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281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涉及脉象采集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壳体,其内部中空设置;芯环,其穿过主壳体,诊脉时人手腕伸入芯环中;脉搏采集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沿芯环穿过主壳体的方向排布,其设置在芯环顶部,其脉搏采集端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浮动;间距调整机构,其控制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且能够调节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间距;以及主架体,其设置在主壳体中并且能够在主壳体上中下滑动,脉搏采集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上;其通过气压来将脉搏采集端压在挠动脉上,减少了震动,并且通过调节多个脉搏采集机构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人调节不同的位置,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象采集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脉象是中医学名词,指的是脉搏的形象和动态,为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脉动应指的形象成为脉象,包括频率、形态、充盈度、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中医通过手指按压挠动脉来感知脉象,施加不同的力来感知不同压力下患者脉搏的拨动情况,以此来进行诊断。但传统中医缺少量化指标标准,且脉诊需长期实践积累经验,现在大量的学者对脉象采集装置进行了研发,其中多以腕式脉象采集装置或便携式脉象采集装置为主,腕式脉象采集装置多以绑带方式固定,检测部件固定,但是不同人脉搏的位置和长度不同,并且绑扎时还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导致最终获取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大打折扣。便携式脉象采集装置,普遍存在结构简单,当采用电机驱动下压挠动脉采集脉象信息时,存在电机干扰的情况,使得采集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上述的脉象采集装置不能够为后期病理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实用性有限,难以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通过气压来将脉搏采集端压在挠动脉上,减少了震动,并且通过调节多个脉搏采集机构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人调节不同的位置,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包括主壳体,其内部中空设置;
[0005]芯环,其穿过主壳体,诊脉时人手腕伸入芯环中;
[0006]脉搏采集机构,其设置有多个,其沿芯环穿过主壳体的方向排布,其设置在芯环顶部,其脉搏采集端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浮动;
[0007]间距调整机构,其控制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且能够调节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间距;
[0008]以及主架体,其设置在主壳体中并且能够在主壳体上中下滑动,主架体在主壳体中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脉搏采集机构设置在主架体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诊脉的时候,将手腕伸入到芯环当中,根据每个人脉搏的位置可以调整手腕在芯环当中的位置,并且根据每个人脉搏的长度调整相邻两脉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诊脉的位置更加准确;诊脉的时候,通过气动的方式带动脉搏采集端上下浮动,不存在电机,减少了对诊脉时的干扰,从而提高了脉象的准确性,能够为后期病理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提高了实用性,使得推广和应用更加容易。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搏采集机构设置有四个,其分别用于采集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以及尺下四个位置的脉象信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个脉搏采集机构并且分别采集寸、关、尺以及尺下四个位置的脉象信息,提高了脉象信息采集的丰富程度。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搏采集机构包括支架,其用于与主架体连接,其底部开设有槽孔;
[0013]触头,其能够在槽孔当中上下滑动;
[0014]气囊,通过气囊的气压推动触头上下滑动;
[0015]以及脉搏传感器,其固定在触头底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整气囊的气压能够推动触头上下滑动,从而调整触头压紧在挠动脉上的压力,从而能够模拟人手指按压的动作,从而模拟了人诊脉的操作。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脉搏采集机构还包括弹力件,其为触头施加力与气囊为触头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在弹簧和气囊提供的反向作用力下,能够使得触头保持在某一位置时不容易出现晃动,并且还能够顺利的调整触头的位置。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调节杆,其沿脉搏采集机构的排布方向贯穿四个支架;
[0020]弹性件,其设置有三个,相邻两支架之间设置一个弹性件;
[0021]阻隔板,其固定在主架体上,位于排布方向端部的一脉搏采集机构的支架与阻隔板接触,位于排布方向另一端的脉搏采集机构的支架被固定在调节杆背离阻隔板一端,调节杆贯穿阻隔板;
[0022]以及调整件,其用于推动弹性件沿脉搏采集机构的排布方向滑动并且能够将调节杆的位置固定。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三个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需要调整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的时候,只需要滑动调节杆,在弹性件的辅助作用下,就能够实现对相邻两两脉搏采集机构之间的距离的调整。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整件抵紧在调节杆背离阻挡板一端,调整件能够沿四个脉搏采集机构的排布方向滑动并且其位置能够被固定。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距调整机构还包括一调整板,其固定在主架体上,调整件为一杆件,其贯穿调整板并且与调整板螺纹连接在一起。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辅助定位机构,辅助定位机构包括激光器,激光器通过自身照射的激光对脉搏进行定位。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激光器发射的十字激光线在调整手腕位置的时候,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调整。
[002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供气机构,每一个气囊由单独的供气机构进行供气;
[0029]所述供气机构包括气泵,其用于提供气源;
[0030]压力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气泵输出气源的压力;
[0031]以及三通管,其一端与气泵连接,一端与气囊连接,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气囊都通过单独的供气机构进行供气,能够调节每一个触头施加给挠动脉的压力不同,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人工诊脉时的手指动作;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气泵提供的气源的压力,从而能够准确的调整触头的位置,提高诊脉
的准确性。
[003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环内侧底部设置有一托付手腕的枕垫,枕垫能够在芯环内滑动,滑动方向水平且与四个脉搏采集机构的排布方向垂直。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枕垫位置的调整,能够更加准确的将人的脉搏对准四个脉搏采集机构。
[003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压来将脉搏采集端压在挠动脉上,减少了震动,并且通过调节多个脉搏采集机构的位置,能够针对不同人调节不同的位置,提高了脉象采集的精度;
[0037]2、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气囊的气压能够推动触头上下滑动,从而调整触头压紧在挠动脉上的压力,从而能够模拟人手指按压的动作,从而模拟了人诊脉的操作;
[0038]3、本专利技术中,在三个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相等,需要调整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的距离的时候,只需要滑动调节杆,在弹性件的辅助作用下,就能够实现对相邻两两脉搏采集机构之间的距离的调整;
[0039]4、本专利技术通过激光器发射的十字激光线在调整手腕位置的时候,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调整;
[004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其内部中空设置;芯环(2),其穿过主壳体(1),诊脉时人手腕伸入芯环(2)中;脉搏采集机构(4),其设置有多个,其沿芯环(2)穿过主壳体(1)的方向排布,其设置在芯环(2)顶部,其脉搏采集端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浮动;间距调整机构(5),其控制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4)的距离相等,且能够调节相邻两脉搏采集机构(4)的间距;以及主架体(3),其设置在主壳体(1)中并且能够在主壳体(1)上中下滑动,主架体(3)在主壳体(1)中的位置能够被固定,脉搏采集机构(4)设置在主架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采集机构(4)设置有四个,其分别用于采集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以及尺下四个位置的脉象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采集机构(4)包括支架(41),其用于与主架体(3)连接,其底部开设有槽孔(411);触头(43),其能够在槽孔(411)当中上下滑动;气囊(42),通过气囊(42)的气压推动触头(43)上下滑动;以及脉搏传感器,其固定在触头(43)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采集机构(4)还包括弹力件(44),其为触头(43)施加力与气囊(42)为触头(43)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多维脉象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机构(5)包括调节杆(51),其沿脉搏采集机构(4)的排布方向贯穿四个支架(41);弹性件(53),其设置有三个,相邻两支架(41)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玉刘玉峰张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水发智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