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52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电路将电流传感器U1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经滤波器进行滤波后传输至输出器上,输出器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后产生差值信号,并将电流信号和差值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处理电路将电流检测电路传输过来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比较输出的高电平将电流信号进行加速后开启继电器,从而开启对电路的保护,避免了电流信号的幅值在因供电电源的影响而瞬时变化超过阈值,导致供电电源受到电流变化的影响而损坏,也提供了对MR眼镜的供电电源的新的有效保护方式。供电电源的新的有效保护方式。供电电源的新的有效保护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MR眼镜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子消费类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中没有对电路安全进行设计,一旦电路发生故障时,虽然有一些常规的保护电路,如保险丝、压敏电路等,但是当电路发生故障时,还是能够释放出的能量将保护电路器件烧毁,如常见的“保险丝烧断,压敏电阻击穿烧毁”,严重时引发电路板局部烧毁,产生大量烟雾和味道,给使用者带来体验上的不适。对于常规电器的上述保护方法能够满足如CPU、电源IC等的保护,但是对于MR,VR等头戴设备,由于与人体接触而且是在头部,其安全方面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且MR,VR等头戴设备如果安装保险丝,熔断之后还需再次安装,使用体验不高,因此上述保护方法将不适用于MR,VR等头戴设备。
[0003]现有技术中,CN109659924B也公开了一种保护电路及AR/VR头戴设备,但该现有技术文件无法准确区分浪涌电流或者短路故障的发生,出现浪涌电流或者短路故障都会切断供电,影响到AR/VR眼镜的使用。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R眼镜保护电路存在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处理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将电流传感器U1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经滤波器进行滤波后传输至输出器上,输出器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后产生差值信号,并将电流信号和差值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处理电路将电流检测电路传输过来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比较输出的高电平将电流信号进行加速后开启继电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U1、滤波器、输出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滤波器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流传感器U1的2引脚、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U2A的同相端,运放器U2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放器U2A的输出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流传感器U1的3引脚并连接地,电流传感器U1的1引脚连接正极性电源VCC。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器包括电容C3,电容C3的一端与滤波器中的运放器U2A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MOS管Q6的漏极、滤波器中的电流传感器U1的1引脚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8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3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3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
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U4A的同相端,运放器U4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运放器U4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与MOS管Q6的栅极相连接,MOS管Q6的源极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二极管D7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分别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滤波器中的电容C2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处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5A,运放器U5A的同相端与晶闸管Q5的阴极相连接,晶闸管Q5的阳极分别连接电流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8的一端、晶闸管Q4的阳极,晶闸管Q5的控制极与电流检测电路中的双向触发二极管D8的另一端相连接,运放器U5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13的可调端、电阻R13的上端、电阻R12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4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流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6的另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运放器U5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双向稳压管D4的另一端,二极管D5负极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6的一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6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4的控制极相连接,晶闸管Q4的阴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电阻R10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的下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流检测电路中的电容C5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0011]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电流传感器U1检测电路在工作时的电流信号,利用滤波器对电流信号进行滤波,滤除电流信号中所夹带的干扰信号如电源在供电时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避免干扰信号对电流信号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提高电流信号的准确性,并利用输出器对电流信号进行计算产生差值信号,检测并分析电路的电流信号是否处于上升状态,形成对电流信号的变化进行监测的效果,并利用差值信号将控制处理电路导通,利用控制处理电路分析出电流信号是否有引起电路发生短路的现象,并在分析出电路即将发生短路时,利用电流信号加速导通继电器,形成对供电电源的保护,进一步保证了电流信号检测的准确性;(2)输出器与控制处理电路分别对电流信号进行的计算处理与比较处理,避免了电流信号的幅值在因供电电源的影响而瞬时变化超过阈值,导致供电电源受到电流变化的影响而损坏,也提供了对MR眼镜的供电电源的新的有效保护方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4]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5]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应用在MR眼镜里的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上,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处理电路,所述供电电源指的是MR眼镜的蓄电池,多为锂电池。
[0016]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U1、滤波器、输出器,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U1检测电路在工作时的电流信号,电流传感器U1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来进行检测,霍尔电流传感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利用滤波器中的电阻R1、电容C1、电容C2进行π型滤波,滤除电流信号中所夹带的干扰信号如电源在供电时所产生的干扰信号,避免干扰信号对电流信号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利用运放器U2A对电流信号进行补偿放大,使得电流信号恢复至未进行滤波时的幅值大小,电流信号传输至输出器上,利用电容C3将电流信号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处理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将电流传感器U1检测到的电流信号经滤波器进行滤波后传输至输出器上,输出器将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后产生差值信号,并将电流信号和差值信号传输至控制处理电路,所述控制处理电路将电流检测电路传输过来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比较输出的高电平将电流信号进行加速后开启继电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U1、滤波器、输出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流传感器U1的2引脚、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运放器U2A的同相端,运放器U2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放器U2A的输出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流传感器U1的3引脚并连接地,电流传感器U1的1引脚连接正极性电源VCC。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R眼镜供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器包括电容C3,电容C3的一端与滤波器中的运放器U2A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MOS管Q6的漏极、滤波器中的电流传感器U1的1引脚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8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3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3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地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U4A的同相端,运放器U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影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