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86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机构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安装机构上的:电源模块、强电管理模块、弱电管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交流电输入的总电源接口;所述强电管理模块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及负载接口;所述弱电管理模块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交流电流经断路器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转换为直流电;经电源转换模转换的直流电为所述控制管理模块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明显的区分强电、弱电之间的区域,强电管理模块、弱电管理模块、控制模块可进行插拔安装,减少了生产组装时错误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传统的配电箱,对负载端的控制更加稳定,保证了供电安全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人身安全。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装备
,尤其是指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主要用于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登记,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这就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现在市面上的配电箱基本都是一些整体的封闭金属柜,将交流的高压电与直流的低压电、输入输出的信号以及通信都放在同一个箱体内,容易造成信号的干扰,交流电形成的磁场有可能导致通信或者信号的丢失。对于最终的控制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容易对人身安全和电气元件的寿命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为整体的封闭的金属柜,交流的高压电与直流的低压电、输入输出的信号以及通信都放在同一个箱体内,易造成信号干扰、导致通信或者信号的丢失、易对人身安全和电气元件的寿命造成损失。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安装机构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安装机构上的:电源模块、强电管理模块、弱电管理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交流电输入的总电源接口;所述强电管理模块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及至少一个负载接口;所述弱电管理模块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交流电流经断路器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转换为直流电;经电源转换模转换的直流电为所述控制管理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接触器从而控制负载的启停与保护。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器、控制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从而在过压或过流时进行断电。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外壳、导轨,所述外壳包括位于外壳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背板、位于外壳顶部的电源壳,所述导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于背板,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侧板,所述背板上设有接口开槽,所述总电源接口设于电源壳上,所述电源壳还包括信号扩展进线孔与信号扩展面板门。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电管理模块还包括强电插接壳,所述弱电管理模块还包括弱电插接壳,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插接壳,所述强电插接壳的左右两端面、弱电插接壳的左右两端面、控制插接壳的左右两端面上均设有与导轨相滑配的滑槽。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电管理模块还包括:设于强电插接壳正面上三相电状态指示灯、接触器通断开关,所述负载接口位于强电插接壳背面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电插接壳背面还设有交流电输出接口,所述弱电插接壳的背面还设有交流电输入接口、直流电输出接口,通过交流电输入接口为电源转换模块提供电源,经电源转换模块转换的直流电流通过直流电输出接口输出至控制模块。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弱电管理模块还包括直流24V LED指示灯,所述直流24V LED指示灯设于弱电插接壳的正面。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插接壳的背面设有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强电插接壳背面还设有信号输入接口,所述控制器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接口、信号输入接口从而控制所述接触器。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强电管理模块与弱电管理模块设有用于停止对负载接口供电的急停模块,所述急停模块包括急停开关。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弱电插接壳的正面、控制插接壳的正面均设有用于插拔的抓手和用于散热的百叶窗。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设有安装机构,且将电源模块、强电管理模块、弱电管理模块、控制模块设于安装不同区域,能够明显的区分强电、弱电之间的区域,强电管理模块、弱电管理模块、控制模块可进行插拔安装,减少了生产组装时错误发生的概率,使用时将交直流之间的干扰极大的减少,且各个模块可以重复利用,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安全性能更强。各个模块之间的互相干扰有明显的改善,从而使信号的输入输出与通讯连接更加稳定,不会轻易造成信号的丢失。相比较传统的配电箱,对负载端的控制更加稳定,保证了供电安全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分配管理系统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分配管理系统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去掉外壳与各插接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背板结构示意图。
[002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机构;11、外壳;111、侧板;112、背板;1121、接口开槽;113、电源壳;12、导轨;13、螺钉;14、紧固件;2、电源模块;21、总电源接口;22、信号扩展进线孔;23、信号扩展面板门;3、强电管理模块;31、断路器;32a、接触器;32b、负载接口;33、强电插接壳;34、三相电状态指示灯;35、接触器通断开关;36、交流电输出接口;37、信号输入接口;38、转换模块开关;4、弱电管理模块;41、电源转换模块;42、弱电插接壳;43、交流电输入接口;44、直流电输出接口;45、直流24V LED指示灯;5、控制模块;51、检测器;52a、控制器;52b、印刷电路板;53、控制插接壳;54、信号输出接口;6、急停模块;a、抓手;b、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3]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安装机构1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安装机构1上的:
[0024]电源模块2,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用于交流电输入的总电源接口21;
[0025]强电管理模块3,所述强电管理模块3包括断路器31、接触器32a及至少一个负载接口32b;
[0026]弱电管理模块4,所述弱电管理模块4包括电源转换模块41,交流电流经断路器31通过电源转换模块41转换为直流电;
[0027]控制模块5,经电源转换模转换的直流电为所述控制管理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5控制所述接触器从而控制负载的启停与保护。
[0028]具体地,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检测器51、控制器52、与控制器52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52b,所述检测器51用于检测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可为电子断路器,从而在过压或过流时进行断电,所述控制器52为PLC控制器52或者远程IO模块。
[0029]具体地,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外壳11、导轨12,所述外壳11包括位于外壳1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111、背板112、位于外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及由上至下依次设于安装机构上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交流电输入的总电源接口;强电管理模块,所述强电管理模块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及至少一个负载接口;弱电管理模块,所述弱电管理模块包括电源转换模块,交流电流经断路器通过电源转换模块转换为直流电;控制模块,经电源转换模转换的直流电为所述控制管理模块供电,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接触器从而控制负载的启停与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检测器、控制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从而在过压或过流时进行断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外壳、导轨,所述外壳包括位于外壳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板、背板、位于外壳顶部的电源壳,所述导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于背板,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侧板,所述背板上设有接口开槽,所述总电源接口设于电源壳上,所述电源壳还包括信号扩展进线孔与信号扩展面板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分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管理模块还包括强电插接壳,所述弱电管理模块还包括弱电插接壳,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插接壳,所述强电插接壳的左右两端面、弱电插接壳的左右两端面、控制插接壳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超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