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浩彬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30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属于防雷器技术领域,通过在防雷器本体的下端两侧设置用于导热的导热体,导热体将防雷器本体内部的热量向散热灭源箱的散热腔处进行传导,并经过一对散热体向外扩散,达到充分散热的作用,当防雷器本体内温度逐步升高而达到发生火灾的危险范围时,高温使得导热形变体变形扩延顶撑在隔热封堵体上,以解除隔热封堵体的封堵环境,此时,高温通过隔热封堵体传递至隔热罩处,从而对热熔溢气囊起到热熔溢气作用,使得气储腔内的灭源气体通过隔热封堵体、导热罩以及导热体导入至防雷器本体内部,对防雷器本体内的火源进行扑灭,以有效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的火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

技术介绍

[0002]防雷器常用于保护电力网络或电力设备免受雷击损坏的元件。防雷器通常连接在电网导线与地线之间,然而有时也连接在电器绕组旁或导线之间。
[0003]当通信线缆或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防雷器不会产生作用,对地面来说视为断路。一旦出现高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防雷器立即动作,将高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电力系统中的通信线缆和设备绝缘。
[0004]而现有技术中的防雷器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受雷击时,其内部载压过大,会导致内部逐步发热,且在严重发热情况下还会发生燃烧,导热爆炸等事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通过在防雷器本体的下端两侧设置用于导热的导热体,导热体将防雷器本体内部的热量向散热灭源箱的散热腔处进行传导,并经过一对散热体向外扩散,达到充分散热的作用,当防雷器本体内温度逐步升高而达到发生火灾的危险范围时,高温使得导热形变体变形扩延顶撑在隔热封堵体上,以解除隔热封堵体的封堵环境,此时,高温通过隔热封堵体传递至隔热罩处,从而对热熔溢气囊起到热熔溢气作用,使得气储腔内的灭源气体通过隔热封堵体、导热罩以及导热体导入至防雷器本体内部,对防雷器本体内的火源进行扑灭,以有效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的火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包括防雷器本体,所述防雷器本体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导热腔,一对所述导热腔内均安装有导热体,一对所述导热腔的内端壁上均嵌设有与导热体对应设置的散热灭源箱,所述散热灭源箱内部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散热灭源箱内部分隔成散热腔和气储腔,所述散热腔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导热体位置对应的散热体,所述散热体的外端延伸至散热灭源箱外部,所述导热体包括位于导热腔内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水平分布有多个导热条,多个所述导热条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活动腔,多个所述活动腔内均套设有导热形变体,所述导热板上开设有与活动腔连通的导通腔,所述散热体位于散热腔内的端壁上设有多个与导热形变体位置对应的导热罩,所述导热罩远离导热形变体的一端设有隔热封堵体,所述散热灭源箱侧壁上嵌设有多个与隔热封堵体相连通的热熔溢气囊,且热熔溢气囊另一端延伸至气储腔内,所述气储腔内填充有
灭源气体。
[0011]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灭源箱与导热腔相嵌设一端设有L型嵌设板,所述L型嵌设板的底端相抵扣设于防雷器本体的底端,所述L型嵌设板上端壁开设有与散热灭源箱内部位置相连通的中空腔,通过L型嵌设板易于将散热灭源箱与导热腔相密封衔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体由内嵌散热板与散热弧面组成,所述内嵌散热板嵌设于散热腔内,所述散热弧面的个数有多个,所述导热罩固定套设于内嵌散热板上,在安装完毕后,多个导热罩与多个导热形变体一一相抵设置,在防雷器本体进行工作时,易于通过导热体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处,再由散热体向外进行扩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形变体包括嵌设于活动腔内的滤气板,所述滤气板上设有记忆热胀形变杆,所述记忆热胀形变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导热棒,所述中空导热棒的外端贯穿活动腔并延伸至散热腔处。
