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浓缩系统及其环保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26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浓缩系统及其环保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应用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的浓缩系统和收集系统,所述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由外框支架和可旋转地设于外框支架中的圆饼状转轮组成,所述转轮按功能分为吸附区、高温脱附区、两个冷却区,两个冷却区位于高温脱附区两侧且与吸附区邻接,外框支架上设有与吸附区、高温脱附区、两个冷却区对应的功能区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废气收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减少运行成本,VOC废气净化率低于国家废气排放标准,废气浓缩比率高,具有更低的成本、能耗且绿色环保,尤其适用于高、中、低浓度废气并存的工厂车间。低浓度废气并存的工厂车间。低浓度废气并存的工厂车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浓缩系统及其环保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浓缩系统及其环保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VOC是可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在生产溶剂型涂料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苯、甲苯、二甲苯、丁酯以及200#汽油等作为稀释剂。在生产氨基树脂时,其原料通常都是采用容易挥发的醇类、苯类、苯酐以及季戊四醇等,虽然生产过程均是处于一个密闭的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其生产过程中,仍会散发出挥发性有毒气体到作业环境中,造成VOC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利用RTO结合浓缩转轮处理有机废气,而研究表明RTO设备的投资与运行成本与需要处理的有机废气的风量和浓度有关。风量越大,投资与运行成本越高,浓度越高运行成本越低。现有技术中的涂装处理方法虽然能满足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但是常规的废气收集系统无法应对同时存在产生高浓度废气封闭室以及低浓度废气封闭室的情况,同时系统中使用的废气处理设备处理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处理成本的提高和能源的浪费。
[0004]另一方面,沸石等吸附材料的导热性能受吸附量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导热性能越强,吸附量越大导热性能越强。现有技术中的浓缩转轮装置只设置两个扇区,中间脱附区左侧的吸附区受余热影响,吸附材料吸附的VOC废气有散逸现象,虽然有国外的一些产品在脱附区增加了密封措施,但这也只是防止脱附区高温脱附出来的VOC废气泄露到其他区域,并不能阻止吸附区的吸附效率下降,导致实际的浓缩倍数达不到设定的数值。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车间废气收集系统、浓缩系统及其环保处理方法,尤其是运用了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的浓缩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废气收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减少运行成本,同时进一步提高浓缩转轮装置的废气净化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车间废气浓缩系统,包括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所述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由外框支架和可旋转地设于外框支架中的圆饼状转轮组成,外框支架为前后贯通、四周密封的金属框,转轮由多个等分圆的用吸附材料构成的扇区拼成,扇区之间通过分区框或密封材料隔离,所述转轮扇区按功能分为吸附区、高温脱附区、两个冷却区,两个冷却区位于高温脱附区两侧且与吸附区邻接,外框支架上设有与吸附区、高温脱附区、两个冷却区对应的功能区框。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区扇面为90~180
°
,高温脱附区扇面为60~90
°
,两个冷却区扇面为45~60
°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区扇面为180
°
,高温脱附区扇面为60
°
,两个冷却区扇面为60
°
,在不影响高温脱附效果的前提下,当高温脱附区扇面越小,且与冷却区扇面相当时,在
同样的温度和风量下废气浓缩率达到最高,此时两侧冷却区对高温脱附区余热限制效果最大。
[0010]进一步地,所述高温脱附区、吸附区连接管道处设有密封罩安装在功能区框上,设置密封罩能够进一步减少高温脱附区的废气泄漏到其他功能区,以及左侧冷却区散逸的废气泄漏到高温脱附区或吸附区中。
[0011]一种使用前述车间废气浓缩系统的车间废气收集系统,包括封闭室外空间、设备封闭室、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烟囱,车间内封闭室外空间不密闭,车间内设有多个设备封闭室,化工生产设备通过设备封闭室与车间环境形成空气隔离,设备封闭室设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进气流量略小于废气排气流量,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与废气处理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通过管道与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连接,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将净化过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烟囱,将浓缩后的高浓度废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或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气处理装置与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烟囱排出。
