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及复合纺丝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317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FDY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及复合纺丝工艺,该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包括熔体成型装置、纺丝装置和收卷装置,熔体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干燥机构、第二干燥机构、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第二螺杆挤出机构,纺丝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复合箱、分配板和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分配板和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均设置在复合箱内;收卷装置设置在复合箱的输出端且用于对经并裂米字型复合板输出的纤维丝体结构进行冷却、上油、拉伸、定型和收卷成丝锭结构。把含这二种成份的复合纺纱线产品做到物理性能上取长补短,满足人们的衣服和家用织物方面的需要。需要。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及复合纺丝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FDY纺丝
,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及复合纺丝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PE)纺丝纤维的特点:手感似蜡,吸水性小,强度高,较难染色,密度低,热承载能力低和冷蠕变限制了它的应用,所以它的终端产品应用范围小,PE纤维一般使用在绳索、过滤布、包装布上。锦纶6(PA6)纺丝纤维的特点:手感、弹性较好,吸水性较好,强度较涤纶高,染色性较好,所以它的终端产品应用范围大,PA6纤维一般使用在人的衣服上。
[0003]传统的纺丝工艺只能单独对聚乙烯或锦纶6进行纺丝成型,单独成型的聚乙烯丝体或锦纶6丝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及复合纺丝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纺丝工艺只能单独对聚乙烯或锦纶6进行纺丝成型,无法结合,导致丝体结构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包括熔体成型装置、纺丝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熔体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干燥机构、第二干燥机构、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第二螺杆挤出机构,所述第一干燥机构用于干燥锦纶6并去除锦纶6材料的表面结合水,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用于熔化挤压经所述第一干燥机构输出的锦纶6至熔体状态;所述第二干燥机构用于干燥聚乙烯并去除聚乙烯材料的表面结合水,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用于熔化挤压经所述第二干燥机构输出的聚乙烯至熔体状态;所述纺丝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复合箱、分配板和并裂米字型复合板,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复合箱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收集箱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输出端流量的计量单元,所述分配板和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均设置在所述复合箱内且用于按预设比例复合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并将该复合体喷射成纤维丝体结构;所述收卷装置设置在所述复合箱的输出端且用于对经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输出的纤维丝体结构进行冷却、上油、拉伸、定型和收卷成丝锭结构。
[0006]可选地,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沿纤维丝体结构的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冷却机构、上油机构、辊轴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降低纤维丝体结构的温度,所述上油机构用于在纤维丝体结构上添加油剂,所述辊轴机构用于拉伸和定型纤维丝体结构,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卷绕经所述辊轴机构定型后的纤维丝体结构。
[0007]可选地,所述辊轴机构包括第一热辊和第二热辊,所述第一热辊和所述第二热辊依次设置在纤维丝体结构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热辊位于所述上油机构的输出端,所述
第一热辊和所述第二热辊分别对纤维丝体结构进行拉伸和定型,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热辊和所述卷绕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纤维丝体结构的抱合性的网络喷嘴。
[0009]可选地,所述计量单元为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复合箱的输入端管道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和所述第二干燥机构分别对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进行干燥;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和所述第二干燥机构分别对干燥后的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表面结合水进行脱水处理,使锦纶6切片的水含量小于100ppm,聚乙烯切片的水含量小于150ppm;将脱水后的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分别投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进行熔化挤压后,熔体状态的锦纶6和聚乙烯分别经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输送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内;所述计量泵通过管道释放预设质量的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至所述复合箱内,所述分配板和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将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混合喷出,形成一纤维丝体结构;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上油机构分别对纤维丝体结构进行冷却和上油;所述第一热辊拉伸纤维丝体结构,所述第二热辊定型纤维丝体结构,纤维丝体结构在经过网络喷嘴后由所述卷绕机构收卷成丝锭结构;相较于传统的纺丝工艺中,聚乙烯或锦纶6单独纺丝成型的丝体结构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把锦纶6和聚乙烯通过特定设备和相应的工艺进行复合生产,把含这二种成份的复合纺纱线产品做到物理性能上取长补短,做到了改善手感、弹性、吸水、透气等方面的性能,最终将满足人们的衣服和家用织物方面的需要。