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94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可调变频器和电动机,电动机与旋转分离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有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第一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碗差压数据,第二探测器用于采集给煤量数据,第三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煤机电流数据,可编程控制器根据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采集的数据信息,相应控制可调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对应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调节控制旋转分离器的转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旋转分离器转速进行自动可靠控制,从而有效避免磨煤机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煤机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煤机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磨煤机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磨煤机是燃煤电力企业最重要的、耗电最大的辅机之一。磨煤机出口煤粉细度和均匀程度与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直接相关,而煤粉细度的大小与煤粉的分离器的特性有关。早期磨煤机一般配有挡板式离心分离器,这种分离器调整煤粉细度效果较差,而且调节难度比较大,一般不能在运行中在线调整,不能根据煤质变化高效调节煤粉细度,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煤种的变化和负荷的变化,燃尽率低。
[0003]随着现代社会对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对经济性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单独使用静态分离器不能有效地将细煤粉从粗煤粉中分离出来,达不到合适的煤粉细度,便会导致细煤粉在磨煤机里再次循环,增加细煤粉的循环次数,含有大量细煤粉的研磨区域会降低研磨效率和磨机研磨能力(磨煤机出力),经济效益差,不能满足经济燃烧要求。
[0004]目前的中速磨煤机采用旋转分离器,以有效地改善挡板式分离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从对煤种的适应性来看,它适用于各种烟煤,贫煤及各种动力煤,且煤粉细度可调,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减小循环倍率,可以增加8%

10%基本出力;其次,它可以提高煤粉细度和均匀程度,降低飞灰含碳量,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使用旋转分离器,可以使煤粉分配性更均匀,改善输粉管的煤粉分配,更加适宜于低NOx燃烧器的燃烧,能够降低NOx的排放,降低机组标准煤耗,节省制粉电耗,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环保。由于旋转分离器的经济效益高、投资成本低、维护简单、环保性能突出,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厂使用静动叶结合动态旋转分离器。
[0005]但目前的旋转分离器大多采用固定转速进行工作,由于无法对旋转分离器转速进行可靠的调节控制,这使得磨煤机容易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严重影响磨煤机的正常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对旋转分离器转速进行可靠控制,以避免磨煤机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可调变频器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旋转分离器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有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碗差压数据,所述第二探测器用于采集给煤量数据,所述第三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煤机电流数据,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采集的数据信息,相应控制可调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对应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调节控制旋转分离器的转速。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磨碗差压阈值、给煤量阈值和磨煤机电流阈值数据,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连接,以将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和磨煤机电流数据分别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从而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第三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一探测器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与对应的磨碗差压阈值进行比较;
[0010]所述第二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二探测器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给煤量数据与对应的给煤量阈值进行比较;
[0011]所述第三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三探测器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磨煤机电流数据与对应的磨煤机电流阈值进行比较。
[0012]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分别实时采集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和磨煤机电流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
[0014]S2、可编程控制器将接收的数据信息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以对应输出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15]S3、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可调变频器输出对应频率给电动机,使电动机相应改变转速,从而调节旋转分离器的转速。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S21、将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与预设的磨碗差压第一阈值和磨碗差压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磨碗差压第一阈值数值小于磨碗差压第二阈值数值;
[0018]将实时采集的给煤量数据与预设的给煤量第一阈值和给煤量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给煤量第一阈值数值小于给煤量第二阈值数值;
[0019]将实时采集的磨煤机电流数据与预设的磨煤机电流第一阈值和磨煤机电流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磨煤机电流第一阈值数值小于磨煤机电流第二阈值数值;
[0020]S22、若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或磨煤机电流数据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持续大于对应的预设第二阈值,则判断需要降低旋转分离器转速,可编程控制器输出对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21]若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和磨煤机电流数据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内均持续小于对应的预设第一阈值,则判断需要增加旋转分离器转速,可编程控制器输出对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22]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延时时间具体为900s。
[0023]进一步地,所述磨碗差压第一阈值具体为3kpa,所述给煤量第一阈值具体为26t/h,所述磨煤机电流第一阈值具体为42A。
[0024]进一步地,所述磨碗差压第二阈值具体为3.5kpa,所述给煤量第二阈值具体为30t/h,所述磨煤机电流第二阈值具体为48A。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判断需要降低旋转分离器转速时,可编程控制器具体是输出降低转速0.4%的对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判断需要增加旋转分离器转速时,可编程控制器具体是
输出增加转速0.2%的对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可调变频器和电动机,并利用第一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碗差压数据、第二探测器用于采集给煤量数据、第三探测器用于采集磨煤机电流数据,由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相应控制可调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对应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调节控制旋转分离器的转速,由此实现对旋转分离器的自动调节控制,避免磨煤机发生满煤或堵煤现象,保障磨煤机的正常稳定工作。
[0029]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磨碗差压、给煤量、磨煤机电流的综合参数整定,能够实现旋转分离器转速的自动控制,确保煤粉细度可以根据煤质和负荷变化情况进行调节,通过设置磨碗差压、给煤量、磨煤机电流对应的阈值以及延时时间判断,保证了转速调节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2]图3为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4)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1)、可调变频器(2)和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与旋转分离器(4)连接,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连接有第一探测器(101)、第二探测器(102)和第三探测器(103),所述第一探测器(101)用于采集磨碗差压数据,所述第二探测器(102)用于采集给煤量数据,所述第三探测器(103)用于采集磨煤机电流数据,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根据第一探测器(101)、第二探测器(102)和第三探测器(103)采集的数据信息,相应控制可调变频器(2)的输出频率,对应控制电动机(3)的转速,从而调节控制旋转分离器(4)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4)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磨碗差压阈值、给煤量阈值和磨煤机电流阈值数据,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第一探测器(101)、第二探测器(102)和第三探测器(103)连接,以将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和磨煤机电流数据分别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从而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给可调变频器(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煤机旋转分离器(4)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内设置有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和第三比较器,所述第一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一探测器(101)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磨碗差压数据与对应的磨碗差压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二探测器(102)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给煤量数据与对应的给煤量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三比较器分别与存储器、第三探测器(103)相连接,用于将实时采集的磨煤机电流数据与对应的磨煤机电流阈值进行比较。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系统的磨煤机旋转分离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和第三探测器分别实时采集磨碗差压数据、给煤量数据和磨煤机电流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S2、可编程控制器将接收的数据信息分别与对应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以对应输出控制信号给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璇朱佳颖张淯淏管颖施宇冬徐雪锋鲍俊施健肖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