两端均设有橡胶条。
[00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贯穿的把槽。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固定座与压把保持撑开的状态,同时,打孔头缩入导孔内,以使叶片能够放置在打孔位内,通过压下压把,固定件及打孔头均能够在导孔内滑动,当打孔头通过导孔穿出至打孔位时,刀口对打孔位的叶片样本进行打孔,从而获得叶片的样本。当刀口磨损时,通过拧松螺钉能够使得拆卸件与固定座分离,由于打孔头吸附在固定件的磁性环上,当导孔打开后,便于将打孔头与固定件进行拆卸,并使拆卸后的打孔头沿着打开后的导孔滑出,以实现打孔头的更换。当刀口磨损后,换上新的打孔头后采样器便可重新使用,提高采样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实验成本。
[0020]2.通过打孔头对叶片进行打孔后,样本可能会粘附在刀口中,本技术通过推动机构能够将样本推出刀口外。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动杆缩入打孔头内,以防止推动件影响打孔操作,当打孔完毕后,并使压把保持下压状态,推动任一推动件,推动件带动连接杆沿第一槽体及第二槽体下滑,以使连接杆能够驱动推动杆下移,从而对刀口内的样本进行推动,以使样本滑出打孔头内。
[0021]3.由于夹持槽通过连接孔与打孔位导通,连接孔与导孔的孔径相同并与导孔对准,将试管嵌入夹持槽内后,通过压下压把能够使打孔头依次经过导孔、打孔位、连接孔、夹持槽后进入到试管内,从而能够将样本送入试管内。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压把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拆卸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推动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的打孔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固定座,101

第一空腔,102

第一槽体,103

把槽,11

打孔位,12

导孔,13

夹持槽,131

连接孔,132

夹持凹槽,133

橡胶条,2

压把,21

滑动槽,3

打孔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压把(2)及打孔件(3),所述固定座(1)的一端与所述压把(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1)远离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压把(2)连接处的一侧凹设有打孔位(11),所述打孔位(11)靠近所述压把(2)的一端设有导孔(12),所述导孔(12)贯穿于所述固定座(1)并与所述打孔位(11)连通;所述打孔件(3)包括固定件(31)及打孔头(32),所述压把(2)远离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压把(2)连接处的一端设有滑动槽(21),所述固定件(31)一端与所述滑动槽(21)滑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嵌入所述导孔(12)内,且所述固定件(31)远离所述滑动槽(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磁性环(34),所述打孔头(3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打孔头(32)滑动设于所述导孔(12)内,且所述打孔头(32)的一端吸附套设在所述磁性环(34)上,另一端设有刀口(321);所述固定件(31)套设有支撑弹簧(33),所述支撑弹簧(33)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座(1)及所述压把(2),在所述支撑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打孔头(32)缩入所述导孔(12)内;通过压下所述压把(2),所述打孔头(32)穿出所述导孔(12)并对所述打孔位(11)的叶片样本进行打孔;所述导孔(12)背向所述固定座(1)与所述压把(2)连接处的一侧为拆卸件(4),所述拆卸件(4)通过螺钉(41)与所述固定座(1)连接,以使所述拆卸件(4)与所述固定座(1)构成所述导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采集叶片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设有连通于所述打孔头(32)的第一空腔(101),且所述固定座(1)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101)及所述导孔(12)的第一槽体(102),所述固定件(31)设有第二空腔(310),且所述固定件(31)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310)连通的第二槽体(311),所述第二槽体(311)与所述第一槽体(102)相互对准;所述固定座(1)设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5)、连接杆(51)、推动板(52)及推动件(53),所述推动杆(5)设于所述第二空腔(310)内并穿入所述打孔头(32)内,所述连接杆(51)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槽体(102)及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芳李翔高轶静段维兴张保青周珊黄玉新张革民韦金菊邓宇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