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舜华专利>正文

一种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和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82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和防撞装置。防撞候车亭和防撞装置的防撞组件后侧布置有座椅,所述座椅所在的空间中布置支撑组件对防撞组件进行支撑。有了更大的支撑空间,支撑组件可以更好地支撑防撞组件,提高防撞效果,同时方便地安排座椅空间后的逃生空间;也可以利用座椅的构件作为支撑组件,一物多用;同时在防撞组件上配置防尘防水板,较少风雨尘土对人的影响;支持斜坐的座面结构,方便坐着的人观察和逃跑。方便坐着的人观察和逃跑。方便坐着的人观察和逃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和防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和防撞装置,尤其是加强了对防撞组件的支撑来提高防护效果。

技术介绍

[0002]在如公交候车亭等应用场景中,需要防撞装置去保护旅客,一般采取固定在地面的防撞组件布置在路边或需要防护方向的外侧,旅客位于防撞组件的后面,座椅或者广告牌位于旅客等候位置的后面。
[0003]防撞组件的后面是旅客等候区域和旅客活动空间,一般没有多少空间布置对防撞组件的支撑组件,即使有,因为垂直距离限制或旅客空间限制,使得防撞组件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撑,没有很好的防撞防护效果。同时,旅客等候区夹在冲击物与座椅广告牌之间,在撞击发生后,旅客逃离困难和旅客容易被夹持住撞击。
[0004]术语规则。
[0005]外侧是从被保护者的角度,相对于冲击物的方向而言。一般线性排列的防撞组件相对于外侧的法向方向简称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支撑组件对于防撞组件的支撑方向简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组件或构件不是单一的结构件,可以是许多完成设定功能的结构件的组合,数量、方向和形状没有限制。
[0006]防撞组件沿道路边缘布置、固定在地面上,包括固定在地面上防撞立柱,或者进一步包括连接防撞立柱的防撞连接杆,防撞立柱和防撞连接杆的数量、方向和形状没有限制。防撞组件的支撑组件一端固定在防撞组件和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一端和另一端在数量、方向和形状没有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加强对固定在地面的防撞组件的防撞防护效果。进一步地,撞击发生时,旅客可以更方便地逃离。更进一步地,对外侧的风尘和风雨有一定的隔离效果。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
[0009]一种防撞候车亭,结合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二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二种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候车亭的顶部51、立柱52、站台53,面向道路的站台面54,符号55指示背向道路的站台面的方向,箭头43是汽车的行进方向;图中有两个沿道路边缘布置、固定在地面上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数量上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立柱11,所述防撞立柱固定在地面上,还可以包括防撞连接杆121、122,其连接防撞立柱并提高防撞效果,所述防撞组件的防撞立柱11和防撞连接杆121、122在数量、方向和形状没有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的背向道路侧布置有座椅,所述座椅所在的空间中布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组件和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支持座椅座面的构件31,所
述构件31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位于座椅座面的下面、独立的支撑构件32,所述构件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座椅的扶手构件33,所述扶手构件33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扶手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从旅客头顶连接到防撞组件的候车亭支撑构件,所述候车亭支撑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图中未画出。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向冲击物的预设侧向冲击方向偏转一个夹角45,所述夹角45可以设定为大于0度和小于90度。图中大约是45度。
[0010]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图4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一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二种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可设定为平行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
[0011]所谓第一种结构是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平行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所谓第二种结构是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不平行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
[001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二:
[0013]一种防撞装置,结合图1,图1是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4]防撞组件包括防撞立柱11,所述防撞立柱11固定在地面上,还可以包括防撞连接杆121、122,其连接防撞立柱并提高防撞效果,所述防撞组件的防撞立柱11和防撞连接杆121、122在数量、方向和形状没有限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的背向冲击侧布置有座椅,所述座椅所在的空间中布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组件和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支持座椅座面的构件31,所述构件31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位于座椅座面的下面、独立的支撑构件32,所述构件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组件可以包括座椅的扶手构件33,所述扶手构件33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扶手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
[0015]进一步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可设定为平行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
[0016]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述,图2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42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41向冲击物的预设侧向冲击方向偏转一个夹角45,所述夹角45可以设定为大于0度和小于90度。图中大约45度。
[0017]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8]1、防撞组件后部布置座椅,给了支撑组件足够的空间和深度,有更好的支撑防撞组件的作用,提高防撞效果;
[0019]2、可以利用座椅的构件作为支撑组件,一物多用;
[0020]3、座椅在防撞装置或候车亭的前侧,后侧就可以方便的安排逃生空间,不会阻碍旅客逃离和将旅客夹持住撞击。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防撞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二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二种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一种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一种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防撞候车亭第一种结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齿形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示例性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9]
技术实现思路
中已经把防撞装置和防撞候车亭的主要技术方案详细介绍,本处不再赘述。在这里仅仅做补充说明:
[0030]1、座椅的座面,可以是如图3显示的固定在座面支持构件31上的小的独立的座面61或者直接利用座面支持构件本身作为座面;也可以是如图5显示的固定在座面支持构件31上的长方形座面62;也可以是如图7显示的固定在座面支持构件31上的长方锯齿形座面63,可以斜着坐,甚至平行与防撞组件的方向坐,方便观察和逃生。这些座面形式与不同的支撑组件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包括沿道路边缘布置、固定在地面上的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立柱,所述防撞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或者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立柱和防撞连接杆,所述防撞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防撞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防撞立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的背向道路侧布置有座椅,所述座椅所在的空间中布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防撞组件和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平行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或者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方向从防撞组件的法向方向向冲击物的预设侧向冲击方向偏转一个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度和小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持座椅座面的构件,所述支持座椅座面的构件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座椅座面的下面、独立的支撑构件,所述构件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座椅的扶手构件,所述扶手构件一端连接防撞组件,所述扶手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防护效果的防撞候车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从旅客头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瞿舜华沈尚励
申请(专利权)人:瞿舜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