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及超声波铲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38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超声波铲皮机。驱动电路,包括:串联谐振模块,所述串联谐振模块与火线端VCC连接;可输入PWM1信号的第一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与所述串联谐振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与零线端GND连接;可输入PWM2信号的第二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与所述串联谐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可输入PWM2信号,且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与零线端GND连接;其中,所述PWM1信号和所述PWM2信号同频率且互补;采样滤波电路模块,所述采样滤波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电性连接。超声波铲皮机,包括所述的驱动电路。括所述的驱动电路。括所述的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路及超声波铲皮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超声波铲皮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是通过强制通断变压器初级线圈产生交流信号后经次级线圈升压驱动压电陶瓷片振动,存在电能转换效率低、变压器体积大、价格高等问题,不利于提高电能转换高效率及产品小型化。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900395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测肤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电路、测肤触点、微分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测肤触点以及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微分电路以及信号处理电路供电;所述测肤触点与所述微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测肤触点供待测皮肤接触,以形成皮肤阻抗;所述控制电路发出的激励信号经过所述皮肤阻抗后形成皮肤信号,所述皮肤信号经过所述微分电路处理后形成尖峰脉冲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将所述尖峰脉冲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后输出至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该直流信号,以得到人体皮肤的水分和油分测试结果。所述电源电路具有第一直流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谐振模块,所述串联谐振模块与火线端VCC连接;可输入PWM1信号的第一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与所述串联谐振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与零线端GND连接;可输入PWM2信号的第二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与所述串联谐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可输入PWM2信号,且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与零线端GND连接;其中,所述PWM1信号和所述PWM2信号同频率且互补;采样滤波电路模块,所述采样滤波电路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谐振模块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和压电陶瓷片X1;所述电感L1和电感L2的高压端均与所述火线端VCC连接,二者的低压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两端连接,所述压电陶瓷片X1与所述电容C1的两端并联;所述电感L1的低压端与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低压端与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包括NMOS管Q1、电阻R1和电阻R3;所述NMOS管Q1的漏极D与所述电感L2的低压端电性连接,其源极S与所述采样滤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王辉彬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