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32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软化机构和取栓机构,所述软化机构用于对血栓进行软化,所述取栓机构用于抓捕软化后的血栓。所述取栓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取栓装置径向力不足不能有效抓捕硬质大块血栓、心源性白血栓及斑块血栓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发病急、发展快、症状重、致残率和致死率皆高,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一般来说,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占比可达70%~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血栓或从病变血管壁脱落的动脉硬化斑块造成脑动脉急性闭塞,进而引起缺血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凋亡等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反应。若在短时间内回复闭塞的脑动脉的血流灌注,脑组织的细胞代谢可恢复正常,避免发展为梗死区域。
[0003]现有技术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和介入取栓两种。静脉溶栓即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其治疗的时间窗口为发病后的三小时内,然而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到院时错过治疗时间窗口,造成溶栓效果严重下降,不能有效打通受阻的血管。介入取栓则是经股动脉导入取栓器械,利用取栓器械取出栓塞。介入取栓的时间窗口为发病后八小时内。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有了快速发展,基于一系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国际组织都推荐六小时内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介入取栓的治疗方法。
[0004]介入取栓大致可分为两类:机械取栓和抽吸取栓。其中,机械取栓经历了第一代取栓装置MERCI、第二代取栓装置Penumbra(由再灌注导管和分离器组成)和Solitaire FR(由激光雕刻的闭环支架)、第三代取栓装置Treo(完全可视化)和Revive(远端闭合式网篮)的迭代而发展至今。目前主流的机械取栓方法为在微导丝的协助下,将内嵌取栓支架的微导管输送至体内,并穿过血栓或穿过血栓与血管壁的间隙以到达血栓的远端侧,然后回撤微导管并释放取栓支架。如此一来,血栓可陷入取栓支架内,之后将取栓支架回撤至微导管内,并将血栓携带至微导管中,最后回撤取栓支架和微导管,便可将血栓移至体外。该取栓方法主要是利用取栓支架对血栓的径向挤压和嵌合作用来进行血栓抓捕,当取栓支架的径向力不足时,血栓抓捕的效果不佳,因此该方法对于超过治疗时间窗口的硬质大块血栓、大尺寸心源性白血栓或斑块血栓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其先对血栓进行软化处理,然后再执行取栓操作,可应用于硬质大块血栓、大尺寸心源性白血栓或斑块血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软化机构和取栓机构,所述软化机构用于对血栓进行软化,所述取栓机构用于抓捕软化后的血栓。
[0007]可选地,所述软化机构包括第一管体、球囊和软化涂层;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球囊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且所述球囊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设置有所述软化涂层;
[0008]所述取栓机构用于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包括推送杆和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
[0009]可选地,所述软化涂层的材料包括基质降解酶。
[0010]可选地,所述基质降解酶选自基质金属蛋白酶、丝氨酸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凝乳蛋白酶、天冬氨酸酶、半胱氨酸酶、梭菌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种。
[0011]可选地,所述球囊包括充盈腔;所述第一管体还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相互隔离,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充盈腔相连通的灌注孔。
[0012]可选地,所述球囊包括充盈腔;所述软化机构还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外部,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管体的远端与所述球囊的近端连接,并使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充盈腔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球囊为顺应性球囊、半顺应性球囊或非顺应性球囊;和/或,所述取栓支架为自膨式结构件。
[0014]可选地,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为封闭端,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为封闭端或敞口端。
[0015]可选地,所述软化机构与所述取栓机构为分体式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取栓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17]前述的取栓装置包括软化机构和取栓机构;其中,所述软化机构用于对血栓进行软化处理,所述取栓机构用于抓取软化后的血栓。该取栓装置可用于硬质大块血栓、大尺寸心源性白血栓或斑块血栓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血栓抓捕效果。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软化机构包括第一管体、球囊和软化涂层;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球囊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且所述球囊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设置有所述软化涂层;所述取栓机构用于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包括推送杆和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球囊和取栓支架均处于压缩态;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球囊处于扩张态;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中取栓支架处于扩张态;
[0023]图4a至图4d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取栓装置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5]100

软化机构,110

第一管体,111

第一通道,120

球囊,130

软化涂层;
[0026]200

取栓机构,210

推送杆,220

取栓支架;
[0027]10

血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9]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专利技术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专利技术实施时的弹性。
[0030]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机构和取栓机构,所述软化机构用于对血栓进行软化,所述取栓机构用于抓捕软化后的血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机构包括第一管体、球囊和软化涂层;所述第一管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球囊套装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端外表面上,且所述球囊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设置有所述软化涂层;所述取栓机构用于可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包括推送杆和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连接于所述推送杆的远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涂层的材料包括基质降解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降解酶选自基质金属蛋白酶、丝氨酸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胰凝乳蛋白酶、天冬氨酸酶、半胱氨酸酶、梭菌蛋白酶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富扈聪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铨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