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纺丝工艺,由上述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00: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和所述第二干燥机构分别对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进行干燥;
[0013]S200:所述第一干燥机构和所述第二干燥机构分别对干燥后的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表面结合水进行脱水处理,使锦纶6切片的水含量小于100ppm,聚乙烯切片的水含量小于150ppm;
[0014]S300:将脱水后的锦纶6和聚乙烯切片材料分别投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进行熔化挤压后,熔体状态的锦纶6和聚乙烯分别经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输送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内;
[0015]S400:所述计量泵通过管道释放预设质量的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至所述复合箱内,所述分配板和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将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混合喷出,形成一纤维丝体结构;
[0016]S500: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上油机构分别对纤维丝体结构进行冷却和上油;
[0017]S600:所述第一热辊拉伸纤维丝体结构,所述第二热辊定型纤维丝体结构,纤维丝体结构在经过网络喷嘴后由所述卷绕机构收卷成丝锭结构;
[0018]可选地,在步骤S100中,锦纶6切片材料的相对粘度为2.75dl/g。;在步骤S100中,锦纶6切片和聚乙烯切片的干燥时间均大于6小时;锦纶6切片的干燥温度范围在75~85℃
内,聚乙烯切片的干燥温度范围在90~100℃内。
[0019]可选地,在步骤S200中,对锦纶6进行熔化挤压的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各区温度分别是230℃、245℃、248℃、250℃、258℃;对聚乙烯进行熔化挤压的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各区温度分别是180℃、205℃、230℃、235℃、238℃。
[0020]可选地,在步骤S400中,锦纶6和聚乙烯的质量比分别为60%和40%。
[0021]可选地,在步骤S600中,所述第一热辊的温度范围在50~85℃内,所述第二热辊的温度范围在90~120℃内;纤维丝体结构的卷绕速度范围在3500~4200m/min内。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纺丝工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相较于传统的纺丝工艺中,聚乙烯或锦纶6单独纺丝成型的丝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熔体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干燥机构、第二干燥机构、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第二螺杆挤出机构,所述第一干燥机构用于干燥锦纶6并去除锦纶6材料的表面结合水,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用于熔化挤压经所述第一干燥机构输出的锦纶6至熔体状态;所述第二干燥机构用于干燥聚乙烯并去除聚乙烯材料的表面结合水,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用于熔化挤压经所述第二干燥机构输出的聚乙烯至熔体状态;纺丝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复合箱、分配板和并裂米字型复合板,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构和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构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复合箱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第收集箱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用于控制输出端流量的计量单元,所述分配板和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均设置在所述复合箱内且用于按预设比例复合锦纶6和聚乙烯熔体并将该复合体喷射成纤维丝体结构;收卷装置,设置在所述复合箱的输出端且用于对经所述并裂米字型复合板输出的纤维丝体结构进行冷却、上油、拉伸、定型和收卷成丝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沿纤维丝体结构的输送路径依次设置的冷却机构、上油机构、辊轴机构和卷绕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降低纤维丝体结构的温度,所述上油机构用于在纤维丝体结构上添加油剂,所述辊轴机构用于拉伸和定型纤维丝体结构,所述卷绕机构用于卷绕经所述辊轴机构定型后的纤维丝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机构包括第一热辊和第二热辊,所述第一热辊和所述第二热辊依次设置在纤维丝体结构的输送路径上,所述第一热辊位于所述上油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热辊和所述第二热辊分别对纤维丝体结构进行拉伸和定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辊和所述卷绕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纤维丝体结构的抱合性的网络喷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乙烯、锦纶6复合纺丝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单元为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复合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忠郑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红马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