[0012]本系统的车间包括封闭室外空间和多个设备封闭室,由于设备封闭室密闭收集废气,几乎没有废气泄露到封闭室外空间,封闭室外空间采用无组织排放处理;车间内设有多个设备封闭室,化工生产设备通过设备封闭室与外界形成隔离空间,设备封闭室换气装置进气流量略小于废气排气流量,使设备封闭室处于微小的负压状态,保证废气不泄露;本系统通过将设备封闭室区分为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两种,高浓度废气直接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或活性炭吸附装置,将低浓度废气经过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浓缩成为高浓度废气,与原有高浓度废气一同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或者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后由烟囱排出。
[0013]所述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VOC浓度为500~600mg/m3,所述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VOC浓度为50~60mg/m3,其中产生VOC的化工生产设备包括三辊研磨机、砂磨机、高速分散机、搅拌釜、包装区、配料区、真空泵排放管、反应釜泄压管、原料槽排气口、危废仓库空间等,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生产溶剂型产品,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生产UV型产品,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可以包含少量产生低浓度废气的设备,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可以包含少量产生高浓度废气的设备,设备封闭室中还可以包含产生低浓度废气的密闭操作包房;
[0014]所述废气处理装置为市售的RTO蓄热燃烧装置或者CO催化燃烧装置,所述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的转轮为市售的沸石转轮或蜂窝活性炭转轮,转轮的大小尺寸、吸附材料孔径可以根据废气浓度和风量进行调整更换。
[0015]本系统处理的VOC废气的组分包括甲苯、二甲苯、醚类、酮类、醇类。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区正面与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通过管道相连,反面与烟囱以及新风风机通过管道相连;所述高温脱附区正面与废气处理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反面与再生加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两个冷却区正面与新风风机通过管道相连,反面与再生加热器通过管道相连。
[0017]本申请通过在高温脱附区两侧设置冷却区,且与脱附热风相反风向通入冷风,一方面右侧冷却区为了给经过高温脱附的转轮扇区降温使其恢复吸附力;另一方面,由于高温脱附区温度较高,且高温脱附区左侧的冷却区吸附量较大,因此高温脱附区左侧冷却区
的导热系数相对较高,尤其是在转轮旋转到分区框与高温脱附区不重叠的时候,即转轮的高温区与低温区在同一块转轮扇区的时候,左侧冷却区极易受高温脱附区的余热影响导致吸附的VOC提前扩散到其他区域,导致高温脱附区废气浓度降低以及吸附区废气浓度升高,废气浓缩倍数无法达到预定值,因此采用两侧冷却区与高温脱附区反向通入冷风,限制高温脱附区的余热范围,形成冷热风对流,高温脱附区与左侧冷却区交界处散逸出的VOC废气大部分随冷风重新进入左侧冷却区二次脱附,然后经再生加热器加热成为脱附热风,少量的散逸VOC废气随脱附热风进入高温脱附区通向废气处理装置或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防止VO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废气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6),所述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6)由外框支架(16)和可旋转地设于外框支架(16)中的圆饼状转轮(18)组成,外框支架(16)为前后贯通、四周密封的金属框,转轮(18)由多个等分圆的用吸附材料构成的扇区(19)拼成,扇区(19)之间通过分区框或密封材料隔离,所述转轮(18)扇区(19)按功能分为吸附区(14)、高温脱附区(12)、两个冷却区(13a、13b),两个冷却区(13a、13b)位于高温脱附区(12)两侧且与吸附区(14)邻接,外框支架(16)上设有与吸附区(14)、高温脱附区(12)、两个冷却区(13a、13b)对应的功能区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废气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扇面为90~180
°
,高温脱附区扇面为60~90
°
,两个冷却区扇面为45~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间废气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脱附区、吸附区连接管道处设有密封罩安装在功能区框上。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车间废气浓缩系统的车间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室外空间、设备封闭室、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烟囱,车间内封闭室外空间不密闭,车间内设有多个设备封闭室,化工生产设备通过设备封闭室与车间环境形成空气隔离,设备封闭室设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进气流量略小于废气排气流量,产生高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与废气处理装置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相连,产生低浓度废气设备封闭室通过管道与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连接,高浓缩比废气浓缩装置将净化过的空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烟囱,将浓缩后的高浓度废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或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气处理装置与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将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烟囱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间废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泉张凤武李剑周伟东周智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