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00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1
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属于管道损伤检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锅炉工作时周围管道上的损伤无法进行检测,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在被测管道上沿管道长度防线进行运动,并且损伤检测装置中设有多个摄像检测单元,可以对管道外表面进行多角度的检测,通过摄像头将管道表面的损伤直观的反馈到中央检测室中,使检测人员对管道表面情况有直观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外壁的状态,对管道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进行充分的预判,及时对管道进行修补,最大程度避免了因管道损坏造成的生产事故。道损坏造成的生产事故。道损坏造成的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损伤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的温度和压力非常的大,这些大压力和高温度随着工作的时间增长会对锅炉周边的管道形态和表面产生较大的影响,管道的形态和表面损伤直接影响到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管道上的损伤,极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同时对厂区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及时检测管道的损伤情况,研发一种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是很符合实际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锅炉工作时周围管道上的损伤无法进行检测,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
[0004]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套管、控制器和N个损伤检测单元,N为正整数;
[0005]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套管的外壁上,且控制器与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N个损伤检测单元沿周向等距分布在套管的内壁上,且每个振动控制单元与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损伤检测单元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

6个;
[0007]进一步地,所述损伤检测单元包括固定座、固定架、导向板、摄像头和两个导向轮,固定座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摄像头设置在固定座上,且摄像头的壳体与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摄像头的镜头端朝向套管的轴线设置,摄像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固定架设置在固定座的周围,且固定架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设置在固定架的另一端上,且固定架的另一端与导向板的背侧固定连接,导向板中部加工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摄像头的镜头端同轴对应设置,圆形通孔的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套管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个条形通孔中设有一个导向轮,且导向轮与导向板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的内侧为弧面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摄像头镜头端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与摄像头镜头端的间距为3mm

5mm;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在被测管道上沿管道长度防线进行运动,并且损伤检测装置中设有多个摄像检测单元,可以对管道外表面进行多角度的检测,通过摄像头将管道表面的损伤直观的反馈到中央检测室中,使检测人员对管道表面情况有直观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外壁的状态,对管道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进行充分的预判,及时对管道进行修补,最大程度避免了因管道损坏造成的生产事故。
[001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在锅炉复杂的管系中进行普遍应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损伤检测单元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损伤检测单元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套管1、控制器2和N个损伤检测单元3,N为正整数;
[0018]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套管1的外壁上,且控制器2与套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N个损伤检测单元3沿周向等距分布在套管1的内壁上,且每个振动控制单元3与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损伤检测单元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相连。
[0019]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可以在被测管道上沿管道长度防线进行运动,并且损伤检测装置中设有多个摄像检测单元,可以对管道外表面进行多角度的检测,通过摄像头将管道表面的损伤直观的反馈到中央检测室中,使检测人员对管道表面情况有直观的了解,在第一时间发现管道外壁的状态,对管道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进行充分的预判,及时对管道进行修补,最大程度避免了因管道损坏造成的生产事故;
[0020]为便于安装套管1可以做成分体结构,通过插接的方式组成管体,便于套装在管道上,以及从管道上拆卸。
[0021]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控制装置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

6个。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N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损伤检测单元3包括固定座31、固定架32、导向板33、摄像头34和两个导向轮35,固定座31的一端与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摄像头34设置在固定座31上,且摄像头34的壳体与固定座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摄像头 34的镜头端朝向套管1的轴线设置,摄像头3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相连,固定架32设置在固定座31的周围,且固定架32的一端与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33设置在固定架32的另一端上,且固定架32的另一端与导向板33的背侧固定连接,导向板33 中部加工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摄像头34的镜头端同轴对应设置,圆形通孔的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套管1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每个条形通孔中设有一个导向轮35,且导向轮35与导向板33转动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3]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头34主要用于观测管道外表面,并将管道外表面的情况通过控制器2传递给中央检测室,让检测人员了解管道在工作后的状况,导向板33主要用于承载导向轮35,导向轮35可以在管道上进行往复移动,便于观察管道全貌,考虑到管道外壁形态
的改变,固定架32采用柔性材质而成,可以随着管道外壁进行应的形变,导向轮 35也为橡胶轮;
[002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选择管道工作状况下,也可以选择非工作状况下,在非工作状况下可以通过人工带动套管1沿管道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如果在工作状况下,可以在套管 1设置在动力单元上,让动力单元带动套管1沿管道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动力单元可以为丝杠螺母机构,电机作为丝杠的动力源,也可以是推杆电机或是液压缸,但是推杆电机和是液压缸的形成较短适用于拐角处短程管道的检测。
[0025]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导向板33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板33的内侧为弧面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26]如此设置,便于导向板33与管道外壁接触,提高配合性。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五: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接触板34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通孔的孔径大于摄像头34镜头端的直径。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套管(1)、控制器(2)和N个损伤检测单元(3),N为正整数;所述控制器(2)设置在套管(1)的外壁上,且控制器(2)与套管(1)的外壁固定连接,N个损伤检测单元(3)沿周向等距分布在套管(1)的内壁上,且每个振动控制单元(3)与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损伤检测单元(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3

6个。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低负荷条件下锅炉管道损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损伤检测单元(3)包括固定座(31)、固定架(32)、导向板(33)、摄像头(34)和两个导向轮(35),固定座(31)的一端与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摄像头(34)设置在固定座(31)上,且摄像头(34)的壳体与固定座(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摄像头(34)的镜头端朝向套管(1)的轴线设置,摄像头(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高凯罗桓桓张艳军盛玉和束继伟王晓林杨志行华科杜平孙清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