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40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8
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它涉及农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储热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冷水输送管,所述的冷水输送管上设置有过滤器、压力表、补水电磁阀,所述的压力表设置在过滤器与补水电磁阀之间,所述的补水电磁阀靠近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热水输送管,所述的热水输送管上连接有回水输送管,所述的回水输送管上设置有回水电磁阀,所述的回水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相连接。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储热水箱通过循环泵的使用原理,可以持续为猪舍提供热水饮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供给热水,同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比传统的加热系统运行费用大大降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保证了任意时刻全天气候供水。天气候供水。天气候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饮水是猪体水分的主要来源,及时给生猪饮足量清洁的水是保证生猪健康和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水在猪的消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不仅是营养物质吸收、转化和代谢废物排泄所必须的熔剂,而且是代谢过程中化学反应的介质,水直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对保持生猪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0003]现有的养猪场在冬季针对猪群体喝温水的情况下大部分在猪舍单独设置有引水箱,供给时在饮水想内倒入准备好的温水,这样的人工加水方式容易造成加水不及时问题,同时饮水箱外露至冷空气中,加速降低了温水在冷空气中的温度,影响了猪的御寒效果,导致猪仔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储热水箱通过循环泵的使用原理,可以持续为猪舍提供热水饮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供给热水,同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比传统的加热系统运行费用大大降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保证了任意时刻全天气候供水,整体实用性强,供给速度快,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控制器3、循环泵4、冷水传输管5、热水传输管6、冷水输送管7、回水输送管8、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储热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冷水输送管7,所述的冷水输送管7上设置有过滤器71、压力表72、补水电磁阀73,所述的压力表72设置在过滤器71与补水电磁阀73之间,所述的补水电磁阀73靠近储热水箱2,所述储热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上连接有回水输送管8,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上设置有回水电磁阀81,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相连接,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靠近储热水箱2的位置处设置有热水供应泵91,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热水传输管6,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冷水传输管5,所述的冷水传输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4,所述的循环泵4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0006]所述的热水传输管6靠近太阳能集热器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水温感应器61。
[0007]所述的储热水箱2内设置有第二水温感应器21与水位感应器22,所述的第二水温感应器21设置在水位感应器22的左侧。
[0008]所述的冷水输送管7的侧边处设置有溢流管74,所述的溢流管74与储热水箱2的顶
部相连接。
[0009]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上设置有多个开口92,所述的开口92的底部设置有饮水槽93,所述的饮水槽93外形为梯形结构。
[0010]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的侧边处设置有排污管94,所述的排污管94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排污管94上设置有控制开关95。
[0011]所述的冷水输送管7上设置有止回阀75,所述的止回阀75靠近太阳能集热器1且设置在循环泵4的左侧。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外部水源通过冷水输送管7接入输送至储热水箱2内,外部水源进入通过过滤器71进行大颗粒水质过滤,通过压力表72实时监控水压状态,防止冷水输送管7爆裂,同时通过补水电磁阀73进行外部水源流入控制,在太阳光照的条件下,当第一水温感应器61采集到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与第二水温感应器21采集到储热水箱2中的水温之差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3开始控制启动循环泵4,将太阳能集热器1底部的高温水与储热水箱2内的低温水分别通过冷水传输管5与热水传输管6进行交换循环,当第一水温感应器61采集到太阳能集热器1内的水温与第二水温感应器21采集到储热水箱2中的水温之差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3开始控制停止循环泵4,如此不断循环,从而保证储热水箱2内的水源保持一定的热量温度,储热水箱2内部的热水通过热水输送管9上的热水供应泵91进行向外输送,热水经过热水输送管9达到相应的开口92处,最终流入预设的饮水槽93内,实现猪仔的热水饮用过程。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储热水箱通过循环泵的使用原理,可以持续为猪舍提供热水饮用,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供给热水,同时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比传统的加热系统运行费用大大降低,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利用率,保证了任意时刻全天气候供水,整体实用性强,供给速度快,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第二水温感应器21、水位感应器22、控制器3、循环泵4、冷水传输管5、热水传输管6、第一水温感应器61、冷水输送管7、过滤器71、压力表72、补水电磁阀73、溢流管74、止回阀75、回水输送管8、回水电磁阀81、热水输送管9、热水供应泵91、开口92、饮水槽93、排污管94、控制开关9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控制器3、循环泵4、冷水传输管5、热水传输管6、冷水输送管7、回水输送管8、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储热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冷水输送管7,所述的冷水输送管7上设置有过滤器71、
压力表72、补水电磁阀73,所述的过滤器71用于大颗粒水质过滤,所述的压力表72用于实时监控水压状态,所述的补水电磁阀73用于控制外部水源输送与暂停,所述的压力表72设置在过滤器71与补水电磁阀73之间,所述的补水电磁阀73靠近储热水箱2,所述储热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上连接有回水输送管8,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上设置有回水电磁阀81,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方便热水输送管9内的热水没有在短时间内用完时造成的温度降低重新通过回水输送管8进入至储热水箱2内进行循环加热使用,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相连接,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靠近储热水箱2的位置处设置有热水供应泵91,所述的热水供应泵91有利于储热水箱2内的热水向外抽送,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热水传输管6,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冷水传输管5,所述的冷水传输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4,所述的循环泵4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热水传输管6靠近太阳能集热器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太阳能集热器(1)、储热水箱(2)、控制器(3)、循环泵(4)、冷水传输管(5)、热水传输管(6)、冷水输送管(7)、回水输送管(8)、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储热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冷水输送管(7),所述的冷水输送管(7)上设置有过滤器(71)、压力表(72)、补水电磁阀(73),所述的压力表(72)设置在过滤器(71)与补水电磁阀(73)之间,所述的补水电磁阀(73)靠近储热水箱(2),所述储热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热水输送管(9),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上连接有回水输送管(8),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上设置有回水电磁阀(81),所述的回水输送管(8)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相连接,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靠近储热水箱(2)的位置处设置有热水供应泵(91),所述的热水输送管(9)的另一端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热水传输管(6),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1)的顶部与储热水箱(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冷水传输管(5),所述的冷水传输管(5)上设置有循环泵(4),所述的循环泵(4)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猪场饮用水保温自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芬李凤滨范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