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妇科肿瘤手术后护理妇科手术后短时间内在医院进行观察、治疗、护理,多数在手术切口拆线后回家休息,个别病人须留在医院继续治疗,住院手术后的2~3天内留在术后观察室,由专人进行监护治疗护理,痛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会感觉痛疼,术后24小时之内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止痛药解除痛苦,卧床及活动手术当天卧床,第二天可以半坐位,卧床时要勤翻身,24小时后酌情下地开始活动,可以防止肠粘连,利于引流物排出,还可防止下肢静脉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翻身时需要借助看护人员进行翻身,病人自身不能够自行用力进行翻身,病人的体重较大时,需要多个人员共同协作,十分麻烦,并且人多会可能会触碰到伤口,同时可能会引起一些病人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辅助翻身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两端的一侧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安装架(1)两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4),所述辅助翻身机构(2)设置在安装架(1)、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上,所述辅助翻身机构(2)由气泵(21)、导气管(22)、第一分流管(23)、第一支撑板(24)、第二分流管(25)、第二支撑板(26)、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组成,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气管(22),所述导气管(22)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所述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相向一侧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形滑块(31),所述圆形滑块(3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所述第一支撑板(24)的上端面上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上端面上均通过开设凹槽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所述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萍,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