[001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导热罩与其位置对应的中空导热棒一一相抵设置,所述记忆热胀形变杆采用记忆合金材料制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中空导热棒内设有通气孔,所述中空导热棒与导通腔相连通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封堵体包括连接于导热罩外端的隔热封堵管,所述隔热封堵管的另一端设有相抵于散热灭源箱端壁上的隔热罩,所述隔热封堵管的内部嵌设有隔热封堵塞。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封堵管、隔热封堵塞、隔热罩以及散热灭源箱均采用隔热性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性材料选用微晶玻璃,所述隔热封堵塞的外端壁上设有与隔热封堵管内端相衔接的柔性套环,在未达到高温情况下,利用导热体与导热罩以及散热体的配合,便可起到导热作用,隔热封堵体将向外导出的热量与气储腔相隔离,当温度逐步升高达到记忆热胀形变杆的相态温度时,持续高温会使得发生火源,此时,记忆热胀形变杆由弯曲相态变成拉伸状态,从而便推动中空导热棒对隔热封堵塞进行顶撑,隔热封堵塞脱离隔热封堵管落入至隔热罩后,热量通过间隙传入隔热罩处,并对热熔溢气囊起到热熔溢气作用,使得气储腔内的灭源气体溢出,对火源进行扑灭。
[0018]进一步的,所述热熔溢气囊包括嵌设于散热灭源箱上的锥形导热囊,所述锥形导热囊上设有与气储腔以及隔热罩相连通的溢气孔,所述溢气孔内塞设有热熔密封球。
[0019]进一步的,所述热熔密封球采用热熔性材料制成,所述灭源气体采用质量比为2:1的二氧化碳与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当高度促使隔热封堵管导通后,隔热罩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热熔溢气囊内的热导密封球热解露出溢气孔,以便于灭源气体溢出通过热熔溢气囊、隔热罩、隔热封堵管、导热罩导入至中空导热棒处,并由中空导热棒导入至防雷器本体的内部。
[0020]3.有益效果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1)本方案通过在防雷器本体的下端两侧设置用于导热的导热体,导热体将防雷器本体内部的热量向散热灭源箱的散热腔处进行传导,并经过一对散热体向外扩散,达到充分散热的作用,当防雷器本体内温度逐步升高而达到发生火灾的危险范围时,高温使得导热形变体变形扩延顶撑在隔热封堵体上,以解除隔热封堵体的封堵环境,此时,高温通过
隔热封堵体传递至隔热罩处,从而对热熔溢气囊起到热熔溢气作用,使得气储腔内的灭源气体通过隔热封堵体、导热罩以及导热体导入至防雷器本体内部,对防雷器本体内的火源进行扑灭,以有效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的火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
[0023](2)散热灭源箱与导热腔相嵌设一端设有L型嵌设板,L型嵌设板的底端相抵扣设于防雷器本体的底端,L型嵌设板上端壁开设有与散热灭源箱内部位置相连通的中空腔,通过L型嵌设板易于将散热灭源箱与导热腔相密封衔接。
[0024](3)散热体由内嵌散热板与散热弧面组成,内嵌散热板嵌设于散热腔内,散热弧面的个数有多个,扩大散热面积,导热罩固定套设于内嵌散热板上,在安装完毕后,多个导热罩与多个导热形变体一一相抵设置,在防雷器本体进行工作时,易于通过导热体将热量传递至散热体处,再由散热体向外进行扩散。
[0025](4)导热形变体包括嵌设于活动腔内的滤气板,滤气板上设有记忆热胀形变杆,记忆热胀形变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中空导热棒,中空导热棒的外端贯穿活动腔并延伸至散热腔处,多个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包括防雷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器本体(1)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导热腔,一对所述导热腔内均安装有导热体(5),一对所述导热腔的内端壁上均嵌设有与导热体(5)对应设置的散热灭源箱(2),所述散热灭源箱(2)内部设有隔热板(6),所述隔热板(6)将散热灭源箱(2)内部分隔成散热腔和气储腔,所述散热腔的上下端均设有与导热体(5)位置对应的散热体(4),所述散热体(4)的外端延伸至散热灭源箱(2)外部;所述导热体(5)包括位于导热腔内的导热板(501),所述导热板(501)上水平分布有多个导热条(502),多个所述导热条(502)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活动腔,多个所述活动腔内均套设有导热形变体,所述导热板(501)上开设有与活动腔连通的导通腔,所述散热体(4)位于散热腔内的端壁上设有多个与导热形变体位置对应的导热罩(7),所述导热罩(7)远离导热形变体的一端设有隔热封堵体,所述散热灭源箱(2)侧壁上嵌设有多个与隔热封堵体相连通的热熔溢气囊(9),且热熔溢气囊(9)另一端延伸至气储腔内,所述气储腔内填充有灭源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灭源箱(2)与导热腔相嵌设一端设有L型嵌设板(3),所述L型嵌设板(3)的底端相抵扣设于防雷器本体(1)的底端,所述L型嵌设板(3)上端壁开设有与散热灭源箱(2)内部位置相连通的中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防火灭源型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4)由内嵌散热板(401)与散热弧面(402)组成,所述内嵌散热板(401)嵌设于散热腔内,所述散热弧面(402)的个数有多个,所述导热罩(7)固定套设于内嵌散热板(40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彬
申请(专利权)人:陈浩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