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步伟专利>正文

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65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萃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通过系统控制的定时采取关键级液样,并经过除油过滤后输出至光源分析仪,检测出来的透光值可换算成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萃取
,具体的说是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湿法冶炼过程中,萃取法分离金属离子作为现代冶金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制备纯度高的化工产品的步骤大大简化了,以前的方法,比如重结晶、化学除杂法等方法,不仅步骤繁琐,而且会降低主要金属的回收率,并且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003]镍钴等有色金属在回收过程中,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分离,常用的萃取剂为酸性磷类萃取剂,操作工通过肉眼观察各生产线关键级水相或有机相颜色变化的趋势,来判断生产线变化趋势,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使趋势变化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再定时(2

4h/次)取样送分析室,通过原子吸收、ICP、滴定等方法确定检测结果,来判定生产线这一段时间内的控制是否需要调整。
[0004]而人工取样比对颜色的频率一般为20

60min,再通过微调生产线参数来稳定生产线,但操作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并不能很好贯彻此要求,有时甚至做不到120min比对一次,若出现品质异常,往往已经造成了很多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返工,造成生产的浪费,且操作工即使能按规定时间取样比对,但受制于技能水平以及对颜色变化的敏感度的差异,生产线调整的方向和程度也有出入,仍有可能造成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往由人工取样比对颜色的生产模式,容易造成生产线故障且导致生产不合格产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控制箱体内,其包括:采样前处理模块、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模块;
[0007]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自动定时采集关键级溶液的样品,并经过除油过滤处理后输送至检测模块;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由蠕动泵以及除油机构组成;
[0008]所述检测模块:将前处理后的样液,通过光学分析后得到其相关的透光值,并输出对应的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即光源分析仪;
[0009]所述处理器模块:将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值处理换算为浓度值,并提供报警和控制的信号。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除油机构固定连接在控制箱体的内部底端一侧;所述除油机构由外壳、一级过滤件以及过滤箱组成;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级过滤件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所述一级过滤件的内部间隔布置有一号过滤芯;所述过滤箱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壁右上角;所述过滤箱内滑动连接有二级过滤件;所述二级过滤件由封板、一号引导板、二号过滤芯、二号引导板以及固定框组成;所述封
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外侧;所述一号引导板契合连接在固定框上;所述二号过滤芯卡接在一号引导板内部;所述二号引导板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一级过滤件的一端穿孔连接在二号通孔中;所述过滤箱的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固定框滑动连接在两侧的滑轨中;所述过滤箱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直杆;所述封板卡接在直杆上;所述封板契合连接在过滤箱的前端侧壁中。
[0012]优选的,所述一号引导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孔板设置在二号过滤芯的上侧;所述固定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设置在固定框内壁与一号引导板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板;所述蠕动泵固定连接在一号支撑板的顶端;所述蠕动泵的一端连通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穿孔连接在控制箱体的底端;所述蠕动泵的另一端连通有给液管;所述给液管穿孔连接在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给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在一级过滤件上。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板;所述控制箱体的内壁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模拟量接线器和接线盒;所述二号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托板;一侧所述承托板的下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承托板的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光源分析仪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光源分析仪的下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外壳顶端的一号通孔内;所述光源分析仪的上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穿孔连接在控制箱体的侧壁上。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箱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门板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门板的表面下端设置有一号显示屏;所述门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二号显示屏;所述门板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按钮组和总开关按钮。
[0016]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设定自动取样的时间:具体为根据生产的需要设定自动取样的时间,时间间隔在1min

5min;
[0018]S2:自动抽取关键级液样:具体为系统根据设定的取样时间智能化启动蠕动泵抽取关键级液样;
[0019]S3:抽取的液样采样前处理;具体为蠕动泵通过管道将液样通入除油机构,去除关键级液样中影响后续分析效果的杂质以及油份;
[0020]S4:处理后液样的监测分析;具体为通过管道将处理后液样输送至光源分析仪,并取得相关的透光值,通过无线或有线输出相关的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至处理器;
[0021]S5:系统处理相关数据信号并下达命令;具体为处理器处理相关的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到其他端口,并将其转换成浓度值,根据对应设定的控制命令通过PLC或DCS下端操控指令。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通过系统控制的定时采取关键级液样,并经过除油过滤后输出至光源分析仪,检测出来的透光值可换算成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到其他端口,其既可以将数字信号换算成浓度值控操作
员调控,又能通过处理器下达指令给PLC或DCS,用于自动化控制生产线的各项进料量的大小,实现由原有生产线技术人员根据眼睛观察颜色变化或等待分析单数据结果手动调整进料流量变成在线实时全智能判断趋势智能修正参数给出指令,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检测分析时间以及检测分析的准确度。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蠕动泵在系统的控制下,在特定时间间隔内定时的取样,代替人工取样,实现对取样时间间隔的准确把握,且降低取样过程中带来的危险性,提高生产线操作员工的安全性,且通过除油过滤后的液样,去除了其中含有的部分影响后续光学分析的杂质以及油份,从而在后续的光学检测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光学检测的精准度,从而进一步确定生产线各项进料量的输入值,避免生产线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设置在控制箱体(1)内,其包括:采样前处理模块、检测模块以及处理器模块;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自动定时采集关键级溶液的样品,并经过除油过滤处理后输送至检测模块;所述采样前处理模块由蠕动泵(3)以及除油机构(4)组成;所述检测模块:将前处理后的样液,通过光学分析后得到其相关的透光值,并输出对应的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即光源分析仪(5);所述处理器模块:将4

20mA、R232、R485、TCP通讯转输数字信号值处理换算为浓度值,并提供报警和控制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2);所述除油机构(4)固定连接在控制箱体(1)的内部底端一侧;所述除油机构(4)由外壳(42)、一级过滤件(43)以及过滤箱(8)组成;所述外壳(42)的顶端开设有一号通孔(421);所述一级过滤件(43)设置在外壳(42)的底部;所述一级过滤件(43)的内部间隔布置有一号过滤芯(431);所述过滤箱(8)固定连接在外壳(42)的内壁右上角;所述过滤箱(8)内滑动连接有二级过滤件(83);所述二级过滤件(83)由封板(831)、一号引导板(832)、二号过滤芯(833)、二号引导板(834)以及固定框(837)组成;所述封板(831)固定连接在固定框(837)的外侧;所述一号引导板(832)契合连接在固定框(837)上;所述二号过滤芯(833)卡接在一号引导板(832)内部;所述二号引导板(834)固定连接在固定框(837)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8)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二号通孔(81);所述一级过滤件(43)的一端穿孔连接在二号通孔(81)中;所述过滤箱(8)的两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84);所述固定框(837)滑动连接在两侧的滑轨(84)中;所述过滤箱(8)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直杆(82);所述封板(831)卡接在直杆(82)上;所述封板(831)契合连接在过滤箱(8)的前端侧壁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镍钴萃取显色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引导板(8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孔板(835);所述孔板(835)设置在二号过滤芯(833)的上侧;所述固定框(83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条(836);所述橡胶条(836)设置在固定框(837)内壁与一号引导板(83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步伟
申请(专利权)人:马步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