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9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湿包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包括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弹性材质上衣,内层即贴近皮肤一层具有保湿功能,外层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该上衣穿脱方便、省时省力,且可反复清洗,克服反复穿戴导致的皮肤感染等传统湿包所用辅料的弊端。弊端。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包治疗
,具体为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

技术介绍

[0002]湿包治疗是皮肤疾病常用的治疗方式,通常是指在外用药物及润滑剂的基础上,使用辅料进行封包的一种特殊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已将湿包治疗用于儿童和成人的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等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并被证实为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欧洲、美国和中国皮肤病协会相继制订的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指南中,均推荐用湿包治疗急性加重期或顽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0003]湿包治疗出在皮肤涂抹治疗药物外,还需在皮肤上敷以保湿辅料以保证湿包治疗效果。敷料通常分为两层,内层湿润以起到保湿作用,外层干燥以起到防止蒸发和保温作用。目前常用的敷料为包括绷带、纱布、管状绷带等,此外,临床应用中也常将敷料简化为更容易获得的棉质衣物(如秋衣等贴身内衣)。但上述湿包方法均存在自身不足:湿包专用绷带操作较为复杂,需要耗费较多人力和时间成本,而应用贴身内衣代替患者舒适度差。此外,包裹时可造成行动不便、潮湿不适、温度失调,也可能导致继发感染如毛囊炎等、脓疱疮、疖肿、单纯疱疹、传染性软疣等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是可在皮肤褶皱部位的假单胞菌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外部设置有外层。
[0006]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应性皮炎患者入组前一个月,除口服抗组胺药外,未接受其他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S2:所有的研究受试者均在住院条件下完成湿包治疗,患者首先使用温和的沐浴露沐浴,然后将卤米松乳膏涂于躯干和上肢肢皮损处,按摩5分钟直至完全吸收,卤米松乳膏每次剂量15g,接着全身涂抹凡士林软膏,每日剂量100g;S3:患者穿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衣,内层为贴近皮肤一层,具有保湿功能,外层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每次湿包治疗持续2小时,脱下上衣后全身再次涂抹保湿霜;S4:每天进行2次治疗,总疗程共7天。在第8天时评估湿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置弹性材质上衣,内层即贴近皮肤一层具有保湿功能,外层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该上衣穿脱方便、省时省力,且可反复清洗,克服反复穿戴导致的皮肤感染等传统湿包所用辅料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内层;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请参阅图1,包括内层1,内层1的外部设置有外层2,该上衣为弹性材质上衣,内层1即贴近皮肤一层,其具有保湿功能,外层2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通过现有技术设置即可,通过设置弹性材质上衣,内层1即贴近皮肤一层具有保湿功能,外层2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该上衣穿脱方便、省时省力,且可反复清洗,克服反复穿戴导致的皮肤感染等传统湿包所用辅料的弊端。
[0012]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根据Williams标准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并有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50分,年龄>18岁,,特应性皮炎患者入组前一个月,除口服抗组胺药外,未接受其他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应排除标准:皮损有继发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严重的肝肾或血管疾病,对卤米松软膏或凡士林软膏过敏,不能遵循研究方案,依从性差者;S2:所有的研究受试者均在住院条件下完成湿包治疗,患者首先使用温和的沐浴露沐浴,然后将卤米松乳膏涂于躯干和上肢肢皮损处,按摩5分钟直至完全吸收,卤米松乳膏每次剂量15g,接着全身涂抹凡士林软膏,每日剂量100g;S3:患者穿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衣,内层1为贴近皮肤一层,具有保湿功能,外层2具有保温功能和锁水性,防治蒸发,每次湿包治疗持续2小时,脱下上衣后全身再次涂抹保湿霜;S4:每天进行2次治疗,总疗程共7天。在第8天时评估湿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性评估: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由皮肤科医生完成,患者的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瘙痒症状进行自评,SCORAD评分范围是0

103,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当SCORAD评分为0

24分(轻度),25

50分(中度),51

103(重度),安全性评估:不良事件的评估通过与患者沟通进行记录,实验室抽血检测治疗前后患者0点和早8点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确定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0013]本研究供纳入12例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7

85岁,平均为58.91
±
18.87岁,病程中位数为27.5个月,体重指数在17.58~27.04之间,平均体重指数为22.20
±
5.68。
[0014]结果:12例进行湿包治疗的患者,平均SCORAD评分由治疗前的68.59
±
8.61降至治疗后的28.79
±
5.16(95% CI: 35.18

44.42, P<0.001),SCORAD评分下降百分比从41.7%到66.76%不等,与基线时评分相比,湿包治疗后瘙痒VAS评分(7.5
±
1.17 vs. 2.75
±
0.62,
95% CI: 4.14~5.36,p<0.001),治疗前后IGA评分(4.08
±
0.51 vs. 1.83
±
0.39, 95% CI: 1.96~2.54, p<0.001)以及DQLI评分(13.83
±
2.79 vs. 1.83
±
0.39,p<0.001),均在湿包治疗明显降低,而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在治疗前后未受明显影响 (Day 0: 10.82
ꢀ±ꢀ
1.35μg/dL vs. day 8: 9.46
ꢀ±ꢀ
2.20μ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包括内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的外部设置有外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皮肤病湿包治疗的上衣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应性皮炎患者入组前一个月,除口服抗组胺药外,未接受其他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S2:所有的研究受试者均在住院条件下完成湿包治疗,患者首先使用温和的沐浴露沐浴,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弢冯磊祁正飞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宣医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