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332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0
本申请公开了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设计方法包括: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其中,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工业园区建站的设计流程,可实现工业园区的快速建站,提高了工业园区变电站用地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地形地况灵活布置各个模块。块。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变电站电气设计
,尤其涉及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电网建设规模飞速发展,传统的110kV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方案开始显现用地及建设周期的短板。110kV变电站分为户外和户内变电站,变电站的建设包括结构、建筑、排水、暖通、电气安装、站区照明及动力、防雷接地等内容,涉及“规划、选址、勘察、设计、工程报建、物资采购、四通一平、建筑和安装施工、调试、绿化恢复、投产验收等”全周期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一般须设变电站站界围墙,用地规整方正,建设周期一般需要20个月。
[0003]工业园区一般处于城市中心或附近,具有负荷密集、经济发展快、对电力需求高的特点。作为工业园区的心脏,110kV变电站被赋予了“绿色、智能、集约、快速建设”的要求,传统变电站人工、土建成本高以及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越发不能满足工业园区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变电站人工、土建成本高以及建设周期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包括: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其中,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
[0006]可选地,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包括:根据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确定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绝缘形式和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其中绝缘形式包括空气绝缘和非空气的气体绝缘;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包括整体式和分散式。
[0007]可选地,站址的自然条件包括污秽水平和海拔高度;舱体布置方式包括组合舱布置和分散单元化布置。
[0008]可选地,建设模式包括模式A;在模式A中,1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为6~8回;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回路为30~45回;每台主变配3组无功补偿装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纵列式布置于一体化的GIS舱内;10kV配电装置采用移开式手车柜或充气柜,双列式布置于一体化的开关柜舱内。
[0009]可选地,模式A的最大负荷需求120MVA,负荷等级为一、二级。
[0010]可选地,建设模式包括模式B;在模式B中,110kV配电装置采用线变组接线,出线为
2回;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回路为20回;每台主变2组无功补偿装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纵列式布置于单元化的GIS舱内;10kV配电装置采用移开式手车柜或充气柜,双列式布置于一体化的开关柜舱内。
[0011]可选地,模式B的最大负荷需求60MVA,负荷等级为二、三级。
[0012]可选地,建设模式包括模式C;在模式C适用于用地条件不规整的工业区;模式C的规模与模式B一致,模式C的最大负荷需求60MVA,负荷等级为二、三级;在模式C中,10千伏无功补偿、10kV站用变、10kV接地变采用单元舱,利用不规则的地形分散布置,舱间采用电缆进行电气连接。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装置,包括:影响因素获取模块,用于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建设模式模块,用于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其中,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运维指令模块,用于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0014]可选地,建设模式模块还用于:根据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确定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绝缘形式和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其中绝缘形式包括空气绝缘和非空气的气体绝缘;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包括整体式和分散式。
[0015]本申请提出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设计方法包括: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其中,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工业园区建站的设计流程,可实现工业园区的快速建站,提高了工业园区变电站用地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地形地况灵活布置各个模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申请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建设模式中模式A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建设模式中模式B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建设模式中模式C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变电站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应紧密贴合工业园区的电力需求特性,以实现快速建站、灵活用地的发展目标。但是传统变电站存在人工、土建成本高以及建设周期长的问题,具体地:
[0024]1)传统变电站现场工作量大,建设周期长,无法满足工业园区电力先行、快速建站的要求;
[0025]2)传统变电站设计方案较死板,用地过于规整,不能快速响应工业园区用地灵活的要求。
[0026]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应工业园区特性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所述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根据所述影响因素集合确定所述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所述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所述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其中,所述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影响因素集合确定所述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包括:根据所述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确定所述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绝缘形式和所述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其中所述绝缘形式包括空气绝缘和非空气的气体绝缘;所述110kV变电站的布局样式包括整体式和分散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址的自然条件包括污秽水平和海拔高度;所述舱体布置方式包括组合舱布置和分散单元化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模式包括模式A;在所述模式A中,1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为6~8回;10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回路为30~45回;每台主变配3组无功补偿装置;所述11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纵列式布置于一体化的GIS舱内;所述10kV配电装置采用移开式手车柜或充气柜,双列式布置于一体化的开关柜舱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A的最大负荷需求120MVA,负荷等级为一、二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设模式包括模式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峰雷翔胜王兴华张章亮王流火吴小蕙车伟娴潘柏崇程昕简翔浩刘宝英卓钢新李昊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